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服饰拍卖渐入佳境 清宫服饰收藏“钱景”佳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4-26 17:18:15 |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服饰拍卖渐入佳境

关于清代服饰的拍卖,最近流传着这样一条消息:北京永乐国际拍卖公司将于5月24日在北京银泰柏悦酒店带来“华彩霓裳——张信哲先生珍藏清代织绣专场”,届时将有近80件清代宫廷织绣藏品亮相。

台湾男歌手张信哲的织绣藏品已连续两季在永乐少量上拍,只是没有标明拍品出处。在较高的成交率特别是来自收藏者愈发浓厚的兴趣面前,张信哲决定拿出更多的织绣服饰与藏友分享。张信哲说:“如果珍藏品透过更多有心人拥有,对弘扬中华服饰文化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0年永乐春拍、秋拍中服饰拍卖就已逐渐崛起。2010年春季拍卖会上,北京永乐推出了“锦绣文华”——资深藏家珍藏清代丝织服饰艺术品专场。共上拍10件丝织服饰艺术品,以清代宫廷服饰为主。总成交额为705.6万元,成交率为100%。其中清道光绿素缎绣团鹤八宝纹宫廷吉服袍以25.76万元成交。永乐秋拍延续春拍的良好势头,在“明清工艺精品”专场中,又推出15件清代服饰,共成交12件,成交率为80%。

其实早在2005年,国内已有丝织品拍卖专场,当时中国嘉德春拍推出了“锦绣绚丽巧天工——耕织堂藏中国丝织艺术品”专拍,共有203件拍品,总成交额为4437.84万元,成交率高达91.1%,其中8件拍品超过百万元。

此后的2006年,中国织绣品在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成交价前三名皆超千万元。其中,清乾隆御制镶珠黄缎十二章纹龙袍以1468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龙袍拍卖的世界纪录。

2008年,一件清皇室旧藏缂丝梵字陀罗尼黄经衾在北京文久拍卖会上以7205万元成交,创下历代缂丝艺术品全球拍卖的第二高价。

同年纽约佳士得春拍还推出了中国清朝宫廷服饰及丝织品专场拍卖,拍品来自琳达。这场拍卖是西方首次举办的中国丝织品专场拍卖,共154件拍品,成交112件。

2009年1月16日,北纬拍卖在北京港澳中心推出了包括30件龙袍的艺术精品拍卖会,全场117件拍品共成交5542.1万元,成交率56%,其中“宫廷艺术精品专场”共40件拍品,成交4315万元,成交率55%。一件清御用黄绸绣陀罗尼经被则从480万元起拍,在两位买家之间经过二十多轮竞争,最终成交价为1408万元。

海外已成熟的服饰拍卖,在国内近五六年随着拍卖板块的拓展,已渐具规模。国内清代服饰收藏市场已渐入佳境。作为相对起步较晚的收藏门类而言,服饰仍具有较大的投资潜力和升值空间。清代服饰的收藏正当其时。

链接:清代冠服门类

清代服饰制度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规定都更为繁缛,上自皇帝、后妃、皇子亲王、宗室皇亲,下至文武百官,一、二、三等侍卫,蓝翎侍卫,侍臣,均按规定穿戴冠服,不得有半点差错。

据《钦定大清会典图》规定,清代冠服可划分为 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五大类。

在这五类冠服中,礼服的地位最为重要。礼服是在清代举行重大典礼和祭祀时所穿的服装,规格最高。光绪《大清会典图》于礼服下又分为朝冠、端罩、衮服、朝服、朝珠、朝带等类。

次之为吉服。吉服又称“彩服”和“花衣”,在重大吉庆节日和祭祀主体活动前后使用。所谓的龙袍即是吉服的一种。光绪《大清会典图》于吉服下又分为皇帝的吉服冠、龙袍、吉服带;皇后、皇太后、嫔此外另有龙褂;皇子以下无龙袍,有蟒袍,再以下无蟒袍;皇子福晋以下无龙褂,有吉服褂和蟒袍,再以下俱无。

常服包括常服冠、常服褂、常服袍等,是清代帝后在五类服装中穿的较多的一种。

行服,是君臣在巡幸、大狩、出征及亲诣岳神庙、镇海渎、元圣周公庙、孟庙拈香和亲诣前代帝王陵寝奠洒等活动时所穿的冠服。战事归来及皇帝迎接大军时身着行服,因此行服又有“得胜袍”或“得胜褂”之称。行服包括行冠、行褂、行袍、行带、行裳等。

雨服,是君臣在遇雨雪所穿的一种用来防雨雪的冠服。雨服包括雨冠、雨衣、雨裳。

在这五大类外,还有宫中的日常生活着装,形式多样,纹饰色彩丰富,称之为便服,有氅衣、便袍、马褂、紧身、坎肩、袄、裤、斗篷等。便袍或素,或暗花,或织绣各式花纹,丰富多彩。坎肩中一种名为一字襟,满语称为“巴图鲁”,即勇士的意思,朝廷要官多穿此坎,又称“军机坎”,俗称“十三太保”,因为这种马甲,四周镶边,在正胸钉一横排纽扣,共十三粒。至今清剧中还常见。

在配饰方面,除了已有规定的耳饰、领约、金约等,清宫常常佩戴的还有荷包、表套、扇套、靴掖、槟榔袋、扳指套、褡裢、眼镜套、镜盒、镜子、粉盒、名姓片盒等独具满族特色的物品;围脖、套袖、手笼、手套、手帕、飘带、纽扣、围腰、兜肚等冠杂;头花、簪子、头面、大拉翅、盖头、扁方、手镯、手串、戒指、扳指、指甲套、念珠等配饰等。物种十分繁多。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