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推介 > 2010艺术中国年度巨献 > 中国艺术之假

《砥柱铭》九大漏洞问倒拍卖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28 14:17:41 | 文章来源: 深圳商报

请傅申出来解释“玄”字

上海《青年报》的文章直言:“《砥柱铭》真伪被质疑后,北京保利拍卖行也受到了一些舆论压力。”但是重压之下,“他们不认为《砥柱铭》有问题”,“因为这件作品获得了台北故宫黄庭坚书法研究权威傅申和黄庭坚第35世孙、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黄君的肯定。”

对此,王乃栋认为也不值得一辩。傅申的肯定只是一家之言,他如果能站出来对“九大漏洞”特别是黄庭坚避讳“玄”字的问题进行解释或辩论,那说明他还是一位有勇气的学者。

保利拍卖行的姜柯表示,“如果故宫或国家博物馆的专家提出质疑,我们肯定会认真探讨”。王乃栋、张传旭、裴光辉、万君超勇敢地站出来对《砥柱铭》提出质疑,正是凭着学者的良知,凭着对中华文化担当负责的精神,裴光辉认为,把《砥柱铭》赝品当真迹来拍卖,是对他心目中伟大的艺术家黄庭坚的侮辱,王乃栋也说,如果我们把日本人抛弃的不可靠的东西当作宝贝,将受到日本人的耻笑,被视为偌大的神州无人。

姜柯认为,“现在的质疑者我们听也没听说过”,所以决定“不予理睬”。

姜柯还以“国家相关拍卖法规没有规定拍卖行有‘保真’义务”来做挡箭牌,称《砥柱铭》的真伪问题应该由卖家和买家去解决。这也是问题的关键之一,目前《砥柱铭》买家仍深藏不露,并有消息传来,称国家拟再次使用优先购买权,将《砥柱铭》收归国有。艺术品的市场动作充满玄机,这可能也是一大批专家学者对《砥柱铭》提出质疑的重要原因。

质疑《砥柱铭》备忘

明代张丑(1577—1643)在《真迹目录》卷四中对《砥柱铭》表示怀疑:“我明天顺间,为公裔孙询所购,一时题识者九人,而其名盖不甚著。北卷旧藏项子京家。其品尚在《经伏波神祠卷》真迹之下。”可见张丑时代的《砥柱铭》,还没有王厚之、贾似道等人的题跋钤印,从而印证其很可能为明人伪作。

1976年,傅申在其硕士论文《黄庭坚的书法及其贬谪时期的杰作〈张大同卷〉》中,将《砥柱铭》卷定为疑而不能下定语的“问题作品”。

2004年,书法研究者张传旭在《中国书法家全集·黄庭坚》中,将《砥柱铭》疑为伪作。

2010年,傅申发表《从迟疑到肯定——黄庭坚书〈砥柱铭卷〉研究》,修改自己30多年前观点,肯定《砥柱铭》为黄庭坚真迹。

2010年6月3日晚,在保利5周年春拍会上,《砥柱铭》卷以3.9亿元落槌,加上佣金4.368亿元成交。

2010年6月13日,《海峡都市报》发表文章,称泉州著名文物鉴定家裴光辉认为,《砥柱铭》非黄庭坚真迹,而是明末后赝品。

2010年7月5日,《人民日报》主办《文史参考》发表《砥柱铭八大疑团》等一组文章,质疑《砥柱铭》卷为赝品。

2010年7月11日,《河南商报》发文,称河南收藏家王保良认为:《砥柱铭》极有可能是赝品。

2010年7月11日,独立书画鉴定人王乃栋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断言《砥柱铭》的创作不会早于明代中期(见本报7月13日C3版《鉴藏周刊》)

7月16日《深圳商报》独家采访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获悉,国家优先购买《砥柱铭》无可靠依据。

2010年7月23日,《深圳商报》发表《砥柱铭有九大漏洞》一文,王乃栋对记者条分缕析,认定《砥柱铭》为赝品。

2010年7月26日,上海《青年报》发表《保利回应砥柱铭真伪:质疑者没见过真迹》一文,为保利公司辩解。

 

   上一页   1   2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