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届 (1人)
硕士毕业生(1名)
尚刚 元代工艺美术
1987届 (17人)
本科生毕业生(17名)
霍静宇 民间艺术中的宗教情绪
康玉英 人,自然与建筑
楼蔚兰 范式和范例——作为新的服装体系的中山装
杨阳 形象的文字、艺术的语言——谈陕西关中、陕北地区民间剪纸之内涵
郭画晓 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浅析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人本主义
郭元平 明代官手工业影响下的工艺风格
曹小鸥 欧洲罗可可式工艺和清代工艺装饰风格的比较研究
齐迈 滇文化青铜工艺研究
姚敏苏 宋代流行服装的美学探究
屈德印 胡服与唐代时装
易宇震 罗马银器与我国汉代铜器的比较研究
邹文 脱胎之变——论漆艺装饰与现代漆画的关系
鹿镭 可见与不可见的世界——马家窑旋纹与时代精神
杭间 人的生物性与工艺——简论工艺机制
孙熙 殷墟玉器研究
赵农 略论中国盛唐工艺美术的本质和风格
王晓岩 宋代陶瓷与金属器的关系研究
1988届(1人)
硕士毕业生(1名)
李双 《考工记》研究
1989届(23人)
本科生毕业生(21名)
杨加 天道酬勤——郑于鹤雕塑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吴菁 中国的旅游事业、旅游资源、旅游产品
兰兰 少与多、动与静、有限与无限——中国古典园林构园的美学原理
刘玉璐 北京街头广告的现状与发展——略谈北京街头路牌广告
徐春阳 书籍装帧的审美移情语言
荆雷 大众流行观念的变革——谈中国现代服装
徐琛 工艺装饰特质论
吴明娣 新中国名窑的恢复与创新
叶承露 名山如高人岂可久不见——设计艺术家高庄述评
浮雪玲 试论现代工业设计的生成
赵菲 归化人与遣唐使——日本古代服饰的发展和中国的影响
胡鸿 世纪病的牺牲者——折衷历史的后现代建筑
郭小明 人与劳作——工艺心理论纲
吕刚 科学与工艺——工艺美术发展的科技基础理论
秦兆凯 现代设计教育的渊源
王战 走出理论的“困惑”——设计美学性质导论
杨先艺 试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中国传统绘画之关系
张红波 贵州苗族服饰初探
安毅 从文化、美学看殷商青铜酒器
薛康木 西藏宗教艺术
刘红鬃 家观念与工艺美术
硕士毕业生(2人)
李秀颖 原始艺术中的移植规律与方形的产生
阮宗华 古希腊的反响、古罗马的先声——论埃特鲁里亚艺术的历史地位
1990届毕业生(3人)
硕士毕业生(2名)
郭元平 人的世界、浮华的世界——明清年画与浮世绘版画的比较
鹿 镭 工艺美术与它所处的时代——工艺美术社会学描述
博士毕业生(1名)
祝重寿 工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谈中国古代联珠纹锦、青花与景泰蓝的起源问题
1991届毕业生(15人)
本科毕业生(14人)
赵红 深情育桃李、翰墨写春秋——美术教育家、书画家陈叔亮
郭慧洁 诚重劳轻——简记艺术家张海秋、林乃干
陆虹 吴冠中和他的艺术
刘捷 热情非凡的人——怀念郑可先生
李海冰 不老的阿老
徐嵘 色的交响——试论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卫天霖
吴晓 感谢生命——献给雷圭元先生
赵扬 缘情与艺、写画育人——记装饰艺术家张光宇先生
赵阳 默默拓荒开先河,卓然师范重育史——记装潢设计教育家袁迈先生
曾辉 张仃艺术的历史分期
王光文 吴冠中绘画风格形成浅析
胡刚 心同蕙兰 艺如雅莲——记著名工笔画家俞致贞
苏滨 唐英督窑述评
张葳 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记吴劳
博士毕业生(1名)
李砚祖 装饰之道
1992届毕业生(1人)
硕士毕业生(1名)
吴明娣 我对汝窑的再认识
1993届毕业生(1人)
博士毕业生(1名)
尚刚 唐代的工艺美术
1994届毕业生(2人)
硕士毕业生(2名)
胡鸿 走出传统——二十世纪设计文化若干特征
周平 论中国的工艺形象
1995届毕业生(1人)
博士毕业生(1名)
杭间 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
1996届毕业生(11人)
本科毕业生(10人)
王照 听笛遥寻岸 闻香暗识莲——北宋耀州青瓷刻印花成因浅述
王丽霞 洛可可建筑装饰与服饰研究
邓欣南 宋代工艺美术市场初探
王建华 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经营战略
黄柱 髹饰之美——传统漆艺技法初探
晁立华 CIS及其实态调查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龚勤茵 坐,一种文化观——中国古代坐具发展述略
张君 以玉比德——从社会变革看“玉德”观的形成
张晶 楚汉工艺美术的铺陈表现手法
祝捷 MIS在CI中的应用
博士毕业生(1名)
方李莉 新工艺文化论
1997届毕业生(11人)
本科毕业生(6人)
师祎 莫卧儿王宫的中国陶瓷
王嫪彩 明式家具初论
张海容 法门寺塔地宫金银器几题
马斌 磁州窑器物装饰浅议
焦振涛 生命的呼唤
周卫星 紫砂陶与艺术市场
硕士毕业生(1人)
梁梅 后现代主义设计初探
博士毕业生(4人)
邹文 工艺创造学
卢新华 艺道之思——有关技术与艺术的哲学研究
林华 艺术形态学
张孟常 器以载道——中国工艺美术通史的分期研究及教学思考
1998届毕业生(9人)
本科毕业生(9人)
张小宁 埃及装饰风格
李 莉 画绣性格初探
余 静 “于无声处听惊雷”——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木刻浅谈
郭 蕾 唐代饰金工艺浅谈
李渊 门的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中门形制分析
汪亓 唐锦纹样及其演变溯源
章斌 论康熙皇帝对瓷器繁荣的历史作用
刘岳 卐形纹饰初探
齐雄 后现代主义设计在西方设计领域中的确立
1999届毕业生(24人)
本科毕业生(19人)
肇文兵 古希腊陶瓷造型、装饰的发展及审美因素
孙宁宁 设计·人·自然——从装饰艺术运动、现代设计主义运动工业产品设计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
李晓霞 耀州窑艺术风格与宋代文化
李丽霞 二十世纪中国书籍装帧艺术
夏岚 民间年画,中国传统文化之窗
刘立 元代工艺美术中回回的影响
戎榕 唐代铜镜鸟兽纹的演变
刘平 新艺术运动与服装设计
赵旻 为生命而歌——郑可先生的艺术与教育思想研究
孙琦 蒙古族头饰的历史演变及其承传变异之因由——浅谈宗教对蒙古族头饰的影响
杜立君 《长物志》的工艺思想及其成因试析
夏雷 论设计的艺术性创造
周志 闪光的中亚——从金属工艺看中亚工艺美术风格的演变与发展
王硕 路易十四与十七世纪后半期法国的工艺美术
李祝捷 汉字与平面设计
吴丹 设计历史的窗口——现代主义的杂志封面设计
薛强 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意境的创构——意象思维带给环境艺术设计的能动性
盖东升 洋漆·眼镜·金星玻璃——《红楼梦》中外洋方物三题
硕士毕业生(1人)
王梓薇 返本开新——中国传统艺术建构及香港美术教育发展
博士毕业生(4人)
张夫也 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
杨 阳 中外民族传统服饰探究
陈 芳 中国先秦工艺与古希腊艺术之比较研究
徐瑛珠 韩中陶瓷艺术之比较
2000届毕业生(28人)
本科毕业生(25人)
张 毅 伊卡织物初探
扈秀丽 蒂凡尼的艺术经历和作品风格分析
刘 音 论汉代铜灯具的设计因素
郭美辰 明代绵缎纹样特色初探
周 越 日本桃山时代茶道碗的造型与装饰
周中工 艺术设计类图书的大众需求
王凯笛 青瓷堆塑罐述略
尹小龙 至纯至美的艺术情怀—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形式美追求
陈 真 无饰之饰——现代主义设计的装饰结构化初论
董庆波 论中国古代工艺思想中的“人”
吕岩峰 试论首都机场壁画对中国当代壁画的影响
杜 瑛 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庞薰琹工艺美术教育思想初探
印洋子 比亚兹莱的装饰艺术
王树良 包豪斯:为大众生活而设计
张玉花 时代与张光宇的装饰艺术
牛茜茜 唐代的首饰
滕明堂 山东高密民间年画
葛 芳 沈从文工艺思想初探
徐 爽 辽代的三彩
邵银嬘 八十年代后中国农民画装饰性初探
王波涛 蒙元质孙服饰研究
刘慧艳 绚丽多彩的明代珐华器
徐永涛 胸怀大美 心甘寂寞——祝大年艺术研究
黄建军 月份牌研究
刘 飏 东京室外POP广告设计现状初探
硕士毕业生(3人)
周卫星 辽代金银容器
梁 冰 晋式家具与居住环境初探
芦 影 形美以悦目,意美以感心——平面设计的美学研究
2001届毕业生(31人)
本科毕业生(25人)
王 永 图画的革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漫画述略
丛 龙 广告设计心理初探
陈宜思 朱启钤与中国工艺美术
袁剑侠 《装饰》杂志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王海锋 九十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历届毕业论文选题评析
张爱玲 斯堪的那维亚现代家具设计理念初探
张新沂 时尚:大众文化的先锋——1949年以来的中国服装文化初探
干一青 传统的力量——日本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民族传统
刘田田 京剧服饰初探
钟兆荣 装饰与公众——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设计史中的民主化趋向
谭 波 中国早期现代艺术社团研究——艺术运动社与艺术运动(1924-1937)
邢雪飞 关于2000年上海双年展
宫建燕 辽代皮囊壶
姚之洁 艰难地生存——从1929年、2000年两次西湖博览会的比较看现代工艺美术的变异
刘 曼 对称之美——关于现代物理学与美学中的对称现象的研究
田 君 文革服饰初探
贾 甄 无表情:用冷漠面对现实——九十年代中国架上绘画中的人物形象
孙玉洁 中国古代艺术产业中的标准化——试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王晓青 流线型设计中技术美的形式与价值分析
陈彦姝 北朝金银器
杨 磊 数字化的意境——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对传统审美意识的继承与发展
张 昭 网络中的艺术设计
朱 况 简单生活与生态化的家居设计观
单春晓 水在园林——以明清园林为例谈园林中水的设计思想
海 军 非物质社会的设计
博士毕业生(6人)
权纯燮 楚国漆艺研究——兼论中国古代漆艺若干问题
胡玉康 战国、秦汉漆器艺术研究——兼论现代漆艺
高 丰 天工意匠—中国艺术设计史研究
黄维 艺术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胥建国 中西雕塑的文化内涵
许正龙 雕塑造型论
2002届毕业生(31人)
本科毕业生(25人)
宗 恒 南丰傩面具艺术初探
欧阳俊华 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及影响
王 伟 文革时期政治宣传画述略
刘 铭 当代唐山陶瓷的兴衰及其原因简论—以陶瓷研究为例
汪 芸 为有源头活水来——走向现代的东阳木雕
王宜梁 河南淮阳“泥泥狗”文化内涵初探
郑 宏 中国当代实验水墨
金 真 在路上——中国混合媒体艺术初探
郭欣欣 浅谈画廊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身份
康 宁 中式特色服装的发展现状——北京地区考察分析报告
刘园园 民国旗袍演变
王向令 青海热贡唐卡艺术新探
毛炳军 三大展馆中的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及中国现代文学馆中的考察
赵 金 长安街公共艺术调查
李 玲 环保时代的传统工艺危机
张 健 《金瓶梅词话》及其早期插图中的家具与器用
周坤明 试析辽代的玉器
王漱菡 浅谈中国广告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董 娜 欧洲插图艺术大观
郭秋惠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刘 虹 袁运甫与他的公共艺术
廖大智 挪用艺术探析
滕晓铂 西班牙的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初探
罗 慧 浅析系列性广告
陈 仪 图画背后的秘密
硕士毕业生(4人)
丛玲玲 从传统到现代——沈福文漆器艺术研究
周志 欧洲中世纪装饰艺术风格的产生
夏岚 蒙元时期中国与西亚的工艺美术交流
李美爱 中国与高丽的工艺美术交流
博士毕业生(2人)
易晓 趋同性与多元化——斯堪的纳维亚现代设计风格演变探究
王贵胜 中国古代山水画景物构成研究
2003届毕业生(24人)
本科毕业生(16人)
张 昭 古埃及艺术中的女性形象
陈 平 田中一光设计风格解析
何 姝 东晋至宋朝山水画论中的审美精神初探
赵春艳 差异的身份与视角:女性主义艺术在中国
贾 涛 宋金玉石器
杨海霞 宋辽金铜镜比较研究
赵 倩 民间文化挖掘——从临沂泥玩具开始
赖静芳 北京近20年房地产样板间风格简析
唐 玮 中国包装设计的历史述评
尹培德 陈师曾及其文人画理论研究
张 杰 1979年以来的中国军事美术——商品经济下多元文化中的“主旋律”文化
刘 征 现代汽车外形风格初探
王馨欣 中国雕塑公园现象研究
孙 震 现代电子游戏设计概论
曹晓亮 北京社区公共艺术分析
连 冕 元人剧作中所见之工艺美术
硕士毕业生(7人)
尹小龙 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油画艺术的民族化追求
王树良 晚明江南文人意趣与设计研究
田恺 三国、西晋的工艺美术
王建华 《长物志》设计思想研究
王嫪彩 近代上海艺术设计发展历程研究
周越 意大利现代产品设计探议
李晓霞 芬兰现代玻璃设计风格发展探析
博士毕业生(1人)
尼跃红 室内设计形式语言研究
2004届毕业生(27人)
本科毕业生(16人)
张一璐 一个知识分子的艺术实践:论鲁迅与木刻
余晓庆 辽金丝绸
萧 歌 支持西方现代抽象造型艺术的四个基本观念型
王志强 “大地艺术”的景观设计因素及其影响
章丹露 詹姆斯·惠斯勒与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
潘可佳 辽金诗文所见的工艺美术
韩 倩 宋代素髹漆器
王 潇 精神的胜利——“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设计所体现的中世纪风格
黄德荃 文献中所见的魏晋南北朝纺织业
张涵语 宫崎骏和他的动画片研究
侯晓盼 传统与变迁——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的北京工艺美术
瞿孜文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农民形象
侯亚娜 曹氏风筝
安宝江 《大闹天宫》与《西游记》的视觉形式分析
段 君 中国当代装置艺术中的解构意识与方法
真仁田千香 本生图像的传播与变化——从印度到中国
硕士毕业生(10人)
海 军 平面设计的符号学研究
田 君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
张 艾 美术与广场
朱谷莺 政府推广下的英国现代设计
王翔宇 雷圭元图案学理论与中国图案学体系的建立
谭 波 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
陈彦姝 十六国北朝的工艺美术*附表
赵新图 郑和下西洋对明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刘艳 东晋南朝的工艺美术
黄琴霞 平面之美中国明清书籍版画艺术形式初探
博士毕业生(1人)
袁承志 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
2005届毕业生(25人)
本科毕业生(15人)
戴婷婷 传统蓝印花布的今天
王小茉 16、17世纪欧洲科技发明对玻璃工艺的影响
张雪 近五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景观雕塑应用比较研究
王珺英 二战纪念性雕塑比较研究
赵子龙 当代视觉艺术中的“血”符号阐释
闫雪峰 现代性艺术价值的建构——85新潮美术与美术批评的意义
朱美臻 “端午”与端午节设计
文瑶 服装设计中的善
马敏 21世纪中国“美术馆”西方管理体系的引进和消化
李天垠 蔡京书法试论
岳君瑶 看中法文化遗产保护
毛旭林 20世纪美国工业设计思潮初探
耿婉 试论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矛盾性
刘晶晶 两宋陶瓷仿古刍议
惠子芳 河南舞阳圏床席
硕士毕业生(9人)
贾甄 西方艺术中花园/乐园图像及意义分析
李江 玛雅工艺美术研究
王逸君 刺绣艺术家沈寿研究
赵金 明清美术创新点研究
刘向娟 观念性——中国当代雕塑现象研究
郭秋惠 20世纪中国装饰艺术思潮研究
王贺利 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绘画的哲学基础
汪芸 西方的“期待”与中国的“异议”中国录像艺术的渊源和现实
滕晓铂 伊斯兰装饰图形研究
博士毕业生(1人)
刘瑞芬 以人为本——设计程序与管理研究
2006届毕业生(33人)
本科毕业生(6人)
林芳 由《中国民间美术全集》透视民间美术研究的若干问题
李云 黑格尔的“绘画史”评析
董丽慧 摄影中的身体意象与话语
田旭 秦汉的铜钫与铜樽
邵明 安岳与大足石窟《圆觉经》造像考察
张海荣 沈周文人画中的“非文人性“因素
硕士毕业生(22人)
王波涛 艺术设计传播研究
吴少昆 高迪建筑设计艺术的心理学研究
盛葳 后殖民批评方法及其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安宝江 社会变革与艺术变迁——中国当代文学类书籍插图艺术研究
段君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方法论
赵成清 潘天寿艺术和理论研究
杨雯 绘画艺术传播研究
张蕙真 13-14世纪多元文化交流下的工艺美术
贾涛 宋辽金玉石器
连冕 王冕研究——易代之际的社会与画家选择
侯晓盼 商标的符号与艺术——中国近代商标设计研究
胡莹 《历代名画记》史学理论研究
牟微姣 敦煌插图艺术初探
王毅 二十世纪初国学保存会之美术活动研究
毛炳军 两宋青白瓷研究
冉悦 从器用到观念——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研究
王馨欣 雕塑艺术传播研究
李娜 论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中的个案调查
许俊 傅雷美术理论研究
肇文兵 欧洲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成因分析
韩倩 宋代漆器
张涵语 发展与聚集——创意产业的“集群”问题与上海泰康路现象
博士毕业生(5人)
王树良 文心匠意——晚明江南文人居室陈设思想研究
陈晓华 传承与融合——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历程研究
刘佳 “联系”:工业产品设计的人类学视野
柳沙 使用与情感——可用性设计和情感设计的心理学研究
郑立君 20世纪月份牌、宣传画、商业招贴艺术研究
2007届毕业生(75人)
本科毕业生(10人)
赵毅平 弗朗西斯·培根20世纪40至50年代的绘画
展梦夏 汉代玉器
蒲鸿 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与贫乏的经验
邓美珠 20世纪粤式裙褂形制演变研究
王栋桥 八大山人题画诗中的遗民意识
周林路 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陈则思 两宋时期佛教图像及其反映的思想内涵
臧翠翠 汉锦
侯俊华 大足安岳宋代石刻孔雀明王图像考察
颜晓烨 克里斯托弗·德莱塞的设计思想
硕士毕业生(60人)
玛瑙 身体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主题和意义
何姝 丰子恺的艺术思想研究
赵盼超 元汤垕《画鉴》研究
闫雪峰 边缘与沉默——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及批评研究
廖苾雅 中原北方唐代石刻佛像发展序列考察
周佳 惠山泥塑女艺人研究
刘晶晶 宋代仿古瓷器
张丽娉 后现代设计伦理思想述评
毛旭林 波普设计的后现代主义先锋性及其影响
王潇 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工艺美术
潘可佳 辽金陶瓷
张雪 “人文奥运”中的公共艺术
解孝峰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尹丹 中国先锋艺术及其媚俗化倾向
2007 高校教师班
马刚 宋代山水画空间形式分析
路永泽 中国意象化油画的生成及发展状态
李玉婷 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服饰元素的应用
郭晓冰 中国现代书法形态研究
刘进 吉祥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陈蕾蕾 作为文化载体的“街头”
欧阳晋焱 秦汉车辆设计研究
王泽猛 室内设计中的心理因素研究
杜军 风景区规划比较研究——以峨眉山和黄山为例
杨文剑 宋汝窑、官窑与龙泉窑器型比较
莫殿霞 从明清时期晋中大院看建筑的伦理功能
洪春英 《良友》画报与服饰变迁——从传媒看民国女性服饰传播
郭小强 吉祥文字形态构成的因素和意义
辛晨旭 汉字与标志设计
陈红帅 四川重庆唐代石刻佛像造型考察
李静 中原北方与敦煌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考察
金星 适形造型研究
高明伟 从山水画的角度看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陈妍言 唐代金银器角隅纹样研究
莫怏 中国传统寓意纹样在现代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付卫东 主体与镜像-自画像的画语与解读研究
朱平 论实验水墨的现代转型
谷东方 高平开化寺北宋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壁画内容考释
蒋晓红 两汉灯具
贾丽敏 傅抱石美术史及理论研究
刘慧艳 唐宋元家具研究
林敏喜 数码产品的时尚与设计研究
张佳宁 秦汉饰物研究
孙亚云 中国休闲消费中的设计艺术
宋涛 简约之美——平面设计语言风格研究
李金春 庆阳民间美术“热”现象分析
李菲 乡土意味与王宏剑的油画创作
陈艳球 近代上海广告的经营和运作
李瑛 绘本设计研究
梁兰 雕塑推动旅游发展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
彭烈洪 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油画研究
曹淮 后工业社会产品设计批评
丁松丽 郑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为例
蔡然 色彩在标志中的应用研究
孙凯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研究
于历战 影响椅子形态演变的因素
张云 敷颜赋色——产品色彩设计分析
闫鑫 山西美术经典的当代传播研究
柴兴祝 数字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
黄颖宜 虚拟网络中的真实设计——网络视觉设计研究
左太元 动画中的孙悟空
博士毕业生(5人)
陈谷香 宋代绘画史籍中的画学思想研究
江牧 产品设计中有关人类安全的原则研究
李伶美 论朝鲜早期青花瓷器——兼论与中国元明瓷器的关系
陈彦姝 宋辽夏金的丝绸
赵平垣 广告文化学研究——以《南方周末》和《北京青年报》为例
2008届毕业生(17人)
本科毕业生(8人)
王 熠 汉代铅釉陶器
周媛媛 20世纪西班牙招贴设计
贾明玉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中的儿童形象初探
刘 佳 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历史画
李欢欢 风格与体验——让·迪比费的艺术
李楷文 怀素大草的章法类型——以《自叙贴》为中心
杨珊珊 王羲之草书中的笔法问题
张井炜 山东人生礼仪剪纸
硕士毕业生(6人)
田旭 秦汉青铜容器研究
林芳 金华俞源民居建筑木雕装饰研究
董丽慧 中国先锋摄影的历史、形态和文化表征
袁梦妮 明式家具设计中的文人审美情趣研究
王珺英 李金发的艺术及其思想研究
王春雨 民族性与现代性——1949年以来北京大型室内设计研究
博士毕业生(3人)
耿明松 明代绘画史学研究
滕晓铂 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研究
张朵朵 绣的书写——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研究
2009届毕业生(32人)
本科毕业生(10人)
周小舟 中国新媒体艺术现状研究
俞晗之 香港伙炭艺术村研究
王 玥 从“当代性”与“中国性”看中国当代艺术
裴 欣 齐白石、黄宾虹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兼谈20世纪中国画的演变
冯 福 徐渭花鸟画中的墨法问题
王 楠 中国建筑装饰中的玻璃艺术
李春姣 18世纪法国塞弗尔瓷窑
李 尚 从赛金花到邓丽君——20世纪中国招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919-1979)
刘晓伟 麈尾再考
吴婷婷 林风眠香港时期(1978-1991)艺术风格研究
硕士毕业生(13人)
吕锐 中国(大陆地区)策展人现状分析
于添 斯坦利·斯潘塞的圣经题材绘画研究
武晓燕 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转型期艺术设计教育研究
邓美珠 广东醒狮造型艺术研究
范丽娜 蓬溪宝樊寺明代壁画考察
徐后平 字体设计教学体系与内容研究
王伟 汉代画像石中的玩具研究
臧翠翠 秦汉玉石器
林志镐 南北朝隋代佛像背光图样分析
李云 纽约波普艺术的兴起
滕明堂 高技术派的设计哲学解析
颜晓烨 寻找居心地——战后日本居住空间设计之路
赵毅平 约翰·拉斯金与拉斐尔前派兄弟会
博士毕业生(9人)
周卫星 辽宋金金银器
王丽丹 当代中国工艺美术体制问题研究
傅慧敏 清代绘画史学研究
陈红玉 20世纪70-80年代英国的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周志 哥特式教堂彩绘玻璃研究(12-14世纪)
李江 阿兹特克工艺美术研究
郭秋惠 “点石”:点石斋画报与1884—1898年间的设计问题
鞠文俐 论朝鲜时代后期传统家具——兼论与明式家具的关系
朱怡芳 中国玉石文化传统研究
2010届毕业生(29人)
本科毕业生(11人)
吴艳丽 新媒体艺术典型研究
佟秀楠 清初画僧担当绘画艺术研究
李小燕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研究
王芳 和田地区古代佛寺遗址及其雕塑、壁画的考察
孙晶 从张仃形象设计作为看新中国五十年代对外宣传
谢珏嵘 中原地区汉墓壁画反映的文化思潮
欧阳理 新中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1949—2009)
李馨 吴冠中绘画风格的发展
韩建鹏 北京双年展在中国
樊也嘉 “南北风骨”——陈少梅《二十四孝图》品录
卢辉红 20世纪50-6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油画探讨
硕士毕业生(15人)
赵丁昱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韩左翼美术运动比较研究
赵丹 郑午昌艺术和理论研究
施磊 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设计风格研究
王玥然 乌尔姆造型学院设计教育体系研究
孙媛媛 精神的图像—威廉·布莱克绘画艺术研究
顾婧 上海十年美术传播研究(1927-1937)
李娟 艺术史新视野——本雅明影像理论研究
王熠 战国秦汉彩绘陶容器
蒲鸿 多义的图像:格哈德·里希特与中国绘画
潘汝清 雷蒙德·罗维及其设计思想研究
暨晗姿 器与气:中国古剑的系谱问题
曹程 斯蒂格利茨与现代主义绘画在美国的兴起
刘小妹 黔东南苗族银匠村活态保护研究——以控拜村为例
高璐 文化工业的异类——劳特累克海报设计的异质性研究
徐攀 对中国园林陶的回顾与探索
博士毕业生(3人)
连冕 工以治世:清代旗纛及其思想研究
金弘大 王羲之书法造型特征研究
赵盼超 民国初期(1912-1928)北京国画界研究
2011届毕业生(30人)
本科毕业生(16人)
高登科 明代女性画家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王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藏书票
远藤龙晃 “纤纤玉手”之浮世美人与唐代仕女的“手”比较
张震 王铎立轴、高幅临帖作品研究
李亮 《天水冰山录》中的工艺美术品
王静文 北京城乡结合部与当代艺术群落
张兰兰 叶浅予舞蹈人物画研究
张新雨 河北滦平两间房满族剪纸
卢国祥 从伦敦设计节中寻求我国设计展会的发展道路
赵雯清 浅论唐卡的双重性
吴垠 元代戏曲中的工艺美术
周则楷 嫁衣设计思想研究
杨庆康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美术展览
李楠 从工业之城到设计之都——法国圣泰田国际设计双年展研究
杨琳 1950年以来中国美术通史类教材的编著与特点
杭承政 对一个音乐人群美育状况的调研
硕士毕业生(9人)
王惠雅 两岸当代艺术思潮比较
周媛媛 1975-2000年西班牙招贴设计
张怡 20世纪中国基督教绘画的典型研究
谢传强 中国民间艺术中的“虎”文化研究
贾明玉 1918-1927年间中国的油画创作
王楠 中国早期度量衡的形制设计与使用研究
廖延彦 英国艺术设计学院的历史研究
熊丽娟 20世纪20、30年代现代设计文献研究
齐庆媛 中国北方地区宋辽金时期菩萨像造型分析
博士毕业生(5人)
王颖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景泰蓝的保护研究
赵敏住 康乾时期“水文地志风景图”和地图制作之关系研究
袁园 建于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博物馆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白波 古风与新潮——春秋战国玉石器
韩倩 清隽典雅——两宋器物造型
2012届毕业生(39人)
本科毕业生(16人)
梁开 《明宪宗实录》中的工艺美术史料
龚元 由“新中式”设计引发的设计思考
黄晏 从书画拍卖看中国近20年的艺术传播
吴昊 日本动画《机动战士高达》文化内涵分析
杨元 湖南省龙山县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个案调研
李亚华 民俗主题公园的文化作用-以北京中华民族园为例
杨筱 南北朝隋代缠枝纹样谱系考察
高则灵 1980年代以来伤痕美术画家群体的创作形态
孔雪莹 伦敦几大创意院校在创意城市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
王熙宇 凌叔华:布鲁姆斯伯里的中国成员
徐东军 朱屺瞻绘画艺术发展脉络与特征
柳磊 竹九梦二早期抒情小品对丰子恺漫画的影响
夏龙飞 《论语》思想对中国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借鉴作用
徐帆 论“触觉式”感官体验设计——以原研哉为例
吕科霖 徐燕孙及其人物画研究
王一南 从“创客”看新媒体艺术的现状
硕士毕业生(15人)
常亦杨 美国艺术基金会初探
杨默 两汉弓弩文化
洪昊 春秋战国两汉铜镜
邓长春 印象派绘画对中国现代油画艺术的影响
彭宁 民间美术和基础美术教育-民间美术进课堂教育实验课题报告
周小舟 20世纪70年代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绘画研究
李春姣 1919-1925年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以室内家具为例
徐媛媛 20世纪上半叶苏联政治宣传画
张晨 先秦漆器
刘晓伟 上海“沙龙”(1927-1937)研究
吕伟涛 《江村销夏录》与《江村书画目》——兼论清代私家鉴藏文化
杨莹沁 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神仙与佛教混合图像分析
张明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艺术建设研究
余梓伊 乔治娅‧奥基芙交游及其艺术风格研究
杨明燕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女童形象研究
博士毕业生(8人)
秦峰 新疆维吾尔族当代金属工艺研究
王敏 20世纪30年代美国流线型设计研究
周波 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现代性历程研究
韦佳 明清篆刻技法理论研究
赵成清 蔡元培艺术思想研究
顾浩 游方——苍山小郭泥塑的一种存在方式
张黎 在身体与身份之间:关于性别的设计批评研究
刘艳 秦汉漆器研究
2013届毕业生(36人)
本科毕业生(15人)
于龙玲 岩画对韩美林艺术和里波列斯艺术的影响比较
郭岱 北京公共艺术续存状态研究
汪悦 黄慎人物画研究
胡梦婷 缅甸系释迦成道像及其在中国的流布
刘全 莫兰迪的静物画——柏格森生命哲学视角的阐释
高宗帅 《明太祖实录》中的工艺美术史料
王华 晚清南方外销画的图像学意义
杜媛 唐代画论与书论之关系研究——以李嗣真理论为例
刘花 比较分析吴镇与倪瓒对苏轼文人绘画观的继承和发展——以画竹图为例
刘思 1895-1945年台湾与大陆女性画家的绘画形态及女性意识形态比较分析
吴禹力 大足与安岳石刻转轮经藏图像分析
黄薇兮 基希纳自画像研究
王雅淋 海派艺术家王一亭绘画艺术分析
马均俭 明宣宗与院画
程明诗 比亚兹莱插画创作思想溯源
硕士毕业生(11人)
李骐芳 工艺美术的永乐时代
王少茜 设计的交往观—处于主体间的设计
李晗 圣人创物与百姓日用——以《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考工总部》为例
安丛 黑川雅之及其设计思想研究
农丽媚 设计政策与国家竞争力研究
薛芃 西方绘画修复观念的演变
吴艳丽 感觉与抽象—赵无极抽象艺术的感觉性研究
杨超越 约瑟夫·博伊斯的社会雕塑研究
李馨 艺术中的人格暗示
李楠 清代中日韩工艺美术交流研究
王芳 龟兹石窟本生因缘图像考察
博士毕业生(10人)
王小茉 法国文艺复兴:弗朗索瓦一世时期枫丹白露派的装饰艺术
胡云斌 “蛮境”的图与志: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形及其演变
陈彦青 正色之间: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之文化想象
宋炀 18世纪法国宫廷女装文化特征研究
李敏敏 设计展览与创意城市—基于四个典型案例的研究
段君 论毛泽东图像
郝青松 废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性阐述
曹贵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郑玫 摄影艺术传播研究
董丽慧 16、17世纪中国基督教图像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