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艺术市场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信任危机动摇了拍卖什么?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27 14:41:59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走拍是一种拍卖形态,一般是拍卖业的大客户或常客,利用其特殊的地位及人脉关系,在不同的拍卖公司或同一拍卖公司,针对同一或不同作品进行投机交易牟利的行为。一种是在同一拍卖公司,成交后不取货,等下次拍卖出后再交割;一种是在甲拍卖公司拍的拍品再送乙拍卖公司再拍等形式。

二、拍卖的神殿也受质疑

佳士得想说什么?

据报道,在结束不久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中,一幅题为《松树》、署名吴冠中的纸本设色镜心作品最终以158万港元成交。然而,在拍卖前与拍卖后,新加坡好藏之美术馆就通过网络撰文表示此画为伪作,而吴冠中日前也明确表示,《松树》是假画。吴冠中表示,早在此次拍卖之前,就知道有幅署名自己的伪作将上拍,他因此还亲自告知过佳士得北京办事处。同时,长期在香港地区代理吴冠中画作的代表也曾向佳士得方面反映此事,但后者一直没有明确回应。得到吴冠中授权后,香港地区代理吴冠中画作的代表又发表声明,指出此次香港佳士得拍卖的署名吴冠中的《松树》是伪作。然而,这幅《松树》最终还是以158万港元成交。对于假画一说,吴冠中有确凿的证据,首先他表示自己从来没画过这幅《松树》,因此确认这是假画;其次,香港佳士得此次春拍的图录上标明《松树》的来源为“1991年吴冠中到香港举行画展,藏家于当时直接从画家处购得此画作”。吴冠中表示,自己根本没有于1991年在香港举办过画展。对于此事,香港佳士得的声明耐人寻味:“近期有人质疑香港佳士得2009春拍中某件拍品,我们对此表示遗憾。佳士得的专家们倾注了大量的资源来调查我们所有上拍作品的传承记录,以严谨的方式来征集每一件作品,而我们对该拍品的传承记录感到满意。”香港佳士得在说什么?是自言自语吗?给我们,给市场传递出一个什么样的信息?

香港苏富比怎么了?

2009年4月6日,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20世纪中国当代艺术”专场中,林风眠作品《渔获》以1437.92万元拔得头筹。不仅如此,此次上拍的另外四件林风眠作品也表现不俗,出乎预料的是,林风眠作品真伪受到质疑。近年来,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林风眠等名家作品也是各大拍卖公司赝品出现的重灾区。我们怎么看香港苏富比?是个案?还是一种冒险?

拍卖是市场还是江湖?

人们有理由拮问,这些重要艺术家作品的赝品或质疑,为何频现知名拍卖公司?拍卖业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越来越多的关于拍卖的乱象,让许多藏家及投资人心有余悸,甚至在更多的时候让人感到一种不安,一种没有规范,不受限制的这样一种业态,给人一种不安全感。随着恶性事件的出现,拍卖在利益的牵引下进一步倾斜,一步步走向失信的丛林。人们不禁在问,拍卖是否已进入江湖时代。我们是在进行投资,还是在游走江湖?

三、拍卖,如何面对不可承受之重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运作中,由于一级市场的主体画廊发展迟缓,事实上,拍卖已在发挥中国艺术品一级市场的一些基础的职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拍卖业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及市场发展态势的策源地。拍卖业的白手套吸引了太多中国艺术品市场各利益悠关者的关注。特别是国内外几家大型拍卖企业的运营动向,可以说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晴雨表,如此高的聚焦度,让我们对拍卖业有了更多的期许。但近期一系列的拍假案,又让人们的这种期许转化成了一种信任的危机。我们可以相信,当不受制约的集团利益正在一步步把控拍卖业的运营,当诚信成为一种高价的奢侈品,那么拍卖业沦落的日子是不是会有一个时间表,到那时,艺术品在投资者眼里绝不是击鼓传花那么简单,很可能被人们看作是一个谎言与欺骗的集聚场。我们希望这些事件是偶然性的,也是很难再去重演的,而不是由于形成了一种机制、制度及体系而习惯性的产生,就像习惯性流产,再好的市场也难以保住。

   上一页   1   2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从道明拍卖看瓷杂上拍小窍门
· 世界第一巨幅唐卡《天路》将在兰州拍卖
· 保证金制,拍卖行的赌博行为?
· 拍卖资质限制了谁?
· 苏富比伦敦当代主题拍卖 Alexander Calder成当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