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音乐

《I Love You,John》:你爱John,我们爱你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6-22 16:03:06 | 文章来源: 腾讯音乐

 陈珊妮《I Love You,John》

陈珊妮《I Love You,John》

唱片公司:亚神音乐

评分:8/10

如果此时你还在三年前陈珊妮那张《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古典华丽、迷幻粘腻,让人欲仙欲死的电子音乐中不可自拔,又或是天真地以为陈珊妮势必要将这种华丽、迷幻的电子音乐继续到底,那么最后还是让陈珊妮用《I Love You,John》叫醒你的耳朵,告诉你华丽、迷幻不过是过眼云烟,那个曾经顶着一头粉色头发,在烟雾弥漫中故作姿态的陈珊妮一去不复返了,一个潇洒的转身后,换来的是卸下了浓妆艳抹,脱下了华丽与古典,带上了青春的面具,穿上了活力的战袍的陈珊妮。没错,说的就是陈珊妮,说的就是她这张名为《I Love You,John》的音乐专缉。

其实很难去捕捉,去形容陈珊妮音乐的走向,她是慢工出细活的佼佼者,同时也是出其不意的代表,Indie的清新她在Indie还未盛行的时候就已经玩过;如今流行的华丽电音她在拜金小姐中也已经引领过;而后来的《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她恣意地朝着黑暗中的古典华丽前行,将音乐的格调感,意境感推向了极致;所以如今当她又厌倦了高高在上,孤芳自赏的傲气,不屑地脱掉了才被冠名的暗黑公主的头衔,一身轻地带来了《I Love You,John》的轻快舒服,美好明媚的时候,这种出其不意倒也不会让人觉得太突兀,相反,你若能洞悉得到她的想法的才是奇怪,不过那样的她应该就不是你我眼中的陈珊妮了。

不过,不管陈珊妮的音乐心思再如何地难捉摸,但是她独有的音乐特色感是不会改变的。所以《I Love You,John》还是一张赋有陈珊妮特色的专缉,虽然她这一次丢掉了很多的东西,丢掉了华丽,丢掉了弦乐,丢掉了迷幻,甚至要把让人熟悉的电子也丢掉,但是却没有丢掉她的艺术气质,她的音乐个性。她不过用了一种较为亲民、较为自在,较为舒服的方式呈现出她的音乐,继而让《I Love You,John》专缉的整体营造出了明媚的色彩,带来了轻快、舒放的感觉,而在内容的表现上是对生活,对爱情,对青春充满了调侃或是颂扬的意味,让感情的基调比从前乐观了不少。虽然音乐的特色显得轻快而简洁,但是她依然没有放弃用电子节拍贯穿整张专缉,只是相比从前,这次的电子元素不再繁琐、花俏,不再浓烈、极致,更具有修饰旋律特色的效果,让歌曲显得悦耳,轻盈甚至是贴近清新。因而在这张专缉中,陈珊妮自创了一种叫做“城市轻电音”的曲风,这种音乐风格的旋律线条清晰而明朗,但是气质上却又不会过分靠向清新的纯朴、简单,特别在电音的揉捏之下更有一种鲜明、抢耳的时尚质感。

此外,在这张专缉中,陈珊妮在编曲上明显减少了Vocal的作用效果,让她声音中那份原始的质感呈现的更为直接而自然。不过即便如此她的唱腔依然很有特色且多变,她可以有《青春》的干净、爽朗;也可以在《Nave》俏皮、天真;在《I Love You,John》的柔美、可爱;在《晚安曲》中又变得平和、亲切;在《Bitte》中还可以变得哀怨、深沉。而不管她的唱腔怎么变,她声音中最致命的是那些让人熟悉而销魂的缠绵、粘稠的特质,特别是在她不经意地将尾音拖拽的时候,在她轻盈而巧妙转音的时候,她声音中的缠绵、粘稠仿佛就是高潮的制造工具,强有力地为耳朵带来了无限的快感,瞬间酥麻全身。而其实在《I Love You,John》专缉中,她这种声音的渲染力是由始至终地贯穿,特别是在专缉的后半部分,当旋律的节奏逐渐放缓,渐沉的时候,陈珊妮声音中的这种特质就越发地明显,《美好人生》、《Bitte》、《爱情》等这些歌曲就很极致地显现出了陈珊妮声音中的这一份特质,让人沉醉。

陈珊妮的音乐一定有毒,毒中还带有迷魂香,让人中了毒还如此地心甘情愿,至死不渝。但是陈珊妮的音乐又很自我,她从来不会顾及任何人,任何市场,她敢在你还在沉浸的时候抽身而去,再用新鲜感套人入局,如此反复,如此出其不意,让一群人沉迷。当然沉迷的前提必须是你愿意中她放出的毒,要知道陈珊妮的音乐固然有个性,有特色,但是并非受用于任何人,因而对于陈珊妮的音乐,在市场上也有两种极端的态度,要不就爱她爱到死,要不就不屑她到底。但是不管怎么说,作为华语流行乐坛中的翘楚,陈珊妮能独树一帜并非吹捧而出,她在音乐上的确有所建树,有着出众的作为,独特的吸引力,能娴熟地玩转出独具个性、特色的音乐,早在《华盛顿砍倒樱桃树》的时候她的音乐才情就已经被发现。而这么多年,陈珊妮一直稳步向前,用不同的合作,不同的方式极致地绽放每一张个人代表作,当然也包括了这张《I Love You,John》!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