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债务危机一浪高过一浪的当下,热衷于收藏的人们不仅要问:来自掌握着世界经济命脉的国家的债务危机对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影响是什么?它会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影响吗?如果有的话,会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我们是不是要采取一些策略与措施进行规避?可以说,这都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者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为此,我们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进行一个分析性的对话,以期解决以上大家关心的问题。
记者:就是说,世界经济走势及债务危机可能会波及全球艺术品市场,但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拍卖市场影响不会很大。
西沐:是的。英国巴克莱银行关于英国不同资产类别市场表现的研究报告表明,从“二战”到2004年间,包括艺术品在内的有形资产市场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实际增长,而股票则极端取决于通货膨胀。具体结论是:艺术品市场在高成长与高通胀期间增长率为92%,股票为4.4%,房地产为8.1%;艺术品市场在高成长与低通胀期间为75%,股票为4%,房地产为11.0%;艺术品市场在低成长与高通胀期间为0.3%,股票为4.1%,房地产为-4.2%;艺术品市场在低成长与低通胀期间为0.9%,股票为11.1%,房地产为47%。
由此可见,作为资产的艺术品市场是在经济高成长和高通胀的时候表现最佳;在经济高成长、低通胀期间次之;在经济低成长和高通胀期间最差。如果这个结论具有普遍的参考性,那么我们由此就可推断:美国近期发生的危机会对刚要恢复元气的美国艺术品市场产生影响,而中国却不同。2011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但通胀率也较高。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水平同比上涨5.4%。预计今年甚至明年中国宏观经济高增长、高通胀的经济环境估计不会出现大的变化。由此判断,这次债务危机对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有限,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信心从整体上不会有大的波动。
记者:这是不是意味着欧美债务危机会给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西沐:从理论上讲,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机遇期。因为随着金融海啸演变成欧美债务危机,且愈演愈烈,无疑会对尚在恢复元气的欧美艺术品市场产生大的影响,但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从长期看,有能力救援欧洲银行的也许只有德国、中国。中国必须认真面对及切实掌握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及前景的契机。中国崛起除了要具备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条件外,货币的国际化条件是不可或缺的。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9月发表的评论文章认为:人民币更可能于未来10年左右取代美元成为储备货币首选。因此我们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战略契机正向我们走来。
记者:在您看来,这种机遇对市场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新定位与分层整合工作,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正快速进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增长不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并以此为契机,依靠大中华圈的消费能力,迅速以香港和北京为轴线来整合相应的资源。这不仅提升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中的地位,更强化了中国艺术品价值判断及评价的话语权,最终为北京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中心地位的确立打下了基础。具体表现是: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市场能力,都在不断具有与世界顶尖艺术品拍卖企业竞争的能力,并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整合大中华圈及亚洲艺术品拍卖市场资源的能力与水准,在香港与北京的互动中,会不断有拍卖企业迅速成长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巨头。
记者:可见,欧美债务危机会虽然不会冲击中国艺术品市场,但能促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发生一些变化,能否预测一下?
西沐:欧美债务危机会促使中国艺术品市场更加关注艺术品市场交易制度与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关注交易成本与效率问题,强调与科技进步的融合。最突出的表现是:随着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形态的更新及新型业态的生发。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文化艺术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也不断显现出新的路径与活力。科技进步正在使中国艺术经济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艺术经济交易体系在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新的交易形式会异军突起,特别是艺术博览会(艺博会)、拍卖业务及在线媒体正在取代传统画廊模式,成为全球艺术界的主要收入来源。人们通过网上和网下的交易方式,将填补画廊、拍卖行等企业在数字时代的鸿沟,成为新的竞争核心力。
记者: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艺术品投资者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那我们在以后的投资中应该注意哪些关键问题呢?
西沐:我们认为,首先要矫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投资取向问题。越来越多的资金或是热钱不断涌入艺术品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助推市场投资取向出现偏差的行为,即过度重视理财投机性投资,而轻视资产配置型投资。两者的最大差别就是前者把艺术品当做一种金融产品,获利目标与期限明确;后者是将艺术品作为一种有效资产,是一种“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财产持有概念。
在世界发达国家,艺术品并不是重要的投资标的物,只能算是另类投资。在他们西方财富整合中,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已深入人心。所谓资产配置就是用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来分散资产风险。由于艺术资本与其他金融产品的关联度不大,联动性非常小——只有0.04,所以这也是艺术品适合做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道理。据统计:在西方,把艺术品当成资产配置选项的部分几乎达到了22%,其规模蔚为壮观。也就是说,在西方艺术品作为投资还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时候,西方人已经将其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选项。
我们强调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取向问题,原因就是当下艺术品市场的需求结构过分单一,且未得到优化,大量的投资需求使不少艺术品并未最终到达消费的终端环节,而是更多地存于投资者的流通环节与中间环节,真正的资产配置市场还远未形成。在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层面,过度投资及短期获利出局的气氛不断强化,具有长期性及可持续性的投资支持不足,市场资本的基本面并不令人十分乐观。在市场发展过程中,资产配置性需求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挖掘。可以肯定的是,本轮过度的投资性的需求,在不远的几年间会对市场的流动性造成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记者:有没有可行的解决办法?
西沐:目前看来,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在改变人们投资观念的同时,创造市场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资产配置性投资市场,做好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疏导”工程。我们知道,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不断发育与发展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最主要的支撑;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风险主要是进入资本的持续能力;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面主要是看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面。但我们清醒的是:在中国发展艺术品资本市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
使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有序地发展壮大,最为关键的是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之中,艺术品的资产化是核心,因为它是艺术资本得以成长并取得发展的一个前提,其次是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事实上,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以民间为基础的市场性质,在金融监管非常严厉的今天,可以说每一步的前行与实践都充满了风险与不可预测性,仅需要勇气与胆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面对现实的智慧。
所以,我们常常有这样一个顾虑,在中国艺术品市场高歌猛进的时候,面对着一个并不有序,常常失范的市场,再加上刚刚进入兴奋状态的艺术品资本市场,不仅仅是弱小、脆弱,更多的是对风险控制的认知经验的缺失,我们对市场的前景存在一些不安与顾虑,也是非常正常的。
记者:从长远来看,欧美债务危机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西沐: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及国内经济走势影响的不是市场,而是信心,特别是艺术品投资资本的信心。
当前,鉴于全球经济的不稳定、通货膨胀及可能出现的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及活跃的藏家在香港、北京甚至是纽约的秋拍上会全力一搏。这一点,今年春拍见证了美术史上定位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大师精品拍价大幅上升的追捧场面。当下,可以说全球艺术品市场不缺流动性资金,缺的是好藏品。曾被视为泡沫横陈的中国当代艺术,在2011苏富比春拍强劲复苏。但这同时也反映出艺术品市场内在进程的展开与规律演绎,当代艺术的追高放量,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随着大环境的趋紧,我们可以看到资本进入的速度会放缓,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的规模在放大后会逐步进入平台期。
记者:欧美债务危机令时下中国收藏界人心惶惶。那么,我们正确分析、认识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影响的主线是什么?
西沐:分析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资金的基本面与信心,所以我们要将重点放在对资金面的分析上。
众所周知,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发育是艺术品市场不断走向现代市场形态的重要推动力,是艺术品与金融对接的基础与载体,而艺术金融的发展与发育,则是关系到我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形成、发育与壮大的战略前提。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底层结构的变化。可以说,重视并系统地深入研究艺术金融发展的有关脉络问题,不仅关乎民族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问题,更是分析与研究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的一条主线。
记者:从目前来看,世界艺术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西沐:世界艺术金融产业随着艺术品市场不断走出波动的胶着状态,正在呈恢复性增长趋势。随着世界艺术中心多极化进程的深入,艺术金融产业全球化整合的步伐在加快。从世界范围来看,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仍是艺术消费的中心。但发展中国家艺术金融产业市场的迅速成长,带动了亚洲艺术品资本市场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艺术金融市场整合能力增强,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加上印度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兴起,特别是北京与香港的呼应,加快了亚洲艺术品市场复苏与整合的发展步伐。同时,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与国际艺术品市场中国化进程的推进,北京作为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之一的地位正在浮现。从全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局势来看,中国及亚洲区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