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术馆余乐恩个展“从泥开始”展现陶瓷艺术新魅力

时间: 2015-12-20 19:52:20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展评

余乐恩个展“从泥开始”开幕现场的嘉宾合影

2015年12月20日下午,艺术家余乐恩个展“从泥开始”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开幕,展览展出了余乐恩2015年创作的陶瓷作品和水墨系列作品。

余乐恩早在90年代末就开始专注于公共环境陶瓷艺术的创作,近年来多次举办个人陶瓷艺术展览,但其实他更加有名气的是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合作。贝聿铭称余乐恩的陶瓷作品是“东方建筑的皮肤”。也正是这样的评价与提示,启发了余乐恩的进一步创作思路,也就是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当代应用与试验。本次展览展出的正是余乐恩一年以来实验、积累与创作的一批作品。观众也可以一睹这位以朴素价值观主导创作的世界级陶瓷艺术家作品的面貌。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协综合材料艺委会主任胡伟在开幕式上致辞

艺术家余乐恩在开幕式上致答谢词

余乐恩一直坚信陶瓷艺术来自于大自然本身,泥与火是质地最令人亲近的材料。在不断感受泥料的创作过程中,余乐恩除了关注表面的效果,更关注制作过程中的哲学。本次展览中,余乐恩将展出他从陶瓷艺术出发衍生而来的水墨艺术作品。就着绞胎和绘制泥料的抽象形势,他以宣纸拓印泥胎而成互为镜像的抽象图像,是“从泥而来”材料拓展新的探索。

易碎的青铜时代(局部)-瓷本-3000x800mm

展览名“从泥开始》”正是他对陶瓷创作的感受。从泥料开始同时也是从人开始,他希望观众可以参与进来,共同感受从泥胎到瓷器蜕变的过程。如果说泥土自然的质地让每一个人轻松上手,那么不断实践从而到想要的效果便是一个劳动的过程。余乐恩在创作中不断感受材料的质地,在随性的即兴效果和精确控制的器物造型之间不断权衡和调整,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总结自己的创作时,他说“如果有一种形式让普通人能够参与艺术其中,发现自己,然后改变人生,这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

余乐恩装置作品《行》

在展览开幕式上,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协综合材料艺委会主任胡伟讲到:“余乐恩的陶瓷作品并非我们传统意义的陶瓷器具作品,水墨作品也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水墨人物和水墨风景作品,他的作品打破了艺术材料的边界;更重要的也打破了我们现在艺术理论界讨论的现代与当代的界限。我们综合材料艺委会一直关注和研究绘画属性的综合材料作品,这次余乐恩的展览也拓展了我们的艺术认知的视野,为我们重新梳理综合材料艺术也有很大帮助。同时余乐恩的作品展也促进了艺术材料间的互进与共融。”

《艺术与财富》杂志社副社长、大道艺术基金执行董事朱小钧致辞

展览策展人赵玄晔在开幕式上介绍余乐恩作品

在展览开幕式后,艺术中国采访了艺术家余乐恩,余老师介绍到:我的创作是从泥开始的。泥土是自然界最普遍,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材料。我很庆幸从事艺术创作是从自己最熟悉的材料开始的,这让我的创作过程多了些手工劳动的单纯和快乐,也多了些因材料的启示延展开来的创作收获。

我的创作来源于山、水、云、林、地,我归类为感知自然的心中气象;日常的生活感受以及对自身和社会的认知。我通常是有了想法马上就去做,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材料、工艺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在我的作品里,创作的冲动和思考,泥土的带入感,遇到工艺问题去解决过程中的创新,我己分不清哪个是更主要的了。我希望自己创作的过程更多一些自由;自己的作品因材料灵性的释放更多一些偶然。我愿意一直从泥开始,借助工艺的力量能够不断地去创作新的作品,并以此传递出不同或者意外。

据悉,展览将展至2016年1月3日。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在开幕式上致辞

东方建筑的皮肤系列作品之一

瓷白(局部)-瓷本-1600x600mm

胡伟(左二)、朱小钧(左一)与艺术家余乐恩(右二)在展览现场交流

花非花-纸本-1800x700mm

展览现场的观众

展览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