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蔚等主流歌手纷纷开始“独立”。
▲万晓利的风格是带有实验色彩的民谣摇滚。
陈绮贞等独立歌手有着自己的追求。
莫文蔚的最新专辑《宝贝》于7月26日发行了,发行的不是实体唱片,而是数字专辑,制作模式不是主流的大团队,而是独立的小团队。近年来,独立音乐浪潮席卷整个华语乐坛,莫文蔚等主流歌手也不例外,纷纷开始“独立”。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与歌迷,他们认为,独立歌手增多了,但中国乐坛的“独立”则尚待时日。
主流歌手开始“独立”
陈绮贞、曹方、苏打绿、王筝、林一峰、张悬、龙宽、与非门……2000年以来,中国乐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立歌手,他们的音乐与主流歌手的口水歌不同,有着自己的特点与追求。独立歌手的个性音乐通过互联网急速传播,在学生与白领人士中极受欢迎,这些独立歌手在一夜之间由小众变为大众,其中最成功的当属陈绮贞与苏打绿,他们的票房号召力丝毫不输给主流歌手。
独立音乐由小众变为大众,不仅影响了观众的欣赏品位,还影响了主流歌手、大牌歌手。刚刚发行新专辑《宝贝》的莫文蔚,从2007年发行的《拉活》专辑开始,专辑制作模式就从大团队转向小团队,这个小团队由作词人李焯雄、音乐人TerryChan,以及莫文蔚自己组成。在此情况下,莫文蔚所属的唱片公司环球唱片仅仅是发行方,不再担任专辑制作的工作,主流歌手由此与唱片公司逐渐分离。
“歌神”张学友也同样如此,今年2月发行的粤语专辑《私人角落》由张学友自己出资制作,是一张完全没有商业考虑的专辑。张学友还表示,从《私人角落》开始,接下来的几张专辑都不再以商业市场为第一考量,而把重点放在自己的喜好与尝试,以及歌曲的质量等方面,做真正的独立音乐。
歌手“独立”是形势所迫
2000年以后,唱片工业被网络盗版冲击得几近瘫痪,许多小型唱片公司接连倒闭,大型唱片公司则纷纷转型。在乐坛这种萧条的状态中,一些歌手心态浮躁,不再重视唱片的发行与质量,而另一些歌手则坚持做音乐,另觅出路,以独立音乐的形式开始走俏,在不小范围内引发热潮。
“独立音乐不是一种音乐类型,而是一种音乐的态度、精神。独立音乐不随大流,不受外界干扰,做的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音乐。”太合麦田音乐董事总经理宋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外的独立音乐发展已经几十年了,中国的可以说是刚刚起步,近几年才走进大众视野。”
许多大牌歌手、主流歌手纷纷做起了独立音乐,有歌迷认为是形势所逼。“现在的乐坛环境那么差,听众的口味又越来越挑剔。如果歌手继续唱口水歌,打算讨好所有歌迷,那一定是行不通的。如今的歌迷不再像从前那样,歌手出什么歌就听什么歌,而是有自己的喜好和口味,所以现在任何歌手都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讨好所有歌迷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歌手顺应时势,做有特点有思考的音乐,才能得到歌迷的关注,张学友那样的大牌歌手也不例外。”歌迷小贺是个80后,痴迷于收集各类独立音乐,她的观点一针见血。
乐坛“独立”尚待时日
华语乐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与歌手,乐坛是否已经进入独立音乐做主的时代了?“只能算是初步,或者萌芽。”宋柯表示,“刚才说了,独立音乐不受外界干扰,而中国不少所谓做独立音乐的歌手,做的并非是真正的独立音乐,只是看着别人做了,他也做。比如,陈绮贞的歌红了,就出现几个模仿者,也标榜独立音乐。许多歌手爱随大流,进入真正的独立音乐时代还需要很长时间。”
“台湾的陈绮贞、苏打绿、张悬,还有内地的曹方,这些独立歌手的音乐多数都是小情小调和旅行见闻。我的疑问是,既然标榜独立音乐,为什么相互之间会存在雷同之处?说明一定是有的音乐不是独立的,而是跟随别人的。”小贺说道,“相比那些主流音乐中同样存在的小情小调,万晓利带有实验色彩的民谣摇滚,苏阳对西北民歌的改编,周云蓬带有浓烈人文关怀色彩的吟唱,张学友《私人角落》中的粤语爵士乐,我认为这类独立音乐更有生命力,更有音乐人自己的思考。”
“虽然中国的独立音乐发展得还不成熟,但已经涌现了一批不错的音乐人,他们中许多都是做地下音乐的,正因为乐坛的萧条,歌迷听不到好歌了,那些优秀的歌手才浮出水面,开始被大家关注。”宋柯指出,“乐坛环境不好,歌手们都觉得苦,但对那些做真正独立音乐的人来说,乐坛环境的好坏跟他们做音乐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