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12月25日文章,原题:北京斥巨资让中国摇滚起来 从北京平谷的某山坡放眼望去,中国音乐产业的未来并不引人入胜,眼前只是一片毛时代的农舍和干燥的白菜地。但北京官员宣布要在未来10多年斥资14亿英镑(注:约合人民币142亿元),将这片区域打造成中国乐谷,成为涵盖录音棚、乐器制造商、音乐学校、五星级饭店的庞大综合设施。
由于担心影视、音乐和戏剧落后于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已将文化列为优先,承诺为艺术提供高达数十亿英镑的补贴。中国领导人表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尽管某些文化产业在政府支持下迅猛发展,如电影产量自2003年以来翻了两番,但中国的音乐产业仍在起步阶段,长期受制于猖獗盗版和政府严密管控之下。就在江南style巩固了韩国在世界流行乐坛的地位之际,许多中国音乐人还在为生计发愁。热波音乐节发起人李岱表示,该产业太小,我们没有足够的创作者和词曲作者。
分析家认为,音乐产业的问题主要涉及经济。但许多问题与管控有关,中国艺术家缺乏令江南style歌手那样在全球声名鹊起的空间。地方政府并不对人才进行投资,却往往把文化补贴当成兴建歌剧院、表演舞台等高调建筑项目的绿灯。李说:这些资金没有流向艺术家,而是流向了中间人。
这种局面正改观。去年中国音乐产业年销售贸易额创下5200万英镑的纪录,较上年增长23%。近几年中国兴起举办音乐节的浪潮,其中许多被作为提高旅游收入和增强文化影响力的手段,受到地方政府鼓励甚至赞助。此外,还大力推广民间歌手,一对农民工组合就受邀参加了去年春晚。一些歌手已建立起自己的职业途径。北京某摇滚歌手表示,他的乐队已通过演出和录唱片过上了体面生活。(作者乔纳森凯曼,王会聪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