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
1970年,随着列侬与麦卡特尼相继宣布退出,披头士实已解散。
“我并不对这个决定感到吃惊,”披头士传记作者斯皮茨告诉记者,“这四个小伙在20 多岁的时候组成了披头士乐队,当时他们其实还远未成熟,性格也尚未定型,这让他们能够以团体的形式生活和工作。十年过去了,他们成长为完全不同的人,世界观也产生了巨大差异,于是他们渐行渐远,再也不能像最初那样和谐地一起工作了。
事实上,他们也不想在一起工作了。
他们各自对不同领域产生兴趣,这是一桩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1964年,披头士在巴黎巡演期间。因为身体原因,林戈·斯塔尔并没有同披头士一起前往巴黎
“他们本来就是完全不同的人,这意味着小伙子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不同的。”披头士传奇故事纪念馆总监杰里·高德斯密斯(JerryGoldsmith) 这样向记者解释。这种差异在纪念馆的最后一个大厅展现得淋漓尽致——约翰成为文化符号和和平斗士,保罗开始关注慈善事业,乔治对一切神秘主义事物迷恋不已,林戈则继续专注他的演艺事业。
也正是这种截然不同,使得披头士取得空前的成功。“将他们分隔开来看,我觉得没有一个是有意思的,也没有一个人可能对音乐和文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但当四人开始合作,相互竞争,奇妙的化学反应就产生了。他们将不同的特质带入这个团体,使其成为史上最具影响力、最有创造力的乐队,这种魅力甚至能够延续百年以上。”斯皮茨说。
在这位传记作者眼中,披头士四位成员性格中唯一类似的一点,就是他们都从工人阶级父母的身上继承了极强的工作精神。“尤其是约翰和保罗,当他们百分百投入自己的创作中时,周遭的一切便成了空气。他们将自己隔绝于世界之外,然后全情投入。没有任何人和事能够影响他们的这种工作状态,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几近完美。”斯皮茨说。
很多人都将披头士的最终解散,归因于列侬和麦卡特尼之间的竞争走向极端。“布莱恩死了,我们就瓦解了,保罗掌控大权,可你真以为有什么能领导我们吗?”1970年列侬在接受《滚石》杂志采访时不无愤懑地表示。
不过,也有人认为是列侬本人的愤怒和易变,毁了披头士。“我感觉其他三人甚至都有点怕他,尤其是与洋子在一起后。”EMI 唱片的混音工程师菲尔·麦克唐纳回忆说。
以披头士在Abbey Road 录制唱片《Let it Be》为例:开工当日,列先是以不久之前发生车祸为由要求推迟进入录音室,而当他最后进入录音室时,大家发现他竟然还带着洋子和一张床,为的是可以让洋子躺在床上参与专辑录制并提供点评。“对此其他披头士成员都没敢出声抗议。”麦克唐纳说。
许多年过去了,不能接受披头士解散的粉丝,一度将这个结局归咎于列侬的遗孀小野洋子。在披头士最后的日子里,麦卡特尼曾对伦敦《标准晚报》说:“约翰爱上了洋子,不再爱我们了”。
1969年9月,在《Abbey Road》成功发行后,列侬带着妻子洋子,及包括埃里克·克莱普顿在内的新班子参加了多伦多摇滚音乐节,并通知其他成员,他正在解散乐团,“就像离婚一样”。
1970年4月,麦卡特尼发表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宣布披头士解散。
列侬在Mendips的故居,是披头士成员旧居中唯一保持原来风貌的建筑(摄影/杜英男)
尽管此前早有相同想法,但麦卡特尼宣布单飞的消息对列侬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挑衅,因为列侬认为,作为乐团的创始人,应该由他本人第一个宣布这个消息。他愤恨地告诉外界:“我真是一个傻瓜,没有做保罗做的事情,借此来卖唱片。”
事已至此,列侬与麦卡特尼这对从小结识,彼此欣赏,共同成长,同样经历过年少时至亲离世(1956年麦卡特尼的母亲死于乳腺癌,1958年列侬的母亲茱莉亚死于车祸——编注)痛苦的哥们再也回不去了。
“天啊,这帮家伙终于要解散了。”格林·琼斯后来向《滚石》杂志回忆道。作为音响工程师,他自1969年1月开始参与披头士专辑《Let it Be》的制作和纪录片的拍摄。他回忆说当时的情况糟糕极了,乐团成员们矛盾重重,争吵不断,麦卡特尼和列侬就各自创作曲目的排序问题僵持不下,最后哈里森只好邀请键盘手比利·普雷斯顿加入——因为有外人在能让披头士表现得好些。
然而,尽管乐团内部纷争不断,披头士解散前的最后两张专辑《Let it Be》和《Abbey Road》,依然被认为是他们创作才华日臻成熟的代表。“当四个人聚集在录音室时,他们散发的光芒让你无法忽视。”乔治·马丁爵士表示。
披头士解散之后,四个成员开始走向不同的人生。多年以后,在谈论起披头士时,哈里森曾如此说道:“一切都那么久远,是否我真的去过那儿,或许那只是一场梦而已。”
“洞穴”俱乐部合伙人之一Bill Heckle。俱乐部外的一整面墙壁上,每块砖都篆刻着一个音乐人的名字,从绿洲乐团、埃里克·克莱普顿到最近的阿黛尔。这些流行音乐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字,紧紧围绕着一块篆刻有“披头士”字样的红砖,向四周蔓延开去(摄影/杜英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