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从九届美展开始就主持设计展的评奖,参与组织工作,又提出 “和而不同”这个观念,我想就这次美展来说,您是最有发言权的,能通过这届美展谈一下您对艺术设计这个领域包括本次展览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吗?
袁运甫:我想就这次展览简单谈一下我的一些认识。这次展览非常有包容性,集中了方方面面的作品,而且直接展现了现代手工艺发展中那些大规模的作品的设计,使我们对艺术的认识通过过这次展览得到了更深刻的洗礼,或者更有自信。
昨天晚上,上海市的领导在参观的时候,看了我们很多环境艺术作品,提到了一个问题,我们过去对于装饰艺术的理解具有它的片面性,你们艺术设计里面包容了非常浓重的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型装饰艺术,非常好。所以艺术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它的思想的深度,我听了以后也觉得是很有见解的。所以我们东西不能看大小,一件很小的东西,或很大的东西,都有它的精神内涵,所以这次展览不管大大小小,方方面面,我们都给它一种同样的地位,使艺术家的思想在这个艺术的殿堂里呈现给观众。
这次展览能够反映这个时代的特点,能够帮我们把艺术设计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大家都会认同我们这个时代所给予我们的精神鼓励,艺术会使每一个人得到享受。在上海举办这次设计展,做得非常完美,确实反映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闪亮点。昨天的开幕式以及展览能够真正打动我们的观众并且留下很好的印象,这是一种对艺术家劳动成果的补偿,一种鼓舞,也是对我们设计艺术的一个鼓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很多作品的作者都非常年轻,就是刚刚提到的那位年轻的作者,为了做出更好的展示效果都急哭了,我非常感动。艺术家这种对自己艺术劳动的真挚的感情,完全流露出来。她希望整个作品完整地、美好地呈现给观众。
同时我也非常同意很多评委在这次展览上提到的我们在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在艺术设计界需要加强的,理论研究、理论交流在这一方面能够得到加强,能建立我们艺术批评家的队伍,这是我们这个展览会的需要加强的部分。因为理论不加强,我们交流的深度不够,我们推动整个中国设计艺术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我想通过这次上海展,我们在艺术设计的理论工作方面能够得以进一步的开展。因为我们不仅是一个设计者,同时也是一个艺术设计理论研究者,这是一种发展的必要。没有理论的支持,我们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记者:在我们设计界,您一直主张呼吁“大美术”观念,那么这个“大美术”究竟指的什么,在现代艺术发展中有什么突出意义吗?
袁运甫:文革之前,中国工艺美术界的一些老前辈,他们始终主张一种思想——“大美术”,所谓的大美术,就是艺术家不仅是个画家,艺术的才华应当为整个社会服务,这种服务方面非常广泛。而我们这次设计作品有建筑、服装、规划、环境广告包括我们陶瓷以及玻璃,包容面相当宽泛,我们集中了一个思想,艺术家能够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能够与广大人民共同分享艺术的美感及理想追求,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共同的。
我看到会议厅里一个题字“艺术殿堂”,所以我们把每一件作品放在这里,它所放射的光彩也说明我们的一种思想——希望能够服务于社会。我觉得这个广义非常重要。看到这个展览后我得到很多启示。
五年内,设计发展非常快,这里面不仅是艺术设计家圈子里面的事情,而且参与到艺术设计的人越来越多了,有很多人是对文化本身的兴趣,像俞孔坚先生从园林走向景观,这是个新的发展,是一个新的观念对我们的补充。过去我们讲艺术设计只是院校的事情,现在已经是全社会的事情,我们队伍在壮大。昨天有的领导提到这个社会性会广泛引起老百姓的兴趣,会对我们展览产生需要,这些方面也是对我们艺术设计工作的鼓励。通过这届工作本身,自己也学到很多东西,你比如说我看到咱们的动画,都非常精彩,假如利用电视台放映出来效果可能更好。设计艺术主要应该实用,但也不否认具有美观的欣赏作用,这也是一种需要,这可能也是一个发展补充,这有利于我们表现手段的丰富化,总结起来还是这句话:“和而不同——设计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记者:据了解,在这次艺术设计展中,山东地区送交作品数相比较于全国来讲还是比较多的,能就您所了解的情况谈谈您的看法吗?
袁运甫:山东地区这几年在设计方面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是在这次艺术设计展中,有不少获奖提名作品,在这其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做了很大努力,组织工作很有力度。而且,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领导专门发动了大批师生来到上海参观展览,这是非常难得,也非常可贵,可见对这次展览的重视和参与的热情。我想这也是必然的,我觉得这次全国美展艺术设计的成果可能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几笔,开拓我们中国艺术设计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