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附加值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2-16 13:30:4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讲座海报

2013年12月13日下午,作为“庆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杨阳教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了以“非物资文化遗产附加值”为题的学术讲座。杨阳为艺术史论系首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民间美术研究,在田野考察中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料,是我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界的知名学者。艺术史论系主任张夫也担任本次讲座的学术主持,B301教室座无虚席,除在校师生外,还有一直受杨阳老师指导和影响的《蜗牛》杂志全体成员,以及其他热爱民艺的社会人士,现场提问踊跃,气氛热烈。

主持人张夫也介绍杨阳

杨阳老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讲起,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不能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作为国家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其他文化的重要生长点。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工作而言,不应仅仅着眼于研究性的普查收集,建资料库、博物馆等工作,同时也应进行保护性开发,以实现其现代转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

杨阳讲座现场
观看视频上  观看视频下

然而,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其“附加值”部分,诸如申报非遗名录、争当非遗传承人、以非遗名义开发经济项目等现象异常“火热”,而对其文化属性不甚关心。她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应从教育、生活、市场三个方面展开。从教育入手,形成全民文化自觉,继而通过市场的开发,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最终形成由文化带动市场,再由市场反哺文化的“活态的链”。值得注意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附加值的创造需要谨慎对待,要致力于非破坏的科学性、可持续的合理性,没有理性、慎重的分析,对附加值的盲目开发可能直接导致毁灭遗产。只有把文化放在第一位,兼顾利益,才能把市场培育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才能更有效的落实。对此,杨阳教授列举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设计产品的实例,以说明“附加值”产生的正确途径。在产生非物质文化遗产附加值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具有创造力和文化内涵的设计行为和可持续的、以品质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这方面,台湾故宫的衍生品开发和上下品牌的经营,都是值得借鉴的模式。

讲座后老师们与蜗牛团队合影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