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明清外销瓷:陶瓷收藏最后洼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4-01 14:25:38 |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国内研究滞后

专家把广彩认作景德镇珐琅器内地不仅收藏市场上外销瓷数量少,即便公立博物馆、收藏博机构的收藏也很有限。广州市博物馆到2005年时外销瓷仅700余件,广彩瓷器409件。上海博物馆2008年7月有幸获得荷兰收藏家倪汉克捐赠的98件外销瓷丰富藏馆,才填补上瓷器收藏的空白。

私人收藏方面,较为人知的是北京收藏家胡雁溪、曹俭先生。20年前,他们就涉足外销瓷收藏,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他们收藏的部分外销瓷2010年2月亮相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清代外销瓷展”,令内地收藏家眼界大开。江西的余春明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致力于外销瓷的收藏与研究,2010年将数百件外销瓷捐赠南昌大学,并以此为基础,创建起了江西省内首个向社会开放的外销瓷博物馆。

限于收藏规模,中国对于外销瓷的研究长期滞后于西方国家。私人收藏外销瓷研究方面,欧美地区起步较早,成果较多,很多早已成为收藏、研究外销瓷的案头之作。而国内起步晚,基础薄弱。举个例子,2012年10月29日中国嘉德拍卖的广彩“广东十三行”大碗,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毛晓沪就认为,应为景德镇产的外销珐琅器。

市场说话

外销青花瓷涨幅明显

查阅苏富比、佳士得、中国嘉德等公司的外销瓷拍卖图录可知,明清青花瓷在历次拍卖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清代粉彩瓷器,价格也数这两类瓷器较高。明清外销青花瓷中,价格较高者多为嘉靖万历至乾隆时期制品。

从2001年以来的拍卖中略举几例。2001年,明清外销青花瓷的拍卖价格已过百万元。当年11月13日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中,高41.2厘米的明末青花水注拍至9.17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86万元),可谓当年最贵的外销青花瓷。

2006年外销青花瓷价格大涨,7月10日伦敦宝龙上拍一对高达103厘米的清康熙青花龙纹带盖将军罐估10万-15万英镑,拍至21.84万英镑。同年7月21日,伦敦苏富比上拍高23.7厘米的明嘉靖青花葡萄牙文瓶,“大明嘉靖年制”款,估5万至7万英镑,拍至25.4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40万元)。类似的青花葡萄牙文瓶,还见有腹部绘缠花卉纹饰,底青花书“万福攸同”款者,价格多在10万英镑左右。同场上拍的明万历外销青花长颈瓶也拍到了22.0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08万元)的高价。行家指出,当年这两件外销瓷的高价成交,已经预示了外销瓷价格上涨的空间。

内地拍场常出现明末清初的外销青花瓷,瓶一类的立件价格近年涨幅明显。2009年12月6日广州嘉德上拍一件高38厘米的明崇祯青花三国人物故事长颈瓶,20.16万元成交,长颈瓶器形优美,有明末清初的典型纹饰,此类长颈瓶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多在20万元左右。到2012年,明末清初类似的长颈瓶成交价格超过了百万元。

外销粉彩瓷精粗价差大

清代外销粉彩瓷在欧美市场的存世量极为可观,视质量的精粗程度,价差极大。不少定制的纹章瓷,人物故事纹饰瓷等高级陈设瓷一直价格较高,而普通的日用瓷器价格低廉。

与欧美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外销瓷粉彩价格还有相当上涨空间。2009年云南典藏秋拍,一件清雍正锦地粉彩开光山水花鸟纹钮八方盖瓶,是外销瓷的常见器形,绘工精细,但成交价仅31.36万元。而2003年的纽约市场上,佳士得秋拍一对类似器形的花鸟、人物纹饰瓶,已拍至16.99万美元,单件的成交价也超过8万美元,是中国市场的一倍有余。相对而言,中国内地外销瓷收藏尚处在起步阶段,成交价较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