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时候从政,上世纪70年代在阜阳的太和县,不到30岁做县委主要官员。可到35岁左右,我就让自己的人生转向了,这是遵从内心的选择。其实从政也有好处,对人生对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体会。但是我这个人喜欢读书,即使做官时候每天晚上也要读书到凌晨两三点钟。那个年代没有多少学习条件,靠挤时间自学。我在一个区里挂职当区委书记时,晚上也坚持在报纸上临帖,不到两年时间,报纸码满了床底。
到1987年,蚌埠市成立书画院,我就调过去主持工作,开始全心投入艺术。在省里搞书画展的时候曾有人问我:老杨,当代艺术和古代艺术的特点,你能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吗?我想了想,说:古代艺术的一个字,是“静”,当代艺术则是“躁”。我当然推崇前者。
考古收藏 实践经验鉴定文物
艺术品市场虽不成熟,但也有其自身规律。在我看来,就是渐趋理性的回归。国家“十二五”规划里讲到振兴文化产业,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近年我钻研书法之余,也在广泛涉猎瓷器、玉器、石器还有甲骨的收藏研究。其实早在三十年前,我在农村奔走于田间地头的时候,就在留心民间的收藏文化,很多东西都是那时候从农民手里淘来的。如今我常逛潘家园,感觉鱼龙混杂,很难找到真正的精品。
上世纪80年代前是国家文物部门垄断考古发掘,东西挖出来要专家鉴定,然后进博物馆,民间基本不流通。80年代后情况有变化,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挖出了很多窖藏文物,就带动了民间收藏热潮。
中国人有个好文化传统,遇到灾荒战乱,人们带不走的东西都埋到地下,所以窖藏精品数量巨大。四川遂宁一个窖就挖出两千多件瓷器,还有高安窖藏出土的元青花,也非常罕见。但这类工艺品面对的现状,同样是无序的。许多文物流散到海外,或者在民间遭到破坏,没有得到保护性发掘,这里还是监管体制的问题。流落到民间收藏者手里的这些东西,又缺乏考古业内的认同,很多博物馆的专家已经没有辨别真假、新旧的能力了,所以越来越乱。
我因为本身搞美术,工艺品属于大美术的范畴。过去带人出去写生,都是去一些偏僻、封闭,风景很好的地方,也跑了很多窑址。甄别新旧的眼力,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窑里的很多真东西过手,有比较才能鉴别,所以这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依赖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就像女士们到商场买衣服,用手摸一下就知道是什么料子。而很多文物专家这30年已经不去民间跑了,自然获得不到经验。开玩笑说,人类自己制造的东西应该都能鉴定,要是鉴定不了,就是人类自己给搅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