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比杨•诺格的艺术方法与当代艺术空间中的艺术概念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11-05 11:03:37 | 文章来源: cafa

2014年10月22日上午,比格特•安德伯格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贵宾厅举行“比杨•诺格的艺术方法与当代艺术空间中的艺术概念”主题演讲。比格特•安德伯格是2014年CAFAM国际艺术季丹麦篇展览“比扬•诺格:再世界”的策展人,在此次演讲中,她结合展览展出的作品详细介绍了比扬•诺格的艺术方法与观念,为展览做了一次完美的学术铺垫。

比格特•安德伯格一开始便提到比杨•诺格是一位思想深邃、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他的作品领域极为广泛,跨越绘画、装置、行为、表演、影像、建筑、公共艺术等领域,多涉及宗教信仰、公共伦理等话题。 此次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通过各时期作品揭示比杨•诺格如何在世界艺术走向和趋势并不太明朗的情势下开创一个自己的时代。此次演讲主要分析了比杨•诺格重要作品中的创作内涵以及社会影响力,希望通过学术梳理,以便观众能更深度的读懂比杨•诺格。

比格特•安德伯格提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各个地区的艺术倾向及特色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意大利更多关注公众领域,德国可能对团体合作比较感兴趣,而丹麦则表现出对深邃思想的挖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比杨表现出对空间的极大兴趣,且多取材日常生活物件,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拼凑重塑空间感。比如早期《餐桌上的物品》等作品即通过转换厨房、卧室中的常见物品的空间、位置重塑空间和历史,作品还被分割成不同的小方框,通过小方框发现它们自己的空间,而且作品中的物件是生活所需,人们可以住在其中享受空间感。创作于1967年的作品《堆积》可谓别出心裁,将一个可口可乐瓶子用木塞塞住瓶口,然后放置在一个没有喷嘴的茶壶中,比杨创作这件作品时正值冷战,美苏出于对抗状态,在这件组品中,可口可乐瓶来自美国,茶壶则来自苏联,因此这件作品通过拼凑就显示出强烈明显的对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权主义运动盛行,当时不少社会女性为争取权益不惜脱下衣服走上街头。比杨1969年创作《女基督》展现这一男女之间的思想权益争斗,他以女性身体化为基督形象,以此对抗父权制的强大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大卫的《马拉之死》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之作,比杨在《马拉——谁是科黛?》中再现了“马拉之死”这一经典图式,不过作品集中思考谁是科黛这一疑问,有意将科黛塑造成一个特定出发行动的人,以此深刻挖掘刺杀事实的缘由。

博伊斯和雅尼都曾以马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旨在对艺术的商品化倾向进行批判,比杨的《马之祭》则更显深沉,他将12匹马集中在美术馆展示给人一种视觉冲击,之后邀请一位兽医将马匹宰杀,并将马肉分成400多份装入瓶中作为“圣物”展出,在整个宰杀、分割过程中,比杨的妻子一边唱着圣歌为马祈祷、献祭。这一作品无疑是一幅悲壮的画面,然而却引发人们的深思,他将“艺术”这一概念作为仪式存在的基础,展示一个从“活”马到“死”艺术的转变过程,这一献祭仪式实现了这一转变,并以此反思展览馆艺术的整体功能。在当年展览图录插图中还揭示了这一作品的另一深层含义,以此行为作品反对越南战争,反对美国侵占越南。上世纪70年代以后,比杨•诺格曾有三年什么都没做,当他重新回到艺术时,他再次回到他关注的“死亡与祭奠”话题,通过描述死亡,并以不同的纪念方式作为他作品的素材,并融合丹麦特色的建筑样式。《克里斯蒂安三世的陵墓》是对现实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堂进行了复制,但复制的方式又完全不一样。古代国王一般使用大理石建筑教堂,但比杨在创作了打乱材料秩序,只在底座使用大理石,大部分使用木头、石膏,此外还把国王放在教堂中间,并用一个小盒子框起来,我们可以隐约看到一幅国王在用早餐,同时在向上帝祈祷的画面。

比杨•诺格还创作大量与城市、公共环境有关的雕塑、影像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都融入艺术家的记忆、立场、思想以及体验,在丹麦还有一条以比杨•诺格名字命名的街道。新世纪以来,比杨还及其关注科技进步下产生的一些公共话题,比如转基因问题,比杨在2000年创作《转基因天堂》就直指转基因食品安全,以此激发人们对未来生存状态的反思。

在整个演讲中,观众讨论比较激烈的还是将马宰杀献祭的作品,这关乎艺术与人性该如何抉择。比格特•安德伯格认为宰杀马匹献祭确实是古代宗教中的一种仪式,作品在当代社会还原了这一古老原始的展示方式,也许会有媒体认为杀害马是一种艺术丑闻,但能通过死亡的马引起人类的反思,这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有选择就有挑战,艺术创作做出一种选择,也就选择了要面临各种挑战。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