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高逸龙:亚洲是艺术市场的未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2-17 09:06:38 | 文章来源: 《陆家嘴》

在纽约和伦敦注册的亚洲顾客数量在2012年的上半年增加了31%。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2012年的中国艺术品春秋两季拍卖都陷入一个低谷——相比2011年总成交减少20%以上,但作为占据世界80%艺术品市场业务的两大艺术品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却相继不断扩张在中国的影响力。

仅在2012年,佳士得就把亚洲区的办公人员扩充到200人,招募了更多会说汉语的员工,把更多拍卖的内容翻译成中文以迎合中国藏家的口味。并旨在打造一个强大的收藏教育计划,这就包括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合作,开办“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相关的新课程,面向那些新富阶层。

“中国内地买家的崛起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高逸龙(Francois Curiel)对此判断说。

光看2012年的数据,或许并不是那么乐观,但反观前两年,那可能是让这些决策者们感到无比震惊的:来自根法国artprice网站最新统计显示,在2011年,世界上头20位艺术家作品交易总量统计中,有11位是中国艺术家的名字,其中,张大千的年交易额超过毕加索。另一方面的佐证来自法国销售委员会下面的拍卖协会全球统计数字,世界排名前20的艺术拍卖公司,前十位有6家是中国的拍卖公司,前20位有11家是中国的拍卖公司。

而佳士得本身的统计也显示:在佳士得拍卖总成交显示,来自大中华区的买家从2006年的8%上升到2011年的21%。在纽约和伦敦注册的亚洲顾客数量在2012年的上半年增加了31%。而从2010~2011年,世界艺术品拍卖交易统计中,亚洲地区增长50%,欧洲没有增长,而南美增长了4%。

《陆家嘴》:针对大中华地区的扩充人员具体情况如何?

高逸龙:2012年,佳士得在亚洲已有超过200名员工,而且有越来越多会说汉语的中国员工。2008年,佳士得亚洲销售额仅占全球销售额的2%~4%;2011年则上升至10%~16%。中国内地买家的崛起给艺术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将重点放在提升这部分买家参与佳士得在香港和全球其他拍卖场活动的体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专门雇用了会讲汉语的同事来经营我们的海外拍卖场,通过优化中文网站和增加中文目录,将更多的内容翻译成中文迎合中国藏家的口味。我们更是首间国际拍卖行于实时竞投的网站,提供中文的参考数据。我们特地增加了非拍卖周期间举行的拍卖会和洽购及巡展活动。此外,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强大的教育计划,在香港设置专门针对中国藏家的,涵盖艺术、珠宝、手表领域的普通话项目。

《陆家嘴》:艺术市场的预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高逸龙:这是世界艺术市场的格局产生新的变化的需要。传统来说,世界艺术市场的格局包括纽约、伦敦、巴黎和日内瓦,日内瓦主要是拍珠宝和手表的。最近我们主席说了一句话,说除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之外,生活中一切都必须有所改变。我们听了主席的话,现在艺术市场的新格局,新兴市场包括中东地区、北京以及香港。虽然中东市场的潜力很大,但是那里因为我们的友商并不多,但是最后拍卖成绩也不是非常理想。所以现在艺术品市场的新格局就是包括北京、香港,也就是亚洲地区了,而且香港渐渐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珠宝拍卖中心,知名度比日内瓦和纽约还要高。亚洲地区艺术品拍卖总额在2010~2011年的市场增长了50%,同期欧洲没有增长,南美洲只增长了4%。大中华区的买家,包括香港、台湾、中国大陆的买家,对佳士得来说,越来越重要。

《陆家嘴》:如果给中国艺术品市场崛起这个概念定义一个时间段和标志性的事件,应该是什么?

高逸龙:在过去五年中,香港和北京的拍卖市场迅猛越发展,其在世界拍卖市场中的地位也愈发显得举足轻重。此外,随着香港成为与伦敦和纽约并驾齐驱的艺术品拍卖中心,亚洲也变成了艺术与拍卖活动的聚集地。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越来越受到追捧,张晓刚和曾梵志名列世界在世艺术家的前十名。这种显著的增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和经销商。像纽约的拉里·高古轩,巴黎的帕洛汀、马凌、Nilssen和Chiglien,伦敦的白立方和西蒙-李乃至上海的林明珠都在香港开设了分支机构。此外,纽约的佩斯画廊和黎曼·茅平画廊已宣布将于2013年进驻香港艺术品市场。香港一派繁荣的艺术景象还得到了诸多文化活动和艺术博览会的大力支持。如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如今已经与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和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位于统一的管理模式之下,香港许多重要的博物馆的开放也是这样。总之,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亚洲。

《陆家嘴》: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惊人增长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高逸龙:中国或许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跃的艺术品市场,不仅表现在中国艺术家具有创造力的作品上,还表现在日益壮大的中国买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不断加强。惊人增长有五大原因。首先是中国富裕人数大增;艺术品收藏作为财富和品味的象征,中国的富人看到欧美富人都有艺术收藏,并开始涉足;博物馆的蓬勃发展,譬如中华艺术宫或许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今年中国有360个博物馆开幕,接近每一天都有一个博物馆开幕;其次是文化遗产,很多中国人都希望把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买回来;再有就是投资上的潜力,尤伦斯夫妇1992年以65万美元买的画,到了2009年卖了3.4亿元人民币,曾梵志作品2004年第一次在拍卖市场出现的时候,只有12000美元,但在2008年他的面具系列作品拍到了960万美元。

《陆家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特点,是拍卖市场远高于一级交易市场,几乎达到3倍差距(数据援引文化部:2011年,其中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交易额为975亿元,画廊、艺术经纪和艺术品博览会的交易额为351亿元),这是否正常现象,国外艺术品市场是否有类似现象?

高逸龙:拍卖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促使艺术品的交易价格市场化和透明化。但并不是所有的拍卖品都能出售,也不是想卖多少钱就能卖多少钱。如果某件拍品质量很差或被非合理性估值,那么可能不大有人愿意买它。拍品引起不了藏家的兴趣,最后只能被束之高阁。所以我认为,只要拍卖过程保持公开透明,拍卖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另一方面,现代人比以前更加意识到了艺术的重要性。二三十年以前,参加拍卖的人主要是一小拨专业人士和少数的私人收藏家。而如今,经销商和个人来自世界各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新藏家涉足拍卖市场,而拍品的价格也随着需求而提升,这是市场上一个自然的调整。

《陆家嘴》: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这种全球第一的趋势(交易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还能延续多久?在这个艺术生态中,还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因素?对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判断是什么?

高逸龙: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一直都是稳步上升的。在这一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亚洲藏家的品味日趋成熟,越来越看重拍品的质量。事实上,藏家只会响应那些珍贵的、定价合理且出处明确的艺术品,而对于低劣的艺术品则不予理会。全世界对于艺术品的兴趣和鉴赏力不断上升是收藏领域日臻成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此外,中国藏家日渐关注国际艺术品市场,并且开始购买全球杰出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优质藏品,包括家具、大师级作品、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战后及当代艺术品。在纽约和伦敦注册的亚洲顾客数量在2012年的上半年增加了31%。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及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藏家是亚洲收藏市场高价拍品的主要购买者。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地拍卖公司加入到竞争行列,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也日益繁荣。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客观冷静地看待目前的现状。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显著,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专业的管理模式和规模。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欧美的艺术品市场仍然更加的成熟。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