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艺术市场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中国企业缘何吝于艺术赞助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8-13 10:24:43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作者:方杨

不久前,被冠名为“SOHO中国”的法国著名摄影师Gérard Rondeau作品展在北京举行。人们之所以对它关注,除了这位法国摄影师的名字常常与该国的第一夫人等名人联系在一起外,更重要的是“SOHO中国”以中国商业品牌形象的方式,罕见地介入了此次艺术活动。

当海外品牌抢滩中国艺术市场之时,一贯强调赶超国际的国内企业却集体失声。是什么阻挡了它们对艺术的青睐?此次“SOHO中国”与艺术的触碰,能否被看作国内品牌对艺术赞助的一次觉醒?

国内艺博会亟需商业赞助

业内人士也许还对今年初某知名艺术刊物推出的上年度《艺术赞助企业榜》耿耿于怀——在该榜单中,24家对国内艺术活动提供赞助的企业,无一例外地具有海外背景。比如冠名为“轩尼诗XO”的北京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以及由国际珠宝腕表巨鳄万宝龙赞助的“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等。

作为中国大陆最早一届画廊博览会的创办人,董梦阳2006年从一手经营的CIGE(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脱离出来后,在当年组织了第一届“艺术北京”。十分幸运地,他得到了大众汽车的青睐与资助。这样的合作,一直延续到今年春天刚刚结束的“艺术北京”。

据董梦阳透露,在秋天“艺术北京”的“经典”单元中,诸如此类的赞助品牌将会扩大到10家左右,行业涵盖汽车、银行、物流、保险等,涉及资金高达五六百万元。令人遗憾的是,在其列举的一系列名单中,依然没有中国大陆商业品牌的身影。

可以说,在董梦阳的“艺术北京”,来自海外商业品牌的赞助已成博览会得以生存的重要命脉。和国内其它一些主要依靠收取展位租金艰难喘息的艺术博览会相比,“艺术北京”显得更为从容,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重压下,凭借商业赞助,主办方依然能以低于往届20%租金的方式,替参展画廊减轻负担。

不过,董梦阳认为,“艺术北京”这种以商业赞助作为博览会得以生存的强势支柱,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生存模式。国外的一些重要艺术博览会,商业赞助只是它们得以生存的途径之一,其最重要的盈利点还是依靠展位的出售。因为博览会举办地的艺术氛围,包括藏家、媒体、艺术教育、艺术机构等都趋于成熟,画廊即便支付了高昂的展位费,依然能够售出许多作品。比如,去年第39届巴塞尔博览会,北京U空间耗资40万美元从国内运去一件邱黯雄的装置作品《为了忘却的纪念》,展览结束后,被欧洲某机构以40万欧元购藏。

不过,这种以高额回报吸引画廊,从而将展位费作为博览会主要收入点的运作方式,在国内并不适用。在支付了几万元的展位费后,很多国内的艺术博览会并不能带给画廊相应的收入,有些画廊甚至在几天展览结束后,未能售出一张作品。

1   2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应对危机,博物馆转聘“临时工”
· 2009台湾春拍纵览:台湾前辈与海外华人艺术家作品最受瞩目
· 批评应和市场保持距离
· 秋拍进退两难 成都拍卖公司走向两极
· 淘金海派书画 关注名家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