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价值重估:珍品频创高价 当代艺术下滑

时间:2009-07-08 09:13:27 | 来源:搜狐文化

资讯>艺市>

图四:《写生珍禽图》局部

大师作品稳定当代艺术下滑

一些中国当代艺术界叱咤风云的千万级人物的作品在本轮春拍中不被看好的同时,在上世纪70年代完成的、著名画家沈嘉蔚的成名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在经过近20轮的叫价后,以795万元高价成交,据说买家是一位上海藏家,看来,“红色经典”作品还将会在市场中被继续看好。在5月24日晚举行的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夜场拍卖中,成交前四名的拍品均为中国第一代油画大师的作品。

其中常玉的《猫与雀》更是以3705万元的高价成交,远高于该艺术家的作品在2006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中创下的拍卖纪录。此外,赵无极的《我们俩》也以3114万元的价格创造了该艺术家的拍卖第二高价。

而蔡国强的代表作《为外星人做的计划第七号:再建柏林墙》成交价为741万元,这与他的另一件作品《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在同一拍卖行创下的7350万元的世界纪录,相差不到两年。

同样的差距也在保利的“中国绘画艺术夜场”拍卖中显现出来。该场的第一件拍品,陈逸飞的《踱步》从1000万元人民币起拍,经历了60余次的叫价后,以4043万元高价成交,打破了他的作品《黄河颂》此前在嘉德创造的4032万元的拍卖纪录。而与《写生珍禽图》一样出自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珍藏的两件当代艺术作品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和刘小东的《阳光普照》,则分别以1680万元和683万元成交。

从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到内地的保利、嘉德,今春价格过千万的当代艺术作品仅此张晓刚一幅,而原本徘徊于百万元左右的新兴艺术家们也连带失去了市场。

有评论家认为,业内开始反思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话语权在哪里,思考的结论已经初步显现在今年春拍中,国内收藏机构对于来自本土、看得懂的优秀艺术品继续保持高昂兴趣,相信对本土的艺术创作也会起到警醒和引导作用。

1979年,徐邦达在《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发表《宋徽宗赵佶亲笔画与代笔画的考辨》一文,从绘画风格上论证《写生珍禽图》为徽宗亲笔作品。谢稚柳通过对此卷技法与风格的研究,比照古代著录,确定此卷为宋徽宗晚年亲笔,并在1989年编的《宋徽宗赵佶全集》中进行了详细论述。启功、杨仁恺、傅熹年等顶级古书画鉴定专家也曾确定此卷为宋徽宗真迹。

陈逸飞1979年创作的名作《踱步》,是一件表现艺术家历史反思之作品,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曾经与罗中立的名作《父亲》一起,代表中国美术界进入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展览,使海外艺术界重新认识中国油画。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