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双喜:转型期的学院与公共艺术教育

时间:2014-10-23 11:56:56 | 来源:中国知网

资讯>展评>

一、学院与全民紊质教育

1998年4月3日,李岚清副总理考察中央美院,在与中央美院干部、教师座谈时指出:“美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跨世纪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希望中央美术学院及其他艺术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师资的同时,在促进普及美育,推动素质教育工作中也能发挥更大作用。”在这次座谈中,李岚清强调了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他不仅指出美育对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品格,提高思想道德水准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从科学角度指出,美育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李岚清的讲话反映了世界教育的大趋势,即21世纪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把目标对准了调整、加强学科建设和注重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反映了中国艺术教育即将进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期。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五句话”,即“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论述已经涵盖并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新的“五句话”既同马克思主义“促进每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理想相衔接,同时又明确把它限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也就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近年来,美术界提倡“大美术”的艺术理念,与此相应,我们也应提倡“大美术教育”的观念。所谓“大美术教育”,即是将现有的专业学院艺术教育与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以及公共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整体考虑,确立一个全民族的整体艺术教育体系,也就是从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乃至终身,全面提高所有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态度。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学者称为“当代艺术教育的一体化”,“艺术教育的一体化既是当代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是未来学校艺术教育的理想目标。我国把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定位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同样预示出学校专业与非专业艺术教育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发展趋势。

但是,就中国的艺术教育特别是学院的专业艺术教育现状来看,我们在这个艺术教育的转型期看到的却是学院艺术教育与当代社会和全民审美教育的断裂。这种断裂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学院艺术教育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断裂,特别是艺术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系日渐疏远;二是与学院艺术教育与师范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上的雷同.三是学院艺术教育与社会公共艺术教育的脱节。就学院内部来说,上述三种断裂源于学院专业艺术教育重视专业知识与技法、轻视艺术史与人文学科的价值取向,以及学院艺术教育未能看清自身在国家整体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们首先讨论学院艺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断裂。改革发展以来,中国社会的各方面都在走向现代化,并且迅速进入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制度性接轨。应当说,中国经济、文化与世界“接轨”是大趋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接轨”的另一种作用,即它也是一种将社会拉断的力量,接轨在使一个落后国家的先进部份变得更加先进的同时,也拉大了先进部份与落后部份的差距,当先进部份与落后部份的关系日趋疏离、不发生关系时,就出现了社会的经济与文化“断裂”。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正平认为,中国社会在90年代中后期已经进人“断裂的社会”。什么是“断裂的社会”?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几个时代的成份同时并存,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社会发展阶段。”“断裂的社会”不同于“多元的社会”,“多元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一个概念,它的含义有三点,一是在社会结构分化的基础是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群体,相互承认每个群体的利益都是正当的;二是以自主多元的政治力量为基础的政治框架;三是多样性的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的存在,其中没有一种是“唯一正确”的。“多元社会”与“断裂社会”的区别在于,前者虽然是多种社会力量、价值观、利益诉求并存,但他们基本上是处于同一时代的发展水平,社会各部份能够在交流、对话、协调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而在“断裂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却处于相互隔膜,不能相互沟通与影响的生存状态中。资料表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在世界上已经居于前列,经济增长已经与社会发展脱节。由于与世界的接轨是更多的发达科技企业进人中国,四、五千万知识缺乏、年龄老化的下岗人员已经不再可能进入迅速发展的以高新科技为基础的现代工业。中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2.5亿人,其中1亿多人已进城成为农民工,农村贫困人口约1亿,加上城市失业下岗人员4千多万。1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只能从事城市中人们不愿意从事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低技术、低收入、密集型劳动。下岗失业人口、农民工与广大农村的贫困农民,构成了中国社会数量巨大的贫困人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弱势群体”。在电影《可可西里》中,一方面是保护环境与自然物种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因环境恶化而不得不参与屠杀藏羚羊的牧民。在山西省,一方面是日益污染的水源与空气,另一方面是乱采乱挖的小煤窑与矿难事故,但是地方政府能够为了不污染环境而不发展地方工业吗?为了眼前的生存,“先污染,再治理”,这样的荒谬现象在中国还有很多。

90年代正是中国当代艺术与世界(西方?)艺术迅速“接轨”的年代,从许多艺术家不断受邀参加西方的大型国际展览到中国各大城市此起彼伏的双年展,还有国际策展人到中国的频频造访,中国艺术品价格的急剧攀高,艺术品拍卖的炒作热潮,数十万人报考美术学院的考学热,全国有数百所综合类与理工类院校开办设计专业系科。我们的问题是,当代艺术创作和当代艺术教育与上述几亿贫困人口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90年代以来,不仅那些以装置、行为、影像艺术与国际接轨的所谓“先锋艺术”,与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发生断裂,就是学院里的艺术家,也在与画廊、拍卖公司的关系日渐密切的同时,逐渐淡出了社会普通百姓的精神生活,在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中逐渐边缘化。

对于学院艺术教育与社会的断裂,中央美院党委书记杨力先生指出:“中央美院长期封闭式的办学,影响了我们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相对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知识贡献、服务社会特别是后一个功能理解不清,导致了一定程度上学校不了解社会,社会不了解美院的状况。”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教育部长周济指出:“高等学校要特别重视抓好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是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我们为社会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的素质,是为社会做贡献,这个潜力非常巨大。”应该意识到,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传统的以学历教育为中心转向“以学历教育和终身教育为中心”。中国的高等艺术学院必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转变观念,在培养少数高质量美术与设计人才的同时,为全社会的公共艺术教育做出贡献。通过对国家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卓著贡献,得到国家与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中央美院在建国后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这是因为中央美院顺应了历史潮流,在建国后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积极地参与了当时的文化建设,以艺术服务于社会。例如中央美院的革命历史画已经成为新中国美术史的经典。学院艺术教育如果不关心社会的具体的文化需求,就会被社会逐渐遗忘。当前报考美术学院的火爆现象并不能掩盖美术学院在当代人精神生活中逐渐淡化的尴尬处境。

延安时期建立的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建立的第一所革命艺术学院,这所学院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强调学院与社会的密切结合,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有计划的定期外出实习;或作实习表演、或举行展览。并经常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以加强与民众联系,从他们中间获得经验与批评。”困这一规定成为鲁艺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为了深入社会,胡一川于1938年打报告给鲁艺院领导,成立了“鲁艺木刻工作团”,团员有彦涵、罗工柳、华山,深人到太行山敌后根据地,在八路军129师、120师、115师部队搞木刻、办展览。1940年春节前夕,胡一川遵照北方局领导人李大章的指示,创作了《军民合作》等8套水印套色新年画,用染布颜料和有光纸,赶印了一万多张,在西营镇集市上摆地摊,不到3个小时,就卖出了几千份,此举受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来信表扬。

二、学院与公共艺术教育

提倡中国高等艺术学院关注社会公共艺术教育,正是强调大学的历史使命与学术责任。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当时,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组成“行会”,与外界的宗教势力进行斗争。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迁校自由权、设立特别法庭和内部自治权、大学师生享有免税和免役权、师生参政权和教授审定教师资格权等为核心的大学自治模式。到19世纪初期,以柏林大学为代表,又发展成以“大学独立与学术自由”、“科研是大学的主要职责”为核心的现代大学的“学术自由”理念。在这里,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利始终是以大学对学术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为使命的。1999年,我国高校的自主权也被《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的确定了下来。但高校自主权的落实不仅在于外在约束的不断减少,还在于高校的学术精神、学术责任和学术使命真正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作为学术组织而享受到真正的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利。

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冯远教授谈到中国美院的学术思想传统时,将其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注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二是注重专业教学及艺术创作方法的多样性和兼容性,鼓励专业学科在各白领域内不同方向的深人研究和对艺术整体的宏观把握,同时注意营造宽松有益的学术探讨氛围与环境;三是提倡不断开拓求新的创造精神,主张不同形式的研究探索,目的在于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当代艺术。

我认为学院里的艺术家不同于社会上的艺术家,作为一个艺术教育者,他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在于他以自己的创作参与时代的文化建设,更主要的,是他自己的艺术观念与技能,传授给青年学生。通过这些学生,对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由此,他的学术使命就不仅在于艺术技能的传授,更在于对整个人类艺术文明的理解、探索与传承。

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的师范艺术教育,可以看出师范专业艺术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断裂。现行的师范艺术教育,长期沿用与模仿专业的学院艺术教育模式,用“培养专业艺术家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来培养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其中最突出收问题是艺术实践和技法课程比重过大,而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等文化课程比重不足。“除了比专业美术院校多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在其他课程设置方面,与专业美术院校区别不大。这使得师范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数仍然怀有成为专业艺术家的理想,不安心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同时也缺乏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的综合知识与能力。造成了师范艺术教育与社会审美教育需求的断裂。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