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艺术博览会:在艺术与商业中寻找文化张力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6-05 13:42:20 | 文章来源: 新浪收藏

艺术博览会:在艺术与商业中寻找文化张力

——以香港艺术博览会为例的一些思考

文/西沐

2010年以来,世界艺术品市场,除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不断创高价纪录以外,就要算几大博览会令人兴奋的交易状况,这不仅从中国内地的两大艺术品博览会——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和艺术北京那里得到了销售良好的好消息,东京艺术博览会与香港艺术博览会也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尤其是被称为“艺博会之母”——科隆艺术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与不俗的业绩,都表明全球的艺术品市场终于从2008年的危机中有所恢复。同时,也使我们对几大顶级艺术博览充满了期待。

香港一直被视为西方与亚洲之间的一座桥梁,也自然被看作是在这一地区举办大型艺术展会的首选。自2008年首次举办以来,香港艺术博览会、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等重量级的持续举办,更加增强了这一趋势。

在国运的牵引与巨大消费能力的推动下,大中华圈的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在以亚洲艺术品市场整合能力增强为契机,逐步形成以香港为前沿、以北京为中心的世界艺术品市场新的增长极。

艺术博览会是艺术品市场中最重要的平台,而亚洲艺术博览会的高端市场由于近年来上海当代(SH Contemporary)与香港的两个国际艺术博览会的相继举办,进入了竞争白热化状态。今年香港艺术博览会层次与深度增加了,显示了香港的吸引力,作品水平比较整齐,人气比较足等等,这都是博览会质量的一个标示。

香港的吸引力还表现在竞争力上,一是香港艺博会因其艺术品进出口免税的有利条件、自由开放的氛围、国际自由港的贸易环境、举办各种大型博览会的经验和硬件设备以及优秀的服务业传统,有着内地艺博会无法比拟的优势。二是服务比较好,突出表现在对画廊的服务比较专业;三是运作比较国际化,这对吸引国外的大画廊至关重要。四是组织有效。五是竞争刚刚开始,当下中国的博览会很多,但都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路。中国博览会的竞争在短期内还不会有胜负,但这个马拉松式的长跑,肯定有落伍的。香港艺博会将来能不能成为足以与巴塞尔抗衡的国际性博览会品牌,不仅仅只是时间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整合能力问题,尤其是对内地资源的整合。

艺博会这个来自西方的展览与交易机制,在内地普遍遭遇水土不服。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内地以拍卖为代表的二级市场非常强势,强烈冲击着画廊、博览会构成的一级市场。一级市场的突围、发育问题,也许正是艺博会要在中国办好的核心问题。

2008年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亮相,马上引起了全球注目,随后苏富比把拍卖重心转移到香港,顶级画廊高古轩也在香港设立了办公室,大家把眼光聚在了这个自由港上。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艺术市场进入调整期,优秀画廊弃内地博览会,集中力量转战香港;欧美等画廊也面对几近饱和的当地市场,也瞄准亚洲,纷纷聚焦香港,吸纳网络亚洲收藏家群体;亚洲中心城市香港作为全球第三大艺术市场的地位凸显。今年进入第三届,有约300家画廊报名参展,经大会的挑选后,只有155家入选参展,从而保证展品的素质及风格的多样化。香港艺术博览会作为一个平台,使画廊、艺术家及收藏家有更多机会交流。不少业界人士认为,香港艺术博览会很快就能成为“不得不参加的”全球艺术界的盛事。

随着亚洲艺术品市场的不断火热,已举办三年的香港艺术博览会其影响力和地位不断得到提高。香港作为亚洲重要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几乎所有内地富裕的藏家。问题是我们如何抓住世界艺术品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所展现出的利益格局及地缘优势的消长与变化,抓住全球金融危机使亚洲力量的崛起而带给亚洲艺术品市场整合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一契机,更好地谋划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与应有的地位,更快、更好地适时打造与推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世界中心概念与地位。这是香港艺术博览会所应努力思考的问题,因为,所有这些努力将为推动香港文化中心建设的进程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博览会的“博”是指能够展现该领域的生态状况;“览”指能够展现该领域的发展态势,并将这种生态状况与发展态势突破领域限制,向大众传播,从而增强社会的参与程度。随着博览会会展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状况:首先,多、乱、散的状况令人担忧,特别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其次,低端化、大卖场展卖化的倾向明显;再次,研究、传播、展示及市场化的连动运作机制弱化;第四,系统策划与组织水平不高,运作能力亟待加强,投入的方式与渠道应多元化;第五,主旨泛化与品味不高的现象比较突出;最后,政府的监管及支撑体系不健全。

纵观今年香港艺博会,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1)画廊是基础:三分天下,大腕云集。这一届博览会拓展地盘,面积更大、展位更多,共吸引超过155家画廊进场,其中来自欧美、日韩、中国(包括港台)的画廊大致三分天下。(2)作品是核心:整体良好,缺乏亮点。参展画廊整体质量的上升、大牌画廊的参加为本届艺博会带来不少熟悉的经典作品。这次参展画廊大多走稳健路线,不乏佳作但又不能令人眼前一亮,体现不出亚太地区这个最重要博览会的实力。但我们应意识到,画廊最终要靠抢眼的作品支撑品牌,而博览会也需要以这种高关注度来从中积聚影响力。(3)藏家是根本:人气高涨,财气欠缺。本届艺博会的人气大升,大量藏家聚首香港,但实际销售情况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风光,选择作品的态度趋向慎重和理性。重要的是经典依然受到热捧,但经济衰退给收藏家的信心和购买倾向带来一定影响。藏家不再热衷于收藏艺术品市场中的天价作品,而是选择一些自己真正了解和喜爱的艺术品,以及有市场潜力的年轻艺术家,买卖双方也在寻求更合理的价格。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本地藏家似乎对天价名人以外的艺术家并不熟悉,说明本地藏家群体对当代艺术的了解还有待深入。(4)运作是关键:质量是前提,整合资源是重心。参加这次博览会,希望达到推出画廊品牌、开拓客户群体的目的,销售成绩则被看作是硬道理。公众参与度是香港艺术博览会的一大特色,艺术、市场、城市的生态系统在香港发展的程度相对比其他国内城市更加成熟。(5)品牌培育与推广是生命。品牌无疑是全球性艺术博览会的生命线,对博览会的取向与标准的坚持与专注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不可回避的是,在优秀画廊资源及优秀艺术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全球不断增加的博览会数量,一定会不断削弱博览会的个性,从而强化同质化的风险。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品牌的培育,其核心还是其个性的培育。而品牌的推广则是其建立的重要途径,虽然2010香港艺术博览会做了大量的宣传与推广,但在国内的传播非常有限,在圈内有一些认知,但远未进入大众层面,如何进一步认准自己的定位,提升社会认知度,可能是2010香港艺术博览会的一个重要而又长远的任务。(6)新奇与引导的有效性需要张力。香港艺术博览会艺术无限板块是对艺术世界一些现象的明确反映。艺术家们对作品的思考逐渐超越了传统画廊、藏家居所的狭小空间,并呈现出对大型作品日渐浓厚的兴趣。以前通常被认为是只有博物馆能展示的作品,其实很多都是由私人藏家提供的。

在艺术品市场中,当面对勃然而起的创造与生产能力时,我们同时也在面对中华文化圈巨大的消费能力。然而,我们却无法准确地给越来越自信的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定位。香港艺术博览会让我们有了更多这样的感慨。

其一,文化自信的全球化困境。我国相对独立而又繁荣的艺术品市场缘何没有形成定价自主权。在中国艺术品如此火热的情势下,中国概念已然在全球兴起。在对艺术作品定价权的争夺中,中国艺术品市场作为备受世界艺术品市场关注的对象,在文化制高点的竞争中,不应让“中国概念”成为提升艺术质量和维护文化安全的阻力。

其二,直面全球化是一种自信。全球化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对于区域文化来说,出新与接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关键是我们使用一个怎样的视角去关注这个问题,经历了三届的香港艺术博览会我们还是在等待一个更加明晰的文化互动与定位。香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国际化的桥头堡,关于文化身份的认知应该有更多的体现,因为博览会,除了艺术标准以外,商业化的运作是主要的,面对画廊的需求,也许成交才是硬道理。仅仅把全世界的艺术品整合在一起展示,为的是好看与热闹,而不去从文化的角度上去思考与行动,影响与效果肯定是会大打折扣的。建立在文化自信上的艺术收藏市场,既要收藏全世界的优秀艺术品,又要把本民族、本区域文化特质的艺术品销售到全世界。区域国际化与国际区域化是不可回避的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中国文化的觉醒与大中华圈强大的艺术购买力的崛起,香港艺术博览会如果看不到这个大势,那就很难达到人们所期望的高度,因为这时他运作的背景,也是国际化的基点,这在今天显得比什么都重要。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