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俱乐部
不过是一条小巷子而已!这是记者来到马修街时的第一反应。这条不足百米的巷子隐藏在市中心Hard Days Night Hotel拐角处,如果不小心寻找,很容易便会错过。只有巷子口那尊斜靠着墙的列侬雕像,以及巷子一边红砖上的歌手签名,暗示着这条小街对整个流行乐坛的意义。
“去年阿黛尔来这里演出,我们邀请她将名字留在红砖上,小姑娘受宠若惊。”记者与比尔·海克尔站在这面红墙下,搜寻着那一个个撼动乐坛的杰出名字。每块砖都篆刻着一个音乐人的名字,从绿洲乐团、埃里克·克莱普顿到最近的阿黛尔。这些流行音乐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字,紧紧围绕着一块篆刻有“ 披头士”字样的红砖,向四周蔓延开去。
1964年10月14日,曼彻斯特的阿波罗剧院。登场前的麦卡特尼在咬指甲(摄影/Paul Berriff)
海克尔是马修街上“洞穴”俱乐部的合伙人之一,他告诉记者:“对许多歌手来说,能在“洞穴”的舞台上表演,便意味着一定的地位。”
在所有关于披头士的回忆中,“洞穴”占据着必不可少的位置。在“洞穴”的历史上,披头士的表演期在1961至1963年期间,其中又以1962年最为频繁。不过,列侬等人在“洞穴”演出的最初时代可以追溯至1957年2月,他们当时以“采矿人”(the Quarrymen)为乐队名在这里进行了首演。他们也是最早涉足“洞穴”的摇滚乐团,在此之前,这里通常只表演爵士和蓝调音乐。尽管被警告“会被观众生吞活剥”,列侬依然不顾酒吧的规定和观众喜好,坚持在首演中演唱“猫王”的名曲《don’tbe cruel》,据说当时的酒吧老板Sytner 挤过人群,警告他们“切掉这倒霉的摇滚乐”。
1961年2月9日,列侬、哈里森、麦卡特尼以及鼓手彼德·贝斯特,首次以披头士为名在“洞穴”表演。相比他们在“洞穴”更早时候的表演,这时四人刚完成了炼狱般的汉堡之旅。四个男孩不仅认识了性、毒品、摇滚乐,还开始真正学会如何取悦观众。
“汉堡之行让披头士成为披头士。在此之前,他们堪称是全利物浦最糟糕的乐团。”传记作家斯皮茨说,“正是在汉堡,通过许多表演,他们积累了舞台经验。他们终于知道如何以正确的方式秀自己,如何应对台下哪怕是最糟糕的场面。除此之外,汉堡之行是四个小伙子第一次离开家乡。他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必须生活在一起,关系也比任何时候要融洽。”
1961年11月,布莱恩·爱普斯坦在“洞穴”第一次见识了披头士的演出,并决定与他们签署一份为期5年的经纪合约。1962年,林戈·斯塔尔加入乐团;同年8月,他们在“洞穴”演唱了乐队的第一支原创单曲《Love me do》,至今为止整整50年。
或许是重新翻修的缘故,如今马修街上原来招老鼠的水果店没有了,披头士们在演出后经常光顾的红酒酒吧被Vivienne Westwood时装店代替。这里已经不复1960年代的脏乱和破旧,在披头士演出的那个年代,马修街到处可以发现老鼠的踪迹。
只有“洞穴”还依然竭力维持往日的风貌。沿着不算宽阔的石阶走到地下,我们来到“洞穴”的心脏。这里的一切正如其名,仿佛是一个临时挖建出的洞穴。俱乐部的空间并不算大,墙壁四周张贴着最新的演出节目单和海报。“洞穴”合伙人还保存着披头士时代的节目单——他们与别的乐团一起拼盘演出,表演时间大约1个小时。“那个时候,他们的待遇与别的乐团没什么不同。”海克尔指着节目单这样告诉我们。
1964年,披头士乐队在楼顶上拍摄照片
他向记者透露,披头士与俱乐部老板签了长约。在“洞穴”表演后期,他们已经在当地非常出名,开始试图摆脱“洞穴”的地下演出形式,一度希望可以毁约。披头士在“洞穴”的最后一场演出是在1963年8月3日,那天整条马修街出现前所未有的人潮。
“无论后来如何功成名就,对利物浦人来说,披头士就像是从邻居家走出去的大男孩。人们将他们看作自己人,真心为他们日后的点滴成就感到自豪和高兴。”“洞穴”合伙人认为,利物浦的印记早已成为披头士的一个符号,“他们身上有属于利物浦人的特质——坚强、爽朗、直接,有时又不乏讥谑。列侬尤为如此。”
“他们的根绝对是在利物浦的,因为那是所有人的家乡。我们都在那里长大。”列侬同母异父的妹妹茱莉亚·拜尔德(Julia Baird) 这样告诉记者。
1964年3月13日,披头士在拍摄电影《A HARD DAY’S NIGHT》间隙。披头士身后是四位在片中饰演女学生的女演员。最左边哈里森身后是模特Pattie Boyd,两人因拍摄此片坠入爱河
幕后推手
布莱恩·爱普斯坦的伦敦旧居,位于Mayfair地段的一幢优雅的白色建筑。这里堪称全伦敦最昂贵的地段,绿树成荫,行人稀少。在披头士最辉煌的年代,这里永远挤满了疯狂的少男少女,以及时刻驻守在此的媒体记者。
爱普斯坦与披头士于1961年底签约,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他就将四个来自利物浦工人阶级的男孩,打造成全世界为之疯狂的偶像。他们走到哪里都伴随着女孩们的尖叫、哭泣、追逐、歇斯底里。当时媒体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披头士狂热”(Beatlemania)。
这股狂潮大概要从1963年春天的皇家音乐会说起。披头士是第七个登场表演的乐队,列侬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在听下一首歌时,坐在最便宜的位子上的观众们,请你们用手鼓掌;其他各位,请让你们的珠宝叮当作响就可以了。”这句经典的调侃后被认为是列侬强烈平民意识的体现。皇家音乐会的表演非常成功,吸引了大约1万名以上英国人收看,大家都在谈论这支乐队。
布莱恩·爱普斯坦是这股“披头士狂热”的幕后推手。1934年出生的爱普斯坦原本经营着家族唱片行的生意,在他处理NEMES 唱片的日常事务时,突然注意到许多人来询问一张名为《我的美人》的专辑,然后发现这张专辑的伴奏来自于利物浦一个名叫披头士的乐队。于是,他便专程跑到“洞穴”俱乐部看披头士的演出,从此成为这四个小伙子最大的粉丝。
接手披头士之后,爱普斯坦对这四个男生进行了彻底改造,第一步就要求他们彻底抛弃原本牛仔裤、皮夹克的着装方式,改穿更贴近英伦绅士的羊毛西装、裁剪合体的衬衫、西裤,系素色领带,并勒令他们改掉在舞台上嚼口香糖、抽烟的习惯。
起初,这群来自工人阶级的男孩对此感到不适应,不过性格平和的麦卡特尼首先屈服了,但列侬格外抗拒。爱普斯坦要求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慢慢适应:“先是在表演时这样穿,然后自然过渡到私下也这样打扮。”直到有一天,列侬突然说:“好吧,我会穿的,只要有人付我钱,我穿个气球也可以。”
1964年,披头士在美国纽约拍摄大片
爱普斯坦的另外一项艰巨任务,就是将披头士介绍给唱片公司。披头士的音乐制作人乔治·马丁爵士,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爱普斯坦的情景:“这人看上去非常歇斯底里。”爱普斯坦甚至以唱片行老板的身份威胁EMI 唱片公司,如果不签下披头士,他将中止与EMI唱片往来的所有其他业务。
爱普斯坦的威胁生效了,EMI将这支日后最成功的乐队签给了旗下的留声机唱片公司。1962年6月2日,披头士在Abbey Road录音室开始第一张专辑的录制工作。在此后的多年时间内,乔治·马丁爵士是披头士几乎所有专辑的制作人。
在英国成名以后,爱普斯坦决定将披头士带到美国。披头士渴望征服美国市场,一方面,与所有音乐人一样,在美国成功才算得上是真正蜚声国际;另一方面,这里是“猫王”的故乡,他们渴望在偶像的故乡取得成功。
1964年,披头士来到美国。当飞机降落在肯尼迪国际机场,舱门还未打开,他们先听到了机舱外传来的轰鸣声。“很奇怪,我们本以为那是引擎的声音,可后来引擎熄火了,声音还没有停。这才意识到是歌迷尖叫的声音。”乔治·哈里森后来回忆道。肯尼迪国际机场早已聚集了成千上万名粉丝,由于爱普斯坦的成功运作,披头士还未抵达美国,他们的歌已经在那里红了。
1964年2月9日,披头士在美国著名的《苏利文剧场秀》上登场。这是当时全美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大约有4000万名美国观众收看,相当于当时美国总人口的40%。披头士在美国大获成功,他们的专辑不仅攻占了排行榜第1名,还攻占了第2、3、4名。此后,披头士开始迈向巅峰,陆续推出了《Rubber Soul》、《Revolver》以及《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等多张摇滚乐历史上的经典专辑。
1967年8月27日,因为服用过多抗抑郁药,爱普斯坦在他的伦敦公寓过世。“消息传来,所有人都崩溃了,披头士失去了一个像乐队父亲那般的角色。”列侬的第一任妻子辛西娅曾这样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