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嘉德、保利、诚轩、华辰等2010年秋季拍卖强势收槌,不约而同地刷新各自的单季纪录。嘉德总成交额高达41.33亿元,遇上五周年庆典的保利更是抢眼,6天的拍卖一共实现了52.8亿元的总成交额,这个成绩又刷新了刚由中国嘉德刷新而建立起来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单季纪录。本次北京保利秋拍,一共有两件拍品超过亿元,而千万元以上的拍品达到了99件之多。有人要问,为什么2010年秋拍天价横出?这还要从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势谈起。
在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势的问题时,我们反复提到三个条件或是影响的因素:一是市场进程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推动;二是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兴起发育与发展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拉动;三是市场环境的挤出效应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驱动作用。从市场的基本面上讲,这些分析都是靠得住的,是可以成立的。但有一个问题也许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最为核心、最为基础的问题,拍卖在热浪的推动下被人们聚集时,即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热气扑面的时候,中国艺术品一级市场虽然走过了寒气逼人的阶段,但依然热不起来。或者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除了古代及近现代经典作品及标示的当代艺术家之外,中国艺术品市场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热,有些领域与板块甚至是还未看到有启动的迹象。这一轮行情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表现出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那就是拍卖市场热,标志性的大家名家及其经典性的作品热,二线艺术家及其作品并没有真正热起来。这是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基本现状。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认为还是要从市场发展的最为活跃的部分着手研究。
事实上,在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过程中,除了市场进程的推动及环境因素的驱动外,本轮行情最大的动力及看点是资本的介入,认真而又系统地对艺术品资本及其市场进行研究,才能从根本上回答上述问题。我们知道,资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安全性(对风险的控制)及流动性(对退出机制的建设)。如果没有这两个基本的前提,资本是不可能涉入的。对资本来说,这似乎是一条铁的纪律。
我们一直都在讲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引发的无序与混乱,特别是拍卖市场也存在不少信息不对称,甚至是不规范的操作,其门槛及风险是不言而喻的,用行话讲,就是“水很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又为什么要介入?在介入的过程中,又是如何找到突破口的呢?
我们应承认,资本及其管理者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大势的认识应该是明了与深刻的。从大的方面来看,随着国运的增强及文化价值的不断被认知,民族文化的不断崛起是大势所趋,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艺术品市场是一块未经资本开垦的处女地,利润空间可谓是巨大的。再加上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发育滞后,市场秩序混乱,市场风险凸显,这也为资本的介入提供了机会,关键是切入点的选择。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的众多环节中,可以说拍卖市场是离公开市场最近的一个环节,交易过程相对透明,交易方式相对公开,市场的关注度也最高,资本选择拍卖市场作为切入点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在这个平台上,资本找到了支撑起前行的两个基本的前提。再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么集中地选择标示性的艺术家及其经典作品,其实原因很简单,为了追求流动性与减少市场风险。一是标示性的艺术大家美术史上已有定论,数量有限,价值认知的基础广泛,关注度高,易成为市场的热点与焦点,投入风险自然就小,且流动性会很强;二是标示性大家的经典之作存世稀少且大多流传有序,真假的问题易解决,易成为市场追捧的目标,风险及流动性问题也就不在话下了。剩下的问题也许就是资本应有的逻辑与手法了。进入并义无反顾地追逐,所以,天价一个接一个地产生,气氛也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其实,平心而论,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资本对风险的恐惧而产生的避险情绪所造成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要健康有序地大发展,有赖于化解资本所患上的这种避险情绪。这样讲的原因主要有:
1.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出的不规范与混乱,使资本赖以生存的空间其实是非常狭小的。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又需要资本的规模化介入,所以市场秩序与规范的建立及资本介入的市场平台建设,在很长时间与很多方面还是一个大的课题。
2.中国艺术品资本在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对接中,应有更多的制度及市场创新,而不是仅仅依靠传统中国艺术品市场建立起来的有限的平台形式与观念,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及对流动性的追求,也就是说,要为越聚越多的中国艺术品资本寻找并创新更多的入口。
3.扩展市场规模与不断增强中国艺术品资本对艺术品市场的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是今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大的方向。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艺术品资本也许还会不断追逐与制造天价,而这一过程却不能很好地提升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运营水平,易丧失艺术资本浪潮所带来的发展的良机。因为,天价不是别的,是资本对传统的小众艺术品市场的一个不经意的摆弄,也是艺术资本进军的号角。(文/西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