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马未都:民博经营难 源于社会责任考虑的少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7-18 15:22:39 | 文章来源: 厦门商报

马未都

7月17日上午,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馆长马未都在展览现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笑言,在菽庄花园里放不下大型展览,只能做快餐文化式的专题展。

“在什么地方,用什么东西吸引人,有讲究。”马未都说,在旅游景区不适合放大型展览,因为游客游览往往是走马观花,而且菽庄花园里的展馆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现在游客的需求也发生转变,他们希望在旅游中获得知识和营养。在未来的某一天,人文景观的重要性,或许会超过了自然景观。”因此,马未都在观复博物馆厦门馆内策办的展览,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快餐文化式”的展览,数量不多,质量很高,力求让游客能看得懂、有兴趣、易理解。

自2005年以来,观复博物馆厦门馆已经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从去年开始,每天都有三四千人到馆内参观。国内许多私人或民办博物馆举步维艰,而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在杭州、厦门和哈尔滨三地都开了分馆。

“后面再开几个博物馆,关键看我能活多少年。”马未都认为,民间博物馆之所以活得艰难,主要是“他们没有考虑社会责任。”

“对待艺术品,请更关注它本身蕴含的文化的乐趣,而不是它值多少钱。”马未都强调,初入古玩收藏这一行,不要太急躁,要多看书,因为这是个风险极大,诱惑极大的行业。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