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些,怎么敢花上亿买唐卡?

时间:2017-09-13 08:44:07 | 来源:

资讯>艺市>

▌唐卡的形制

唐卡的形制是唐卡特色风格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识别唐卡的标识之一。其构成形式与汉地旗幡画、卷轴画极为接近,后来随着唐卡艺术的发展而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现就具体构成内容做一简介,并与汉地卷轴画进行分析比较。

一、形制的构成特征

常见的唐卡是由画心、边饰、盖幔、丝带及天地杆、轴头六部分构成。

画心是唐卡最核心的部分,藏语称之为“麦龙”,意为“镜”,是唐卡的灵魂和主体。围绕画心四周是用红、黄、蓝三色图纹锦缎组成的边饰。通常情况下红黄边在内,宽度一致;蓝边在外,宽度增加一倍;上幅长度为唐卡总长度的四分之一,下幅长度为总长的二分之一,藏语称之为“甲周”,象征彩虹,也代表世界形成的天、地、火三元素。在下幅的中心部分另缝制一块方形的名贵的图纹锦缎而称之为“唐门”或“佛田”,这是连接人和神、通向佛国的“殊地”。边饰的规格和材质按不同地域的传统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民间唐卡甚至用云纹彩绘代之。画面上盖有丝幔,藏语为“夏克”,丝幔有外显式和内隐式两个品种。外显式是在黄色丝绸上用藏红花汁来点染花卉图纹,内隐式是在素色丝绢上隐制各类图纹及咒语,最名贵的是隐制有佛、菩萨图像,只有在一定的光线角度下才能看见。供养时将丝幔向上有序地叠成团花,固定于上端的丝线,象征佛的华盖。放下时便成为保护画像的盖幔。丝幔上有两条红色的丝线,丝带的末端为喙形,被称为“鸟嘴”。丝带的作用一是压住唐卡的内气,二是增加唐卡的神圣与庄重。

  清代弥勒唐卡

为了悬挂,唐卡需在上沿内装细木条,称为“贡薪”,下端内装圆木棍,称为“贡向”。木棍两端套轴头,称为“唐尕”。最好的唐尕为纯银、鎏金、象牙、珊瑚等珍贵材质透雕成型,成为名贵唐卡的象征。

另外还必须用白线对画面锁边,称为“贵达嘎波”,象征白菩提心;用红线对四周锦缎锁边,称为“贵达玛波”,象征红菩提心;还有上方悬挂唐卡的挂线,称为“昆它”;唐卡丝幔上的一根丝带,称为“夏克昆它”,用于系住丝幔向上卷起的团花。

早期唐卡的形制较为简单,多以红色画边或土布染色镶上下边,左右无边,天地杆常以细竹或藤条制作,没有轴头。明代以后,形制越来越复杂,并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可视为用锦缎制作的“软佛龛”,而画心“麦龙”镶嵌于龛内,这种装裱形制不但具有装饰、保护功能,而且与西藏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相适应,便于卷起来四处游走,也便于随时展开悬挂供养。

二、与汉地卷轴画的区别

西藏宗教唐卡画与汉地文人卷轴画在形式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从材质、工艺、形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形成迥然不同的特色风格。

一是在材质上汉地的卷轴画心是以纸本为主,而唐卡是以布料为主;二是汉地的四周装饰是以绫绢用糨糊装裱,而唐卡是以布、毛料或锦缎以针线缝制,并在下面镶有方形“唐门”;三是汉式卷轴画面上无覆盖物,而唐卡画面上有丝质盖幔;四是在悬挂方式上,汉式的横幅画是左右加杆,而唐卡仍旧上面加杆、下面加轴,垂直悬挂;五是在文字题跋上,汉式的文人画是将文字、印章、绘画融为一体,并标明作者和年代,表现于画面或绫边之上,而唐卡的文字除传记故事类唐卡和喇嘛玛尼说唱唐卡在正面有图释藏文外,一切密咒、颂词等均写在画的背面,并且不署名、不标年、不盖章,不过也偶尔有在背面写有梵文、画佛塔和压盖高僧手印的习俗。

  清代金刚萨埵唐卡

这两种艺术形式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特色风格:汉式卷轴画(包括工笔重彩画)的文化体现主要在于画面本身,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空疏、典雅、和谐、内敛的文人气质,而唐卡所主张的则是饱满、强烈、瑰丽、神圣的宗教热情。而且唐卡对背面进行开光加持,并以文字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同时寄托了唐卡画师和施主的心愿。如本人所收藏的一轴清代《无量光佛》彩绘唐卡,除了在背面手写“嗡、啊、吽”密咒外还写有祈祷诗,译文如下:“……奇妙的百种幻显,怀着虔诚之心,精心绘制智慧之神,虔诚祈祷赞颂,消除业障,增长善业,祈愿弘法长久获得善业菩提心,起源福得资量之力,获得长寿之身,增长财富,政教之力,迅速获得无上菩提之正果,成为众生解脱之导师”。这充分表现了一位虔诚的唐卡画师绘制唐卡的目的和意义。

※ 本文根据北京叶星生《唐卡的起源和形制》一文编辑整理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