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洋口国画业 缘何难成大气候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3-07 14:02:39 | 文章来源: 如东新媒体

王瑞祥在给《水陆图》上色

说起“工笔国画”,洋口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位于该镇西南角的油坊口村,是如东有名的工笔国画绘制村,村民有着农闲时在家画画、做手工的传统,这不仅是他们的一种兴趣爱好,还是以往重要的收入来源。

可如今,村里做手工、画画的人越来越少,由于销路不稳、利润微薄,已经无法吸引年轻人从事这个行业,分布在村子里的小作坊,也处于随时可能消失的困境。

红极一时,多数村民以此为生

一双饱经沧桑的手,拿着一支遒劲有力的毛笔,在一张纸上跳跃着。一会儿工夫,一幅活灵活现的国画就呈现出大体轮廓。

作画的师傅名叫王瑞祥,是村里有名的工笔国画艺人,这天,他正在给《水陆图》勾勒边框,“勾勒边框是画画的第一步。”王瑞祥16岁开始跟着师傅学画画,初学勾勒时,拿着画笔的手一直抖,生怕勾到了线外面,足足练了一个多月才勾顺溜。不仅如此,其后的上色要求更高,一般的画有十多种颜色,稍微复杂点的至少有二十多种,“你看这幅《清明上河图》,人物脸型胖瘦都很讲究,色彩冲击力又强,学徒是画不起来的。”作为村里工笔国画的老师傅,王瑞祥所作的画主要销往苏州市场,以跑量为主,加工半成品,一年能有5万元左右的收入。

除了工笔国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聪明的油坊口人还在此基础上,开拓出了绘画工艺品市场。他们以原村工艺美术厂为基地,常年举办培训班,并请来苏州绘画工艺品专家授课传艺,使得全村擅长绘画工艺品制作的技术人员滚雪球般越滚越多。目前,全村大约有三四百人从事绘画工工作。记者注意到,在王瑞祥家打工的村民都是周围的邻居,他们农忙时下地,农闲时作画,画一把扇面能赚上三毛五分钱,一天下来能赚三四十元。

据统计,油坊口村全年可制作绘画工艺品60多万幅,产品不仅深受苏州乐园等国内知名旅游景点的欢迎,还畅销美国、香港等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远近闻名的绘画工艺品制作专业村。

各自为政,发展能力“弱不禁风”

“村里工艺小作坊居多,产品档次不高,大多处于自我开发、自我生产、自我经营状态,联合开发、协作配套生产的意识还不强。”村支书缪信荣说。他告诉记者,村里像王瑞祥这样有着30多年画龄的老师傅不多,一幅难度极高的《清明上河图》半成品国画需要绘制半个月,才卖300多元,而加工成成品后至少能卖到4000元。

缪信荣的话在王瑞祥那里得到证实。“半成品与成品的差价是可想而知的。”王瑞祥说,一幅上乘的工笔国画,经过加工制作成成品后,价值可由几十元升值为几百元乃至上千、上万元,但他有技术却没市场。“我今年51岁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出去跑市场。”王瑞祥说。

与王瑞祥不同,村里也有人积极拓展市场,收入颇丰,胡建华就是其一。前些年,胡建华和妹妹在苏州打工替人家做扇面,学成后,她们就一起回到村里开起了小作坊。记者看到,这些扇子上,有的绘着昭君出塞,有的绘着宝钗扑蝶,有的绘着西施浣纱,几乎每一个扇面都在讲述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说到销路,胡建华自豪地说,世博会期间是她家生意最火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很多企业想通过发送扇子的方式做广告,为此,不少企业老板开车亲自到她家订货,最大的一单要货10万幅宫扇。除了企业订扇外,平时,他们的扇子大多销往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每年销量也都很不错。虽然如此,胡建华也表露出自己的担忧:“我妹妹负责联系货源和销路,一个人在市场上运作,又苦又累。”

抱团发展,催生产业集聚效应

有良好的工艺传统,又有剩余劳力,为什么村里没有把它们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文化产业呢?

“需要更多有识之士投身其中,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说起如何做大做强村里的国画业,缪信荣坦言,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扶持,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各个作坊之间要加强抱团意识,创新发展理念,谋求错位发展,将眼光放长远,不能停留在求生存的层面上,应在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基础上做大做强。

缪信荣的担忧也是整个油坊口人的忧虑。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油坊口村的工笔国画业还面临着传承之痛。问及原因,王瑞祥说,以前他也带过几个,但是没有一个坚持下来,“要带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徒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而现在书画市场供大于求,赚不到钱,所以年轻人都另择他业了。”

在我县有很多这样的民间手工作坊,大部分都和油坊口村一样面临消失的境地。这些民间手工作坊能否迎来发展的春天,主要还要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支持。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