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艺术授权使艺术变得触手可及 中国市场蹒跚前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2-06 12:58:09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报》

根据全球艺术市场权威网站Artprice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2010连续两年全球艺术作品拍卖交易额排名中,齐白石作品列入前三甲,另外两名则是毕加索作品和安迪·沃霍尔作品。但是,在全球艺术授权市场上,以齐白石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家远远落后于欧美艺术家。毕加索的后人早将毕加索的作品版权授权给各类商品,床品、灯饰、餐具、服装、皮鞋、丝巾、手机、电脑等,上世纪90年代他的名字甚至被授权给汽车厂家生产以“毕加索“为名的汽车。安迪·沃霍尔可谓全球艺术授权的龙头,艺术授权额一年可以达到3亿美元。书店里的沃霍尔年历、玩具店里的沃霍尔公仔、家居店里的沃霍尔抱枕,时装店里的沃霍尔T恤衫比比皆是。他仿佛是全球化和商业化时代的一个游魂,无处不在。与艺术联姻,甚至成就了奢侈品品牌的升华之路。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与LV合作创作的经典“樱花系列”手袋,为LV带来了上亿美元的收入;提起绝对伏特加,人们就会先想到安迪·沃霍尔和他五颜六色的瓶装;思泰拉·麦卡特尼找到著名水彩画家盖瑞·休谟设计了一批限量版T恤衫;Jimmy Choo的创作总监塔玛拉·梅隆与艺术家理查德·菲利普斯合作创作了Jimmy Choo08春夏系列两款限量发售的美艺手袋。

艺术授权正在西方国家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在中国刚刚拉开序幕。国际授权业协会主席查尔斯·利奥多分析指出:“在中国,授权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比较混乱。首先,授权这个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个产业。其次,中国的零售业市场比较分散,这给授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外,中国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也比较多,给授权市场发展带来阻碍。”据悉,目前全球品牌授权市场年销售额约2000亿美元,其中美国达1100亿美元。从人均看,目前我国年人均品牌授权商品销售额只有0.7美元,而日本、美国年人均分别为91美元和365美元。此外,我国品牌授权市场不仅规模小,授权商品结构也不尽合理,93%的授权商品为境外品牌,而中国本土品牌的授权商品仅为7%。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中国艺术授权的现状不尽人意,但是前景良好。韩国承办奥运曾带动韩国品牌整体复苏,更崛起了韩国的品牌授权行业。相信北京奥运会正将中国带入授权经济时代,预计在未来5年内,中国授权产业将出现强劲增长,迈入腾飞阶段。预计人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人均授权产品销售额即可上升1.4%。

艺奇文创集团的董事长郭羿承对中国艺术授权市场的未来怀有美好畅想。他说:“美国有迪斯尼专机;日本也有印有Hello Kitty图案的飞机;或许不久就会有“齐白石专机”升空。试想一下,从拿到登机牌的那一刻起便开始翱翔在空中美术馆的艺术氛围中,登机牌背面是刘国松大气的宇宙系列现代水墨,走在登机口路上发现曾经令你眼花缭乱的广告牌变成了一幅幅的艺术作品,到了登机口看到了一架印有齐白石梅花作品的747,登机后看到内舱挂着欧豪年的飞鹰作品,飞机的纸杯也印有白石老人的梅花,准备降落前填写免费入会回馈表就会得到同登机牌相同画作的精致马克杯,几天之后又会通过Email收到用刘国松作品制作的Flash动态艺术电子感谢卡。”

但是,毕竟艺术授权在中国还是个较新的产业,面临诸多挑战。郭羿承将艺术授权在中国面临的困难归纳为三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中介组织的不完整和产业分工的不细致,其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首要问题。他认为:“如果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要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永远只会是个口号。因为创造之后的价值没有被保护和认同,就不会有企业愿意花成本去创造,自然也不会有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如果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由于著作权保护不足而被随意使用,那艺术家创作的动力自然降低,甚至直接模仿抄袭其它艺术家的风格的情况也会出现,自然就不会有好作品出现,而好的创作又是艺术授权的前提。”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