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性和多样性表达方式——“80后艺术家邀请展”观后感

时间: 2016-08-28 23:24:57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展评


艺术家与策展人评论家合影

 

继“编辑景观:媒介化之后的个体与工作方式”大型群展(2015)之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再度推出以1980年后出生的一代艺术家作为考察对象的系列项目“作为窄门的绘画:80后艺术家邀请展”,本次展览邀请三十位年轻艺术家参展,并特别邀请鲍栋、戴卓群、鲁明军、卢迎华、夏季风、朱朱六位艺术策展人、评论家为参展艺术家撰文评述。展览由夏季风担纲总策划,于2016年8月26日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全展厅规模推出。

80后艺术家全景式扫描

蜂巢艺术中心本次举办的“80后艺术邀请展”是一次对80后艺术家全景式的扫描。对于本次展览评选的标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夏季风认为,展览最初的筛选范围从最初的数量多达70多人,后来缩减到30位。评选的标准一是能够在绘画的某一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二是举办过个人展览,举办过个人展览说明他(她)在艺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从本次展览的青年艺术家人员构成看,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艺术家和女性艺术家具有很高的比例,但性别和海外的经历都不构成对他们作品的特殊解读,这批青年艺术家普遍掌握着国际化的艺术语言和成熟的技巧。用夏季风的话来说,艺术领域没有所谓的男艺术家和女艺术家,只有好艺术家和坏艺术家之分。

对本次30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是否能代表80后艺术家的整体面貌,笔者认为对应庞大的80后艺术家群体,本次展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展览邀请了六位业内具有影响力的评论家鲍栋、戴卓群、鲁明军、卢迎华、夏季风、朱朱,他们意在梳理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几个主要方向,如强调绘画性、画面形式感和空间感、材料和肌理、观念性、绘画与装置、传统绘画图示。本次展览的策展也是大致按这几个方向来区分,但这几个特点又是相互交融的,比如观念性和绘画材质的考究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绘画里,使得展览呈现出多样化综合性特征。

 


夏季风为媒体记者讲解艺术家作品

 


夏季风为媒体记者讲解闫珩的作品

 

图像和多媒介时代下绘画的回应

随着摄影术的出现,图像已经取代了绘画作为社会主流的视觉模式,绘画灭亡论不时的在美术史上出现。而今日随着各种新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各种崭新的艺术媒介日新月异的不断涌现,这些新艺术形式都日益冲击着绘画这一古老的形式,但这样严峻的形势反而促使绘画更加深刻的思考绘画的本体意义和新的拓展性,当代绘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反向吸纳了新媒介艺术的最新理念和形式语言,赋予了绘画无限宽广的生存空间,更促使了绘画的现代性转型和高度进化。本次展览策展人将绘画用“窄门”这一次词语作为比喻,寓意通过中国80艺术家的代表性画作将绘画这一狭窄的艺术形式将会吐纳出丰饶多样的表现力和无限延展的空间潜质。

 


朱朱作为本次展览的评论家在开幕式上致辞

 

80后艺术家走向成熟

如果以本次80后青年艺术家展览所呈现出的艺术特点和早期当代绘画做比较。60后艺术家具有明显的符号化和意识形态性,10年前的70后和早期80后艺术家具有卡通化和泛青春化的叙事性特征。而这批已经集体进入而立之年的80后艺术家明显区别于上述特征。他们的作品无异于意识形态符号和明显的叙事性,更具有全球国际性的视野。创作的依据已经不再是集体性时代记忆,更多的是自己关注领域深入独特的体验和探索,在操作层面更重视艺术的本体研究和观念性呈现,具备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的考究和精准。比如夏禹的绘画,从画面内容看似乎具有一定的青春化的叙事特征,但这些仅仅是作为画面语言的载体出现,吸引我们的还是那种稀薄、明亮、模糊的独特感觉。从画面的气质看,这批作品很少有激情、感伤、狂野、悲恸这些情绪化的表现,更多的呈现为冷静、克制、内敛,理性等作品气质。

艺术家聚焦

本次展览风格面貌多样,大致可分为具象和非具象,具象又可分为强调绘画性、图示性和装置结合的方向,非具象绘画更关注空间性和材料质感等表达方向。比如具有绘画表现性特征的高露迪、陆超、宋朋、吕松等;具有西方古典感的季鑫、杨伯都;具有中国传统图示特征的郝量和倪有鱼;强调材料感和画面秩序感的鞠婷和李文光;强调平面感的如侯虹旭和赵新宇;强调绘画空间性的如蔡磊、顾亮、王一、简策等;而闫珩和臧坤坤较为关注绘画与装置的结合。

下面介绍引起笔者关注的几位艺术家。

 

翟倞:凝练深沉的人物形象

 


艺术家翟倞

翟倞的作品主题是单个人物题材,绘画手法是学院式的写实手法,似乎并没有特殊之处。但翟倞的作品还是具有难言的吸引力。他展出的几幅大尺幅作品都是表现在单纯凝练背景下背对观众的单个人物形象。这个背向的形象加深了画面的孤绝感和思考性。翟倞本人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和探索的艺术家。他自述自己的作品有反图像化特征,他画的也都是他熟悉的朋友,更加强调画面内在的感受力。

宋朋:压抑的暗黑系

 


艺术家宋朋

如果没有宋朋的绘画,本次展览倾向可能偏于平和和简练化,但宋朋绘画的复杂感和暗黑感平衡了这一倾向。这边来自当代艺术边缘之地--青岛的艺术家并非绘画科班出身,但热爱绘画的天性一直支撑他在绘画领域耕耘,他喜欢暴力和黑暗题材,并有机的将各种元素解构扭结在自己画面上。他在艺术上的努力直到几个微信公众号的推介才引起了策展人夏季风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得以在展览上呈现。

吕松:隐秘的森林

 


吕松-Lu-Song-夜间篝火-Bonfire-Night-2015-布面丙烯与油画-150×120cm

吕松是非常具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家,之前由于是和国外画廊合作,所以他的作品很少在国内展览亮相。吕松留学英国,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熟知最新的绘画观念和方法。他的风景作品完全区别于国内风景题材流行的模式。他的作品是以绘画表现性为主导,强调画面的感觉和隐秘的气息,他的笔触和象征性色彩的应用都具有非凡的表现力。同时他也是对材料和技法非常关注的艺术家,他会综合使用丙烯、油画、木炭,遮盖剂等多种媒材,他这次带来的作品中有两幅作品是用分层局部遮盖法绘制,这使得作品特征具有版画和水质材料混合的多重特征。

夏禹:光明柔和的绘画

 


夏禹-Xia-Yu-窗外有大风雨-2016-木板坦培拉-180×200cm

夏禹成名已久,本次展览带来的几幅作品都是平静祥和的日常人物场景,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是他独特的手法,那种色彩纯净雅致、光亮、清透、毛茸感、夹杂着笔触的独特手法,加上画面严谨平衡的平面感,使得他的绘画具有某些湿壁画特征。夏禹是用丹培拉作画,但使用丹培拉方法的人很多,具有这种独特质感的画家却不多。

闫珩:深沉的哲学色彩

 


艺术家闫珩作品局部

和其他穿着随性的青年艺术家相比,闫珩的穿着打扮更像一位考究的绅士。而他的绘画和装置也具有深沉精致的古典感,头骨、石膏画像、纳粹、裸女、尸体、恒河、沉重的铁制外框,这些元素的使用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对生命死亡这些终极哲学命题的追问,闫珩也是本次展览使用装置比重最多的艺术家。

顾亮:复杂的空间性绘画

 


顾亮-Gu-Liang-线索-08-2016-布面油画-100×90cm

在本次展览对于表达空间感的艺术家中,顾亮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按照评论家戴卓群的评论,顾亮作品中的线、光、影极其相互关系创造了五重空间。在切分性的线性形式布局下,顾亮发展出复杂多维度的画面形式语言,这种复杂性和空间平衡感的细腻把握使得他作品达到了精微极致的高度。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24日。

附本次展览参展名单:

蔡磊、陈飞、陈朗慕、高露迪、龚辰宇、顾亮、郝量、侯虹旭、季鑫、简策、鞠婷、冷广敏、李平、李青、李文光、陆超、吕松、倪有鱼、钱佳华、宋朋、宋易格、王一、夏禹、肖旭、闫珩、杨伯都、臧坤坤、翟倞、赵新宇、周思维(按姓氏拼音排列)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