“蓝线唱片”经营者傅雄在摆放唱片。
在网络下载风行,盗版光盘四处可见的年代,绕着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转转,已经很难觅到音像店的踪影了。而在北京已经卖了20年正版CD的“蓝线唱片”堪称一个“奇迹”,有人干脆封它为“京城老字号”唱片店。
蓝线唱片店在北太平庄桥的东南角,这家四五十平方米的音像店里,两边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CD,除内地摇滚歌手崔健、左小祖咒、何勇,港台歌手凤飞飞、齐豫、张国荣,国外知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滚石、U2等经典的唱片之外,还有很多新鲜奇特的唱片,出自名不见经传的国外乐队、歌手。
“我这主要是一些小众歌手的碟片,想要又新又偏门的唱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唱片店老板傅雄指着右边整整一面墙的CD说道。他自知,卖唱片是“一个悬崖边上的行业”,但他始终保持着平常心态,“不管未来如何,我会坚持。”
现如今
音乐大腕都是当年老顾客
傅雄是“70后”,从小爱听摇滚,爱听欧美音乐,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家唱片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他就通过电话预约开始帮人代订CD。1993年,他正式开始卖唱片。那一年他22岁。
傅雄最先是去广州进货,后来转战香港。上世纪90年代是香港唱片业的黄金年代,那里拥有许多国外唱片公司的代理,还有HMV这样的世界级唱片连锁商店。“我第一次去就花了一万多块钱给自己买唱片。”傅雄记得,“那时候很多唱片店都是排长队交款,很火爆。”
后来,傅雄觉得香港唱片主要偏英式摇滚,和内地歌迷的口味有偏差,于是决定直接联系国外的独立音乐厂牌。在那个互联网不发达的年代,他硬是凭着蹩脚的英语,通过电话、传真,与国外唱片公司建立了联系。
由于傅雄自己听音乐的口味很杂,所以他卖的唱片种类也很杂,爵士、摇滚、重金属,还有很多非主流音乐。那个年代,国内在接收国外音乐信息上相对滞后,唱片输入渠道也不是很顺畅,傅雄的小店因此吸引了不少音乐人,像张亚东、宋柯等日后成为“业界大腕”的人,当年都是蓝线唱片的忠实顾客。“那会儿一张唱片就卖到100多元,而人们收入比现在低很多,大家伙儿都是勒紧裤腰带省钱来买唱片。”
20年间
唱片店换了六个地儿
20年间,由于租金的不断上涨,傅雄一共搬了六次店。第一家蓝线唱片是租用东四北大街往北路边的一家花店的左半边摊位,傅雄做了三个简易的木头架子,上面整整一面墙都摆满了CD。那时,喜欢听摇滚音乐的人都知道这个著名的“东四花店唱片店”。后来,蓝线唱片陆续在地安门、新街口、西四、鼓楼开过,后来回到新街口,而今又搬到了现在的地方。
在傅雄的记忆中,10年前在新街口生意最红火时,“那一带有好几十家唱片店,是北京音像店的聚集区。”那会儿,店里一个月最次也能卖上千张CD,一个乐队出新专辑很快就能卖掉近百张。
近些年,由于网络下载和数字音乐带来了新的音乐消费方式和习惯,唱片成为迅速被淘汰的产品。尤其到了2005年,能容纳上千首歌曲的iPod的出现,给唱片业带来致命性打击。“以前能卖一千张的专辑,现在能卖200多张就不错了,还有一些专辑只能卖10张左右了。唱片销量,不是‘下滑’那么简单,简直是坠机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不做音像店的原因。”傅雄说。至于为何一直坚持卖正版,他说没啥特别的原因,“我从没想过卖盗版,那是对音乐的亵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