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热钱”新航向 “亿元时代”后细数春拍五宗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26 11:09:10 | 文章来源: 精品购物指南

最新鲜血液 国外拍卖公司抢滩中国市场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路高歌猛进不仅使国内的圈内人士信心大增,同时,也令国际拍卖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无限“钱景”,纷纷进京抢夺艺术品藏家资源。今年春拍,日本最早成立的拍卖公司伊斯特就成为了从日本来的第一个吃螃蟹者,率先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了3天预展。

对于首次来京预展,伊斯特公司社长关敬表示,以往日韩、欧美的艺术品几乎都是在欧美交易,而现在中国在亚洲艺术市场居主导地位,因而此次来京做预展。他说:“中国客人绝对是不可忽视的群体”。以往很多中国买家曾特意赶到日本参加拍卖会,但限于签证等事宜始终不很方便,而此次在京做预展也是希望借此平台,提高公司知名度的同时,将更多元化的日本及西洋艺术精品推介进来;相信亚洲藏家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购买力。

伊斯特春拍将于5月27日开始在香港举办,拍卖的800余件艺术品总额约8000万元人民币,包括来自波尔多和布良地的约1000瓶陈年佳酿红酒,草间弥生、奈良美智、村上隆等亚洲当代艺术家与毕加索、雷诺瓦、皮耶·苏拉吉等欧美精品印象派油画作品,以及以11克拉以上的高品质钻石为代表的众多珠宝和金制品、世界限量级名表的奢侈品拍卖。社长表示,伊斯特想让亚洲的藏家更直接地接触到西洋美术,因为日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收藏西洋美术,拥有很多优秀作品。例如此次上拍的毕加索的《横着的裸女》,预估最低价在1500万至2000万港币,画作中的模特就是毕加索的妻子,该作品是毕加索挑战传统裸体女性题材的代表作。“苏富比不久前刚以7亿元人民币成交了一幅毕加索的作品,我们这幅作品的大小是其1/4,但估价却只有1/50,可谓非常划算”,他说。

不过,国内同行对西方印象派画作的登场却并不看好。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就曾表示,日本和韩国拍卖公司纷纷来京做预展,就是想争取中国的客户源,但西方画作在中国并没多少买家,这个市场还没形成。

正如赵旭所说,伊斯特并不是首家试水北京的亚洲拍卖行。今年3月,有着11年历史的首尔拍卖也首次在京举行了预展。公司执行董事沈美成表示,此番进军北京是看重中国藏家强劲的购买力,而从韩国征集到的中国艺术品则是其竞争国内拍卖行的一大杀手锏,“韩国藏家很早就开始收藏中国的艺术品,相比其他拍卖行,我们知道这些艺术品藏在哪些藏家手里。”不过,与伊斯特的战略不同,首尔拍卖把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当成了主打。在北京的预展中,吴冠中、王沂东、曾梵志、杨少斌的作品均有展示。

根据国际权威艺术品市场研究机构欧洲艺术基金会每年一度的全球艺术品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中国2009年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42亿欧元,占全球份额的14%,同比增长12%,位列全球第三。正是这种种利好因素,刺激也鼓舞着国外拍卖行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蛋糕瓜分的热情。  

LINK

2009年10月17日

中贸圣佳推出的清代徐扬画作《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1.34亿元成交。

2009年11月22日

北京保利中国绘画夜场中,明代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拍出1.69亿元,成为“史上最贵的中国画”。

2009年11月22日

同样是北京保利夜场,“唐宋八大家”曾巩的《局事帖》拍出1.08亿元,打破国内中国书法拍卖成交纪录。

2009年11月23日

中国嘉德秋拍的《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以1.008亿元成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