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收藏艺术品在刷卡那一刻要拿出勇气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8-12 14:46:58 | 文章来源: 现代快报

这几年大家听到的关于买画上当受骗的事儿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许多人谈画色变,戒备心很强。可是看到别人买画赚钱,自己心里又不甘,也还总想试一试。不买,心里痒痒;买,又怕掉入陷阱,吃亏上当。心中矛盾,实在是备受煎熬。其实,对于艺术品收藏投资从心理上重视,不存侥幸,不轻信于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若是戒备心理太强,谁的话也不敢相信,犹犹豫豫也会失去很多良机。

艺术品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的稀缺性和唯一性,许多作品都是仅此一件,它常常会与你不期而遇,然后又稍纵即逝,你若把握不住良机,也许就会成为永久的遗憾。许多有经验的收藏家,随身携带的银行卡里一般都长期存着一些现金,当遇到机会时马上刷卡成交。

被称作“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大收藏家张伯驹,在1946年时偶然得知有人要出售传世国宝、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绘的《游春图》,他担心这件中国存世最早的山水画被卖到国外,便马上变卖了位于西城区弓弦胡同占地15亩的一座自己最喜欢的小院——丛碧山房,将这件珍宝留下。买入了这幅画,几乎使张伯驹先生倾家荡产。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先生连同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等许多作品一起捐给了国家。这些古代书画极品现在都成为了故宫的镇院之宝,此为后话。为了一张画果断卖掉了自己的房产,显示了张伯驹先生作为一个大收藏家的气魄。

人们常常用 “有缘分”来形容艺术品收藏,想想还确实如此。一件好东西往往是在不经意间突然出现,令人猝不及防,当你梳理好精神筹好资金准备去取时,它有时早已被别人捷足先登或是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所以当你遇到一件心仪的作品,并且又有专家或文献能证明这是一幅好作品时,你就不能再犹豫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搞艺术品投资收藏,关键时刻还真是需要勇气的。

河南的孟先生买画时间不长,但却非常用心,他买画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投资赚钱。近两年,在我的指点下他先后买了王雪涛、陈少梅等一些名家的作品,大多是三五十万一张买的,买完后存放一段时间就拿出卖掉,一张画有时赚个十万二十万,觉得很有乐趣。

2010年7月,一位朋友想出手一件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的《宋故行宫图》,我将这件作品推荐给了孟先生。

黄宾虹大师曾于1928年和1935年两次南游,他都来到香港游览写生,在当时被誉为“画香港的第一人”。这幅《宋故行宫图》尺幅不大,只有1.8平方尺,但作品极为精到而且传承有绪,文献清晰,实为难得一见的收藏佳品。在市场上,宾虹大师的精品并不多见,特别是像这件这样多次著录的就更少。我很清楚这件作品的价值,这也就是我将这幅画推荐给孟先生的原因。

向外行推荐作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从头至尾一点点讲清楚。孟先生听我介绍完这幅画的珍贵之处后,也是满心欢喜,似乎是明白了,只是120万元的价格让他犹豫再三,因为他还从没买过这么高价钱的作品。“磨叽”了一下午,最后他下决心把画买下了。但是时间不长,他就把这幅画送出上拍了,可见在他的心里还是没有能藏住这样一幅画的承受能力。

拍卖结果还算比较乐观,成交价是179.2万元,去掉佣金及各种费用,孟先生还是赚了20多万。要不是这样一个结果,他背后不定怎么指责我呢!但我知道,这幅画如果多藏些时间,价格应该比这高许多。

“没胆量就别碰艺术品”,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刷卡那一刻你真能从从容容地坦然面对吗?如果还不具备这种心理承受能力,那就暂时先放一放,否则,不就是自己在找罪受嘛。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