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盛葳:从“纯化语言”谈起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8-29 16:58:0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抽象”和“表现”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美术创作率先突破的艺术“禁区”。“文革”期间,在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舆论氛围中,“抽象派”、“野兽派”都曾被视为资产阶级趣味而广受批判【1】。1978年以后,随着艺术创作自由度的增加,“抽象”和“表现”率先进入到艺术家和理论家的视野中:《美术》杂志1979年第5期、1980年第10期分别刊登了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和《关于抽象美》两篇文章,掀起了关于“形式美”的大讨论,而《美术》杂志1980年第8期发表的千禾《“自我表现”不应视为艺术的本质》一文,则引起了美术界关于“自我表现”的辩论,甚至直到“’85新潮美术”运动中,这些讨论依然在继续,可见其激烈程度。

  一系列的理论探讨反过来推动了相应作品的创作,然而,这一时期抽象和表现风格的创作及其基础却与80年代末的“纯化语言”背景下再度兴起的抽象与表现风格作品大相径庭。1978年至1983年期间,类似风格的创作主体并不是稍后发生的“’85新潮美术”运动的主体,而是“在野”的、民间自发的“前卫”艺术家。他们创作具有抽象和表现风格倾向作品的主要诉求与西方的同行具有明显的差异,他们并不那么注重艺术本体的诸等问题——早期民间画会中的年长者借用现代派的手法去表现东方美学的意境,年轻者则更多地是将“抽象”与“表现”看作现实主义的对立方,以现代派风格的作品去争取艺术创作的自由,彰显时代精神的变革。因此,“禁区意识”构成了他们从意识和实践上推崇“抽象”与“表现”的主要内在动力,“抽象”与“表现”本身就变得具有了强烈的象征意义。

  从1988年开始出现的“纯化语言”现象的创作主体包括部分直接参与“’85新潮美术”运动的学院艺术家,譬如当时刚从中央美院油画系毕业留校任教的孟禄丁,但更多的艺术家则是在学院内部冷眼旁观,或借鉴、或反思。“纯化语言”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对“’85新潮美术”运动中过于追求艺术作品的哲学、社会学意义的反动。从1988年开始,部分学院艺术家开始将艺术本体、绘画语言放到了抽象和表现风格探索的重要位置。孟禄丁以即将毕业的四画室学生王玉平、申玲的作品为例,撰写了《纯化的过程》一文,认为艺术创作需要“整体地把握和感悟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意识及表述这种意识的语言能力”,通过“绘画语言的不断纯化”,形成“完美独特的视觉语言”。【2】这既是对王玉平和申玲当时创作的评价和要求,实际上也是当时孟禄丁自己创作转型的一种基本理念。因此,他从《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的超现实主义探索转向了“足球”、“外壳”、“元态”等兼具抽象和表现风格的系列作品,通过后者清除此前所谋求的“意义”:“通过各种元素的联系,引发欣赏者去思考、去联想。”【3】,从而进入艺术语言、形式、本体问题的思考:“对于艺术家来说,结果无意义,重要的是过程的体验……绘画行为无非是物化这种体验的过程。”【4】

  同年,《中国美术报》刊发了丁一林《画家必须进入绘画语言状态》、林旭东《语言的接受与转换》,《美术》杂志刊发了丁一林《绘画中的语言状态》、张杰《油画语言研究》等文,持续讨论艺术语言与形式表达等问题。在创作中,除孟禄丁开始抽象艺术的探索外,刘刚稍后也逐步开始进行一系列综合材料的抽象尝试。而同在中央美术学院的马路、王玉平、申玲、陈曦、张方白、尹齐、韩中人、张永旭等师生则在表现风格绘画创作实践方面进行探索。在1989年“中国表现艺术展”面世之际,马刚写到:“《中国表现艺术展》……还是从色彩、线条、形状入手,但目的在把握某种精神……我们的作品中正是要一反近期占主导的那些用文字推理的形式来解释艺术的企图。”马路则认为:“理性设计的画面就显得简单、枯燥”,“有时甚至宁可没有最初的设想而放笔涂抹”【5】。可以看出,“纯化语言”过程中的抽象和表现风格作品,及其所诉求的目的,不仅与1983年前民间自发的抽象和表现风格作品拉开了距离,同时也与“’85新潮美术”运动中艺术创作偏重思想呈现、宏大叙事形成了对峙之势。对于他们而言,无论是形式、还是精神上的“标新立异”都已经不足以支撑此时对艺术发展的期待。前卫艺术从对社会责任、文化担当的表述转而进入了以形式语言研究为基本特征的个人化探索。在这个意义上,“纯化语言”实际上部分地标志着运动式的“’85新潮”已经结束。

  在这一转折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实践者更多地集中到美术学院,甚至稍后出现的“新生代”,也大多在这一范围中。中央美术学院,尤其是四画室的师生,更是其中重要的力量。一方面的原因是艺术发展自身规律所决定,在热情澎湃的“运动”之后,必然出现相应的反思和深度挖掘;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由美术学院自身的具备的研究性质所决定,而中央美术学院则占据了近水楼台之利。80年代中期,体制内的新潮美术取代了70年代末开始的民间自发的前卫艺术,80年代末,学院推动的艺术语言、本体研究与纯化取代了大范围的思潮式美术创作。实际上,当时的评论家们也已经意识到这种转变。作为一种理论的回应,贾方舟呼吁“回到艺术本体上来”【6】,而殷双喜则将“纯化语言”的艺术家定位在“学院派”【7】。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