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2010-2011年度当代艺术市场报告》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31 10:49:10 | 文章来源: 艺术眼

在艺术与艺术市场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的力量集中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上。从数据上我们就能看出其不可思议的膨胀过程:例如从2005年到2007-2008年(这时候艺术市场达到了顶峰)之间,当代艺术的全球拍卖收益增长了近6倍。大概在5、6年前,每年当代艺术品的拍卖所得总共加起来约1.5亿至3亿欧元;而从2007年起,这个数据则增长到了3.5亿至10亿欧元(2009年稍低于这个水平)。

很显然,卖得最好的作品要属油画、雕塑与素描:它们作为传统艺术媒介的历史意义以及物理耐久性是能够让藏家感到放心的因素。不过在最近的10年里,各种类型的作品在市场上的份额在悄悄地发生改变:比如摄影就逐渐被人们接受为主流的艺术媒介(除了很少一部分情况之外,摄影都是被看作是“多”媒体的精髓);同时,通常被人们看作是“非物质形式”的影像、音频以及数字艺术作品等,也都大量地出现。似乎在当代艺术的领域中,独特性已经从最基本的性能与价值的列表上被划掉了。


  2002-2011年新媒体艺术拍卖成交额对比(注:浅红色代表上半年,深红色代表下半年)

尽管当代艺术市场上的摄影作品已经发展到了偶尔能与绘画作品进行竞争的程度(从价格的角度),但二级市场上的其它新媒体作品发展得却相对缓慢。那么,新媒体艺术(摄影、影像装置、灯光与声音装置等)在当代艺术拍卖市场上究竟能占多少份额?

大部分新媒体艺术的作品都是在纽约和伦敦卖出去的,其拍卖收益大概占到了总数的87%;有意思的是,作为历史上摄影诞生地的法国却只产生了3.4%的拍卖收益,刚刚领先于近年来迅速增长起来的中国(2%)。很显然,新媒体在欧洲与美国的市场是很强劲的,在中国的市场上也正迅速发展着:香港佳士得与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在这一领域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事实上,在全球新媒体艺术拍卖结果的50强中,它们是唯一两间在伦敦与纽约之外上榜的拍卖行。

在未来几年来,巴黎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媒体艺术中心,因为它是有雄心成为全球的摄影之都的,尤其是凭借其每年在11月份举办的、专注于摄影的各类文化与商业活动。在今年11月,巴黎将会同时举办三场摄影博览会;佳士得于苏富比等拍卖行也在积极筹备同一时期的巴黎摄影专场。


  2002-2011上半年摄影作品与其它新媒体作品的拍卖成交总额对比(注:浅蓝色为其它作品,深蓝色为摄影作品)。

不过,虽然同属于新媒体,摄影作品与其它类型的作品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从2011年上半年的拍卖成绩来看,当代艺术拍品的总收益为4.97亿欧元,其中3200万欧元是由摄影作品“贡献”的,占总收益的6.8%,而其它新媒体作品则“贡献”了400万欧元,只占总收益的0.4%。诸如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等艺术家的作品都是需求量极大的,拍卖行也依赖于这些艺术家来保证其摄影作品能够成功拍卖。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