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拍卖:你准备玩了吗

时间: 2015-02-02 11:06:55 | 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首页> 资讯> 艺市

计划经济时代的艺术,是最难接受市场经济思维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还是计划经济甚至是农耕时代的逻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画廊和拍卖都在为高价格、高单品利润而努力,而忽视了一级市场真正的消化能力。中国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但一直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的启蒙,即使是许多富起来的人,还是觉得市场经济就是简单的赚钱——其实,市场经济的思想远不止如此。

中国艺术市场正在发生着可以称做“洗牌”的变化。一直以来,艺术的话语权掌握在专业人士的手中,深入骨子的特权意识,在艺术界被描绘成“专业”,而这种专业显然漏洞百出。专业已经变成股份参与到市场中,作为裁判的专业人员已经成为球员:权力导致腐败,话语权导致价值观的腐败。这种腐败在没有遭遇外力的时候,其实已慢慢丧失信用。以往那种画廊、拍卖为主的艺术市场模式,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二级市场大于一级市场的奇葩结构正在瓦解,艺术品的销售开始在大众生活间流行起来,只待贵客的画廊模式越来越难做,无论从信息上还是信誉上,画廊拍卖行似乎都无法再独揽话语权。这一幕,好像取消了艺术界的“粮票”“布票”。

微信拍卖是特别典型的方式。经过短暂的微信公众号运营席卷粉丝之后,许多运营者从中提取出有艺术需求的粉丝,建立了微信群拍卖的方式。目前,活跃在艺术界的微信拍卖群已经有几十个之多。微信拍卖利用人际关系重新建立了传统拍卖行的信用体系,同时低廉的成本和简单的流程极大增加了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微信拍卖的价格不会在公开数据库公示,艺术家不必担心流拍带来的负面连锁效应。

微信作为最凶猛的外力,造成了这种市场结构的“粉碎性骨折”,真正的伤不是皮肉伤,而是内伤。微信直接降低了艺术的参与门槛,将艺术这种贵族特供变成了流行。微信公众号获得了比专家更强大的话语权,而老牌经纪人也无法再阻止艺术家与藏家获得直接联系,信息的垄断无济于事,而信用也因腐败而消耗殆尽。以微信为基础的各种艺术市场行为,包括艺术营销、微信推荐作品、朋友圈拍卖甚至是艺术家直销等等,让艺术真正进入到大众阶层。

但是,微信拍卖本质上并不是拍卖,实际上仍然是一级市场的销售。拍卖的特性,要求艺术品单价高达几万,而这在传统定价体系内比较困难。此外,价高者得,也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基本的鉴赏能力。否则,微信拍卖的艺术品在超过5万元后,就会遭遇瓶颈。5万元的平行产品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如果超过10万元,那我们就要横向比较:首付一套房子,还是买一张画?

无论如何,微信拍卖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买卖来进行艺术教育,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艺术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微信拍卖以极低的价格让圈外人参与其中,鼓励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当参与其中的普罗大众心甘情愿地购买艺术品时,艺术市场也将真正获得支撑的基础。

微信拍卖还是打开封闭艺术市场的一种新的方式。所谓的竞价仍然带有更多的盲目性、主观性、情绪化,拍卖的形式是为了有趣,而不是对高价的追逐。这就意味着,艺术品仍然没有获得公认的价值,而微信拍卖也不可能大规模制造天价竞争。这个时代需要的,仍然是一级市场的大规模交易,没有宏大基础的交易,拍卖场上的竞价仍然是虚无缥缈的。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