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发布《2011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下文简称《统计年报》)。
中拍协出品报告披露信息的动机值得肯定,面对这份姗姗来迟的行业报告,对于关心国内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人士而言,还是有一读的必要。因为,国人特定的审美趣味以及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规律约束之下,年际间艺术市场的格局差异不会很大,通过2011年的报告至少可以“温故”,至于能否“知新”还得看各人的造诣。
2011年,全国共举办779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成交率55.16%,成交额553.53亿元。从拍品结构上分析,中国书画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成交量、成交金额、市场份额方面均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成交总额为366.72亿元,占据了66.25%的市场份额。
而在中国书画这一大类中,古代书画最“值钱”,单件作品的均价高达42.34万元。近现代书画次之,单件均价为25.81万元,当代书画却较为廉价,单件均价仅为5.59万元。这一价格水准,在所有其它门类艺术品的单件均价中,仅高于古籍善本的3.19万元和邮品藏币的2.47万元。
50万以下的艺术品形成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主体,差不多占据了总上拍量的95%。而抢尽眼球的高价(千万以上)拍品从数量上看实际只占整体上拍量的0.16%,却完成了25%的成交额。这说明中国艺术品市场仍然是由高价拍品拉动,但是收藏群体的实际交易却更多产生于50万以下的低价艺术品。
一向为公众、媒体所关注的高价拍品,即成交价1000万元以上的作品。2011年,共有581件高价拍品诞生,其中中国书画为414件,瓷玉杂项为114件,油画及当代艺术为41件,其它门类总计12件。从结算进度上看,截至2012年4月,仅有不到一半的千万拍品完成结算:261件作品完成结算,320件未结算或者未完全结算。当年的“标王”,3.7亿元(不包括佣金)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在未结算的榜单中,很不幸的位居榜首;分别以1.69亿和以8000万成交价拍出的齐白石《山水册》和《花鸟四屏》亦未结算。
拍品未结算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机构或个人做局炒作高价拍品,再以拍品用作融资抵押或其他用途;高价位产生创造艺术家或该门类拍品的历史纪录,追求新闻效应,成为今后拍卖的价格坐标;收藏家因资金供给不足,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交割,只能忍痛割爱。
无论是何原因,逾半的未结算率无疑是惊人的,而其中大多数未交割艺术品是艺术家的破纪录作品。由于缺乏可靠的艺术家成交价格参考资料,对于希望在拍卖市场上买回传家宝的“朴实”收藏家来说,如何以合理的价格购买高价艺术品无疑是一个挑战。
另外,高价拍品中,来自海外的仅有142件,成交均价却从2010年的44.17万下降到38.39万,绝大部分成交额在3000万以内。相比国内征集到的徐悲鸿《九洲无事乐耕耘》、王蒙《稚川移居图》、乾隆“太上皇帝”圆玺,精品级的“海归”作品在质量上依然较为逊色,或许也反映出“海外征集”的难度正在加大。从2012年秋拍的情况看,“海外回流”第一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保利尤伦斯珍藏专场中,元代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或许为仅存的硕果。可以预见2013年春拍,各大拍卖公司的征集重点依然放在国内,而近年来兴起的各种新门类,将成为大家争相挖掘的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