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意大利古典小提琴珍品登陆中国大陆拍卖专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5-10 16:34:25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古典小提琴的艺术价值

众所周知,有着‘乐器王后’美称的小提琴,作为弦乐器的核心乐器,以其宽广的音域、丰富的表现力一直以来活跃在独奏、协奏、交响等音乐载体中,并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和众多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而承载着这一切的小提琴乐器本身,也在岁月的淘砺中,结出了璀璨的艺术果实。

提及古典小提琴(Classic/Rare/Old Violin)的制作传统,必须要从意大利北部的克雷莫纳城(Cremona)说起,作为世界公认的小提琴发源地,克雷莫纳从16世纪中叶开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涌现了一批堪称神工巧匠的提琴制作大师及制琴师家族,从被誉为‘小提琴三杰’的‘现代小提琴之父’的尼古拉•阿玛蒂(Nicola AMATI, 1596-1684)、‘提琴之神、最伟大的小提琴制作大师’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 1644-1737)、以及‘小提琴鬼才’巴托洛缪•玖泽佩•瓜奈里(Bartolomeo GiuseppeGUARNERI‘del Gesu’ ,1698-1744,到瓜达尼尼家族(TheGuadagnini’s),加里亚诺家族(The Gagliano’s)等。他们的活跃,使得小提琴制作作为一门技术和艺术从克雷莫纳迅速传播到意大利全境,并对奥地利、德国、法国等诸多欧洲国家的音乐艺术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从而一举奠定了小提琴作为弦乐中心乐器的地位。

正如史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所说:“克雷莫纳的小提琴开启了欧洲音乐的一个时代”,而使古典小提琴成为一个收藏品类而举世闻名的,也恰恰就是这位帕格尼尼。

古典小提琴的收藏历史

在帕格尼尼之前,意大利的贵族们如翡冷翠的美迪契家族(The Medici’s of Florence)、米兰的大公,以及后来的法国皇室、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s)就以收藏名家制作的古典小提琴和资助制琴师为乐。帕格尼尼作为当时最为知名的提琴演奏家,依靠自身的财力和赞助,共收藏了二十余把名家制作小提琴,其中就有斯特拉迪瓦里制的七把、瓜奈里制的四把,以及阿玛蒂制的数把。这些藏琴经大师的演奏使用,在其去世以后亦获得了极高的评定价值。经此发展,收藏、赞助、演奏这一系统在19~20世纪借助着罗斯柴尔德家族(The Rothchild’s)等银行家在欧洲的崛起,成为了欧洲上流社会炫耀财富和彰显艺术品位的惯常做法,并为后世演奏家和美国富豪阶层所效仿。当世著名的小提琴收藏家包括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美国富豪埃米尔•赫玛 (Emil Hermann)、小提琴鉴定权威兰伯特•胡力兹(Rembert Wurlitzer) 及当代制琴第一人雅克•弗朗赛 (Jacques Francais)等。收藏家和基金会所拥有的小提琴也经常赞助借出给优秀的演奏家,包括我国著名的演奏家陈曦、吕思清等都受到过他们的名琴赞助。

近二十年来由于日本、香港、台湾、韩国、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古典小提琴收藏的风潮也逐渐向亚洲转移,其中较有名望的当推以日本斯特拉迪瓦里基金会、台湾古典小提琴博物馆等基金会和专业收藏机构为首。经过多年的发展、资本的进入和社会关注度的提升,古典小提琴的收藏不再是专属于某些音乐爱好者和收藏家的行为,更成为了经济实力增强后,力求昭示文化实力的新兴发达国家的文化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收藏家早年便醉心于小提琴收藏,自民国时期以来,以司徒梦岩、谭抒真等小提琴家、提琴制作师为首的古典提琴发烧友即收藏了为数颇丰的古典小提琴。而著名的中药房,“同仁堂”的东主乐家达仁父子,也由于在海外生活的眼光见识与对古典音乐的喜爱,收藏了很多西洋乐器和小提琴,并在天津乐家公馆及上海绍兴路私宅里特辟一室,专门陈放提琴。后来这些国人收藏家手中的名琴大多失散,有些甚至遭到了破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