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网事”就此事采访获悉,所谓“汉代玉凳”的真假依旧是谜,但拍卖方承认该玉器并未最终成交。
疑点1
“汉代玉凳”是否为赝品?
“中嘉拍卖”高级顾问朱明讲述了拍品鉴定过程:该拍品在河北征集到后,请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南泉老先生进行实物上手目鉴,认定此拍品为“汉代”。
周南泉的鉴定证书显示:“名称:玉梳妆台与椅”“年代:汉”“质地:玉质”“专家鉴评:质晶莹温润,有古雅的沁色和包浆……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然而,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张宁认为:“汉代时人们是席地而坐,这种凳子要到宋朝才有。”还有专家表示,从图片上看,它属于“高坐器具”,不符合汉代的礼制和贵族文化特点,也不符合当时的服饰要求,可能是仿清代家具。
对此,“中嘉拍卖”副总经理黄建军解释,这件拍品的主件是梳妆台,坐凳仅为附件,梳妆台是陈设器而非实用器。“用‘汉代人席地而坐’来判定当时绝没有凳子,下此结论为时过早。”
疑点2
为何天价拍得却未付款?
据朱明介绍,送拍的委托人根据拍品玉料的重量与珍贵性、周南泉先生的鉴定证书和“中嘉拍卖”的建议,将起拍价定为1.8亿元。“这件拍品,即便不是汉代的,而是现代的,它的价值也可能比起拍价要高。”
针对网民关于“通过拍卖‘洗钱’‘骗贷’”等质疑,黄建军回答,“汉代玉凳”最终实际并未成交。“拍卖现场,该拍品虽已落槌,但买受人并未当场付款,之后我们曾多次催促其付款,但直到现在也没实际交割。买受人当时所缴纳的3万元保证金依然在拍卖公司,已作违约金处理,而拍品依然在委托人处。”
这件拍品的买受人张先生承认,他曾替“老板”在《古玉雅集》专场拍卖会上以2.2亿元拍得“汉代坐凳”。之所以“赖账”,他这样解释:“我们老板的钱没到位,最后没付款。”
据新华社电
疑点3
拍卖方有无“知假拍假”?
针对网民“‘中嘉拍卖’假拍‘汉代玉凳’已不是首次”的指控,朱明说:“我公司拍卖的‘汉代玉凳’,有专家鉴定,也已通过文物主管部门的拍前审核并获得拍卖许可,没有任何违法违规行为。”但同时,朱明并未否认有关“‘中嘉拍卖’售假有‘前科’”的问题。
朝阳法院官网显示,2008年,刘某在该拍卖公司购买8件古董商品,共支付货款近26万元。后刘某经鉴定发现,这8件瓷器均为现代仿品。2010年底,法院判决“中嘉拍卖”向刘某退还全额货款等。
记者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了解到,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不是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员,也不具有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评定的企业资质等级。
截至记者发稿时,北京市文物局尚没有对“2.2亿元‘汉代玉凳’涉嫌假拍”事件做出最终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