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艺术批评家的道德自律是否可能?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5-29 10:44:27 | 文章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其实,艺术市场跟别的市场没什么两样,艺术家作为生产者是完全独立的、个人化的,生产的产品也是个人化的。当产品生产出来后,他自己会先请值得信任的“家人好友”评估一番。这时,批评家作为“质检”角色登场,他们的评估会以权威者的角度对其产品进行分类和定位,成为产品上市前和上市后最重要的价值判断者。然后作品在策展人的推动下,进入一级市场——画廊,或二级市场——拍卖行,和所谓1.5级市场(董梦阳语)——艺术博览会的流通,于是艺术经纪人、媒体、藏家轮番进入其中,让艺术品在流通和保存过程中为大众所认识,最后在时间和精英共识的基础上,识别出对艺术史有贡献的作品,成为象征一个时代和民族艺术成就的贡献,进入美术馆、博物馆,供公众乃至后人瞻仰。

即如是,那么批评家作为艺术作品的“学术权威”,他如何判断一件作品的价值?作品经判断后会在市场上引起怎样的变化?

笔者曾与一位批评家探讨,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是成长中的事物,而非传统艺术的延续,它的标准正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判断作品价值有难度,因为无规律可循,所以通常以行业精英的标准为评价标准。与此同时,它的成长有待观察,当市场鱼龙混杂时,加上市场炒作的强势,显赫一时的作品未必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当时被低估的作品有可能会重新确认其价值。

批评家作为整个进程的参与者、亲历者,若一味向资本、意识形态看齐,拥抱市场的一元化,会将那些对文化、生活方式没有贡献的作品所收买,成为一个没有建设性的角色。而在国内,批评家既要保持独立人格与批评意识,却无法通过批评本身养活自己,就此失去人格的体面和尊严又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批评与学术之间的矛盾就此产生。

如此这般,批评家的道德自律是否可能?

让我们先放眼看整个艺术产业链的构成,会发现有些艺术家靠色情、暴力、暴露隐私、述说无聊、彼此山寨吸引眼球的举措,已悄然成风;而有的画廊、拍卖行因急功近利而短视的行为,却被追捧为先锋、魄力与号召力……产业链上的许多人,如同放纵的野马,追求成功不择手段,共同构建了当下艺术圈的紧张和“暴力”张力。但一个人若凡事为利、为暂时成功而为,若人人凡事为利、为暂时成功而为,岂不是我们时代共同的悲哀么?

回到批评家本身,我们发现当下中国难有社会身份“纯粹”的批评家。批评家群体,是由策展人+批评家,或画廊老板+批评家,或大学教授+批评家,或媒体工作者+批评家,或艺术家+批评家等身份来参与批评,以多元混杂身份参与其中的现象不一而足。

正因为批评家的多元角色,让他们有可能置身于这个利益链以外。当他们不需通过批评作为谋生手段时,批评家有更多对作品评价保持公正与说真话的自由。如果批评家以个人身份,在深厚学养和研究的背景支持下,以真话为出发点,而非以利益为出发点,最有可能以为整个产业链贡献一个不同维度的“真话集合”,最终经时间的淘洗而达成作品价值共识,以正向力量推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在艺术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各样紊乱本难以避免,与其抱怨市场缺乏成熟机制,又片面要求批评家做到绝对公平,确实太理想主义了。但若能常常脚踏实地从自己做起,小小地、局部地独善其身,在一个信任危机的年代,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敏锐的艺术直觉,保持相对独立的批评意识,未必是难以实现的幻想吧。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