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名人书札一封家书抵万金 朱自清诗札拍出161万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0-01 10:36:37 | 文章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收藏:出无作相,驻也随缘

赵利平:几位收藏书札有什么心得?应该怎么收藏书札?

王贵忱:收藏要靠运气,靠缘分。我的收藏就八个字:“出无作相,驻也随缘”。这是很好的收藏心态,做什么事情都一样,随缘就好。收藏就是要多听、多看、好学,记性当然也很重要,眼睛不能穷,看的东西一定要多。

基础层次高的人,眼界也更开阔,要找好书札还必须要有好眼光。好像你读张佩纶的书札,你必须了解那段历史,读他的书札才会有意思。所以这类收藏难度大,是一个小中见大的学问。

因为我收藏书札主要是为了做学问,所以我的收藏比较系统。好像张之洞,我收藏他的信札、诗集、文集、词章、书法,还有他各个时期的著作,前后都有55年了。对一个收藏家来讲,注意藏品的集中性、系列性,是做一个专题研究必不可少的,如果藏品实物单薄,就难以说明问题。今年我把毕生收藏的张之洞、龚自珍的几百份珍贵文献,都捐给了广州图书馆,我年纪大了,让他们继续去研究吧。

张铁林:书札这一领域,我发现得比较早,下手比较早,所以价钱比较低。我当时就收到了很好的东西,而且传承有序。比如说我首先收了一批钱境塘收藏到的清代书札。钱境塘是民国的收藏大家、实业家,他有大量的收藏,后来辗转都捐给了上海的博物馆。在他的那个年代,很多清代名人的书札都可以收到很多,他每人只收一通,比如李鸿章的书信,他只选最精的一张留下,所以他的东西水平很高。

紧跟着我又收到了一批吴省庵收藏的书札,后来又收到了丁辅之的一批藏品,他们也都是民国时期的著名藏家。这三位先贤的东西,都是成批地转到我的手上。丁辅之先生的收藏传承有序,有一批书札现在在故宫博物院里,我想流转在民间的另外一批书札,应该都在我的手上,这也是阴错阳差的事情。更可贵的是,他除了收藏书札之外,对每一封信的收藏还都做了笔记,这些笔记后来也到了我手上。

但有一点我必须强调的是,我并不是一个研究学者,我的收藏完全是基于天性自然的兴趣,除了我自己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我的研究成果几乎是零。我必须这样实事求是地说。我对手上这批书札的研究所倾注的时间很有限,我想留待以后会慢慢研究的。

陈俊明:收藏要找什么样的书札?首先,写信的人很重要,现在市场上最受追捧的书札,主要是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手稿以及五四运动时期的学者名人,他们都是历史上很关键的人物,所以他们的书札都很值得收藏。

跟书画收藏一样的,书札的内容还讲究稀缺性,比如吴晗、闻一多的书札就很少见。有些普通问候的书札我也没多大兴趣。而好像我之前买的一通信,是陈果夫写呈给蒋介石,说抗战时期在重庆有人专门屯棉屯粮不卖,请蒋介石批示怎样处理,并附有蒋的批复,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当时卖得也不贵,就5万元。

张铁林:话说回来,与其收藏手札,不如学会写字。我觉得在完全没有积累的情况下,收藏手札就是单纯为了钱去收藏,但社会上并没有那么多的书札等着你去收。所以我说与其收藏手札,不如学学写字。当你对字、书法有了了解和兴致之后,你对书札这个品类就会有兴致。它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千万不要把它当作一个敛财的手段。书札不会给你带来功利,如果是为了赚钱,那就等着被骗吧。

 

   上一页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