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四川秋拍 为何难觅油画踪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17 15:46:41 | 文章来源: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12月16日,诗婢家2010秋季艺术品拍卖预展在成都开幕,展出了将于19日参加拍卖的中国书画作品358件。

时至秋末冬初,由成都各大拍卖公司和艺术机构举办的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正如火如荼进行。记者却发现,今年参加秋拍的书画作品绝大多数是中国书画,特别是本土画家作品,而油画作品却难觅踪迹。

市场:中国书画一枝独秀

除诗婢家外,今年省内各大拍卖公司在进行艺术品秋拍时不约而同主打中国书画。11月28日,在艺术品拍卖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梦虎拍卖推出四川已故国画大师、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赵完璧的专场拍卖,全场133幅作品,成交量超过85%;12月11日,今年首次涉足艺术品拍卖的四川省通利拍卖有限公司把“首锤”押在了近现代书画精品上,其中不少是巴蜀名家作品;12月26日,天府艺源拍卖有限公司也将推出四川画家廖心永的新古典主义人物画专场拍卖。

将目光锁定中国书画,天府艺源拍卖总经理姜涛有自己的看法。“从今年初开始,国内油画拍卖市场便出现下滑的趋势,国内各大拍卖行的重点全转到了中国画上,无论从成交量还是单件拍品成交价来讲,中国书画正领风骚。作为本土拍卖公司,一定会参考这种风向。”

在他看来,有深厚历史沉淀和群众基础的中国书画更加符合省内投资者的审美诉求。“现在来参加艺术品拍卖的多数是资金宽裕想进行投资的商人,他们不一定有很高的艺术鉴赏水平,对于一些非写实主义的当代油画不一定看得懂。而中国画相对来说题材大众,如山水、花鸟、人物之类,在中国更有审美心理基础,因此是一种更加"保险"的选择。”

业界:当代油画价值难认定

成都在业界一向有当代艺术 “第三城”之称,油画更是其中翘楚,为何众拍卖公司望而却步?“油画是西方画种,明朝时传入中国,但得到发展还是近一百年来的事情。现在市面上流通拍卖的,大多还是当代油画家的作品。”业内人士廖笑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进行油画拍卖的公司多数是具有雄厚资本实力的海外大公司,经过前几年拍卖,包括张晓刚、程丛林、何多苓等在内的当代油画家的油画价格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价位。“一些当代油画动辄千万元的价格一般公司根本不敢接手。而同时代的中国画画家的作品,价格则要低得多。”廖笑认为,当艺术品作为商品进入流通市场后,流通性好不好也是拍卖公司所看重的。价位太高,流通性势必要受到影响。

“此外,当代油画价格还有很多的泡沫可以挤。”在廖笑看来,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大多数当代油画家的作品价值究竟几何还需经过时间的沉淀。“有一些艺术家,因为自身绘画功力欠缺,只能通过画非写实主义类的油画来"藏拙"。”廖笑认为,尽管当代油画新秀辈出,但在国内真正被认可的并不多。而且由于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晦涩难懂,其价值很难被认定。

【记者手记】本土优质“原始股”走俏

今年秋拍诗婢家推出的中国书画拍品中,80%是巴蜀画家的精品力作。其中既有老一辈画家岑学恭、邵仲节等人的精品,也有正值盛年的书画家秦天柱、梁时民等人的力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选择本土优质“原始股”已经成为一些拍卖公司的习惯做法。今年梦虎拍卖主推的赵完璧书画专场便是如此。据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黄绍银介绍,这位大师级画家在中国传统青绿山水创作上有突出的成就,但其在世时潜心创作,十分低调,几乎没有出售过作品,因此其作品价值被严重低估。

由于独特的地域优势,拍巴蜀书画家的作品,省内拍卖公司觉得更加得心应手。其内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可以直接从画家或其家人手里拿画,避免遭遇“李鬼”;另一方面,一旦巴蜀画家的作品在拍卖市场的整体声势被营造起来,对于提升其整体实力与形象大有裨益。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