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范迪安:中国企业收藏方兴未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29 09:58:04 | 文章来源: 新浪网

2011年8月20日,大型展览《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成立15周年艺术品收藏展》在中国美术馆正式亮相,这是泰康人寿收藏对艺术及社会各界的首次大规模公开亮相。开幕当天,众多艺术家、收藏家、策展人,和评论人来到展览现场,下面是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现在在泰康15周年收藏展现场。我们很荣幸请到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老师,请他说一下关于收藏展的感受。范老师您好,您怎么评价泰康收藏展他们的当代收藏,他们的收藏品怎么样?

范迪安:企业收藏特别是在21世纪之后,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热点,也是整个社会很关注的一个新的话题。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艺术与资本、艺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在人们经济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艺术品也可以说,一方面进入寻常百姓家,但是另外一方面更进入到艺术资本的视野里面。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品的收藏就成为一个社会文化的话题。

我们国家艺术品的收藏,总体来说应该是从20世纪的最后十年开始的。但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有一个快速的发展。这种情况应该是让人高兴的,因为艺术的价值得到了更多的提升,艺术品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它的经济价值都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注。但是另一方面,大家也都经常在谈论对于艺术收藏的理念、艺术收藏的方式、方法,以及艺术收藏整个的格局如何能够更好的良性的建立起来,这也是大家所关注的。

中国美术馆之所以和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一起来主办泰康艺术收藏展,是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泰康的艺术收藏总体来说是一份很有学术特色,特别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收藏。另外一方面,也想通过这次展览,能够引动社会各界,包括媒体来讨论中国艺术收藏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一种格局。基于这么两个目的,我们一起来举办这个展览。

对于泰康的艺术收藏,可能很多朋友们都知道,它是在企业收藏里面走的比较早的。他们的董事长陈东升先生,是企业界、金融界比较早涉足艺术品市场的一位人士。他一方面非常热爱艺术,另一方面他也是努力在构建泰康收藏的一种收藏的观念,一种新的收藏意识,这一点我对他一直是很敬佩的。

从十年来的收藏积累中,我觉得他们的收藏体现了一个很好的结构,既有20世纪中叶到1970年代这样一个时期的一批名家和重要的作品,又有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一批探索性的作品,还有本世纪以来一些年轻艺术家多种媒体、多种语言形式的一种探索。所以,构成了很有特色的收藏的序列。观众可以从这样的展览中,既看到一份企业收藏总体的面貌,更可以从中看到中国艺术发展的脉络顺延,很有它自己的特色。

主持人:泰康收藏要怎么样才能把收藏价值最大化?他们是不是应该建一个博物馆来陈列这些藏品呢?

范迪安:我们从世界范围来看,特别是西方国家,在艺术品的社会转化上有很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吸取的。就以艺术博物馆来说,西方这些文化大国的博物馆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从原来的皇家收藏,经过社会变革转换为公立的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国有和民享的文化资产。另一方面,有很多个人收藏,特别是著名企业的收藏,把藏品的根本属性公共化、社会化,建立了很多私人、私立的博物馆、美术馆。这种私立的博物馆、美术馆同样也拥有一些很重要的作品,建立起很好的面向公众文化服务的一个模式。所以,这样一种经验其实在中国也开始自然而然的出现。一方面国有的公立的美术馆正在不断的扩大积累,比如中国美术馆就在政府的支持下不断的增加藏品。过去五年我们每年都是增加上千件藏品,也不断把藏品拿出来和公众见面。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高兴的看到民间资本、民间的资金在艺术品收藏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所以,从泰康收藏的发展趋势来看,他们今后随着藏品数量的增长,随着藏品特色的积累,能够形成一个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公益型事业的博物馆、美术馆,这个都是大家乐见其成的。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泰康企业这种收藏对别的企业收藏有借鉴性吗?

范迪安:宏观的来看,中国整个企业收藏是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从国际上看有很多著名的银行、保险业,重要的大型的制造业,这些企业都有很好的艺术品收藏,而且其中有许多也是不断的转化为公共艺术的财富。远的不举,近的就举韩国的三星集团,在韩国的首都首尔就有三个建筑组成的三星博物馆群,其中有古代作品的收藏,也有西方艺术作品,还有很多韩国艺术家的作品。一个企业,当自己的收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能够更多的立足于公益事业,这是一个很好的企业文化的精神。

对于我们来说,由于收藏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现在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我想无非是两点,第一个,不管是什么时候进入收藏,都需要能够建立自己的收藏目标,因为天下的作品是收不尽、藏不完的,收藏永远是有限的。所以,谁能够在学术上、艺术上、文化上找到自己收藏的立足点和发展的方向,谁就能够在积累中逐步的形成很好的系列,而这种系列可能对藏品真正的增值是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在积累藏品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忘了公益的、文化的这种服务。因为所有的艺术品,藏之于深山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更重要的是应该亮相于公众。只有当藏品不断的和公众见面,不管用什么方式,经常和公众见面,这对于增加公众对藏品的认知,对发展企业自身收藏的一种方向,它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和准确的反馈。这样的话通过这种反馈,企业也能更多的检点自己收藏的策略,能够更好的发展起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