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香港成为亚洲拍卖中心 聚焦中国内地买家(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4-06 10:28:33 | 文章来源: 华尔街日报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估价:6,000万至8,000万港元。

中国的买家是不是又要敞开钱包了?

随着香港拍卖季拉开帷幕,艺术领域的观察人士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拍卖季将从苏富比(Sotheby's)本周末的拍卖活动开始,佳士得(Christie's)也将在春季晚些时候举行拍卖会。

在五天的时间里,苏富比将拍卖数百件绘画、古玩、珠宝和整箱的葡萄酒,总价值估计超过2.47亿美元。从当代艺术家赵无极的作品,到罗曼尼·康帝(Romanee-Conti)酒庄的葡萄酒,许多拍品都旨在吸引中国买家,近些年,中国买家推动了他们中意的拍品价格飙升。

不过在上一个拍卖季,这些竞拍者举牌竞拍的积极性有所减弱。所以即将到来的拍卖会的拍卖情况将是该领域状况的重要风向标。苏富比拍卖行亚洲区总裁程寿康(Kevin Ching)说,他相信,顶级拍品的需求会很强劲。

程寿康说,人们都说市场过热,认为泡沫会破裂。即使有泡沫,也不会破裂的。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和其他乐观人士提到了上周在纽约的拍卖会上亚洲艺术品的强劲销量。佳士得七场拍卖共获得6,900万美元,而苏富比则斩获6,190万美元,大大超过其拍卖前估计的4,140万美元。拍卖的亮点之一是一个乾隆时期的花瓶,以190万美元拍出,是预估价格15万美元的10倍以上。

在香港拥有一家画廊的Andy Hei参加了纽约的拍卖会,他说,整整这一周,人们购买的热情不减。当人们提起中国的市场,他们都梦想着把东西卖给中国内地买家,每一次都创下拍卖价格纪录。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但我并不认为购买的趋势已经放缓。

近几年的金融危机打击了美国和欧洲收藏家,同时中国买家却大买特买。欧洲艺术基金会(European Fine Art Foundation)最近的研究显示,大中华区去年在艺术品和古董市场创造的收入占全球总额的近三分之一,首次超过了美国。

香港已经成为亚洲的拍卖中心,这个城市对于全球的拍卖商越来越重要。香港的拍卖贡献了苏富比2011年总收入的20%,而在2004年,这一比例为5%。苏富比在去年春季为期五天的拍卖中售出价值4.47亿美元的藏品,创下纪录。在同一个拍卖季,佳士得售出的藏品价值为4.69亿美元。

但是,接下来的拍卖季的成交量却有所缓和。去年10月,苏富比拍卖出总值4.124亿美元的藏品,佳士得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成交额为3.67亿美元。两家公司都有未售出的拍品,例如,在苏富比的当代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27%的拍品未拍出,六个月之前其未售出的拍品比例是12%。

专家说,中国买家正变得越来越挑剔。

伦敦研究公司ArtTactic的董事总经理彼得森(Anders Petterson)说,中国买家现在开始有选择,这是好事。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