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价值重估:珍品频创高价 当代艺术下滑

时间:2009-07-08 09:13:27 | 来源:搜狐文化

资讯>艺市>

图五:油画《猫与雀》

艺术品市场凸显三大特点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核心地带———北京拍卖市场赶上了一个火红的“五月”,各大拍卖行动辄过千万的拍品不在少数,而各家的成交成绩更是斐然:有过千万的,有过亿的,更有的成交额超过了五六亿,这些火热的局面甚于金融危机来临前,丝毫让人感受不到危机的迹象。至此,中国的艺术品交易度过了一个暖春。套用小沈阳爱说的一句话———为什么呢?圈内人士、来自台北的艺术品经纪人王定乾认为,有三大现象不容忽视,这也是今年春拍的三个显著特点。

“心态改变”是第一个特点。今年以来,从北京翰海、北京荣宝、中国嘉德的小拍开始沸热之后,北京翰海的大拍是今年第一个成交超过3亿元的拍卖会,如果此前人们心态处于忐忑状态,这一数字的出现立即给了市场一个定心丸,随即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的成交额纷纷突破5亿元(中国嘉德总成交5.41亿元)。而远在香港的苏富比、佳士得都传来了不错的信息。由此可见,金融危机之下,以中国艺术为首的内地、香港和澳门三个市场,受伤最轻,可见整个华人市场在世界金融不景气的情况下,对于财务规划有了认真思考和重新认识,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行动。

王定乾认为,人们对于期货、房地产等金融工具的期望值发生变化,这是基于这些金融工具的不确定因素,与这些风险高的金融工具相比,艺术品的抗风险度明显高了一筹,它进可攻,退可守,何时都可灵活变现,随着利率的变化,存钱不如存艺术品的心态已经成为富人们的常规想法,只有留下好的艺术品才能保证个人财富的安全,这种心态的变化今年尤为明显。

其次,今年艺术品“红五月”凸显了在全球艺术圈内,中国艺术品的地位在迅猛上升,已经到了国际水平的前端。这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来说,今年的春拍算是个里程碑,当然这与中国国力的提升是分不开的。可以想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收藏中国艺术品将成为世界文化圈内的一个时尚。“市场两极分化明显”是第三大特点。通过对今年春拍进行分析,那些具有“真、罕、稀”特点的艺术品都卖到了很好的价钱,而那些相对中庸的则少人问津或者无人问津,更别说拍出好价钱了。根据今年的情况来看,艺术品买家的头脑日益清晰,买什么?答案就是好东西,由此将使市场上好东西与差作品的价格拉大。对此,王定乾对买家做出提醒:在一个新的艺术品收藏时代来临之际,买东西主要的是关心艺术价值,而不是最先考虑价格。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