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毕加索与中国艺术的第四次相遇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8-25 11:07:17 | 文章来源: 艺术国际

南京国际美术展世界艺术大师作品展即将于10月8日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以“向大师致敬”为主题的此次展览届时将展出毕加索、高更等世界十位顶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原作,所有展品均为利源集团及海外机构近二十年积累的自有收藏艺术品,将首次从利源集团位于香港的收藏馆运至南京。该展览计划进行六天,其中四天公众展、两天学术展。计划展出作品有:毕加索著名油画《戴绿帽子的女人》、毕加索钢笔墨水画《戴帽子的男人》、毕加索素描《吉他和半身像》、毕加索雕塑《男人头像》、毕加索瓷盘画《摸鱼的手》、雷诺阿的成名作油画《玫瑰花》和《静物》、莫奈著名油画《朗香教堂的朝拜之旅》、夏加尔著名油画《马戏团》、毕沙罗的著名油画《巴黎艺术桥》;杜布菲的著名水粉画《夜幕中迁徙的燕子》、罗丹著名的雕塑《跪着的女农牧神》、马蒂斯油画《河面》、高更油画《树下两只牛》等。此次大师展中有世界大师毕加索的七幅作品,这是继2011年毕加索中国大展之后的又一创举,可谓是毕加索与中国的第四次相遇。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来谈谈毕加索与中国艺术的前三次相遇情况。

第一次相遇——1944年毕加索加入共产党

他, 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这就是人们对毕加索的印象,那你是否知道这样一位大师早在1944年加入法国共产党,在西班牙内战和纳粹占领法国期间,毕加索坚定地站在民主和进步势力一边,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

大画家毕加索加入法国共产党,这让处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兴奋不已。1945年,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文章,《庆祝画家皮卡索加入共产党》,还在延安举办了一个毕加索画展以示庆祝。这个展览的具体情况后来很少有人提及,可能因为对毕加索的政治判断有了变化,不过在以当时延安的条件而言,还能举办这样的展览,的确表现了中国同志极大的诚意。有人估计,这个展览可能是图片展,而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只能是图片展。无论如何,这个展览都应该算是毕加索和中国的一次亲切相遇。

直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出现分裂之前,毕加索一直都是我们的同志,尽管他的私生活看起来过于浪漫,离一个无产阶级战士距离尚远;同时他在巴黎舒适的物质生活,可是让他远在黄土高原的中国同志无法想象的,但是他追求正义,思想左倾。西班牙内战时期,法西斯军队悍然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一分钟轰炸,炸死了150个平民,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就是对法西斯这次暴行的控诉,由于画家的影响力,这件作品成为反法西斯的重要武器。

1956年,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法国,并到戛纳拜访“超级偶像”毕加索。曾任中央工艺美院第一副院长的艺术家张仃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几十年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对毕加索当时居住的加里富尼别墅的陈设布置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午后,我们来到毕加索的工作室,是在海边的一所别墅。毕加索睡完午觉,从楼上走下来,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他领着我们参观了工作室,原以为他的工作室一定很华贵,因为他是世界上最有钱的艺术家,他卖掉一幅画的价钱,可以购买他一生用不完的绘画材料。可是,在这位世界著名的大画家的工作室里,除了作品是新的,一切陈设全是破旧的,墙上是不断脱落的灰迹,沙发旧得已经露出了弹簧……所有这一切,这位艺术家好像一点也没意识到。他的工作室里,墙上、地上都挂满、摆满了大量新作……”。

张仃把一套水印的《齐白石画集》送给了毕加索,并且与毕加索合影。照片上,76岁的毕加索左手搂着张仃,面带微笑,目光炯炯。这次拜会时,中国文化代表团向毕加索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到中国访问,但毕加索并未同意。

同样是在1956年,张大千携夫人徐雯波到加里富尼别墅拜访毕加索。张大千夫妇落座之后,毕加索便拿出百余张自己临摹的齐白石作品给他们看。毕加索很认真地对张大千说:“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何以要跑到巴黎学习艺术?”在毕加索看来,齐白石画鱼并没有画水,他却能感觉到鱼在水里游,而齐白石画的墨竹与兰花的意境也是他实现不了的。

第二次相遇——1983年法国总统携毕加索的原作访问中国

改革开放之后,毕加索的形象在中国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1983年,法国总统访问中国,带来了三十多张毕加索的原作,这次终于让中国人实实在在地看到了毕加索的原作。

毕加索第二次来到中国,尽管他多姿多彩的私生活仍然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首要话题,毕竟,他的艺术天才也开始被渲染,以至于毕加索成为一个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创新的代名词,而这,正是处在思想启蒙时期的中国所需要的。

毕加索第二次与中国相遇,为当代艺术提供了动力,这就是关于艺术家自身的启蒙,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创造性;鼓励艺术家不断挑战视觉传统、不断突破思维惯性的现代主义精神,这些对于新时期中国的艺术革命,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资源。

第三次相遇——2011年毕加索中国大展

前两次相遇对于我们这代人已经很遥远了,真正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到毕加索的作品的要数2011年毕加索中国大展了,那次展览可谓是毕加索最全面的一次中国作品展,共展出了48幅油画、7幅版画和7座雕塑共计62件珍贵的艺术作品,如《赤脚女孩》、《雕塑家》以及《朵拉•玛尔画像》等,此次展览全景呈现了这位现代艺术创始人和奠基者的艺术魅力。大展的展品均为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的珍藏,囊括了毕加索从儿时的创作至晚年各个时期的作品,观众们难得可贵的欣赏到了毕加索不同绘画阶段如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等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同时与毕加索的人生起伏紧密相关的画作,如《玛丽德雷的肖像》、《坐在红色座椅上的女人》等具有特殊私密性的作品也首次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除了62件大师真迹之外,展览另有50幅关于毕加索的生活摄影照片亮相,为广大中国观众了解毕加索的艺术人生作了更多的诠释。

第四次相遇——2014年南京国际美术展“世界艺术大师作品展”

能与前三次相遇相媲美的当属即将于10月8日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南京国际美术展世界艺术大师作品展了,以“向大师致敬”为主题的此次展览届时将展出世界大师毕加索的七幅作品,这是继2011年毕加索中国大展之后的又一创举,可谓是毕加索与中国艺术的第四次相遇。

此次南京国际美术展世界艺术大师中展出的毕加索的作品分别为:毕加索钢笔墨水画《戴帽子的男人》、毕加索著名油画《戴绿帽子的女人》、毕加索雕塑《男人头像》、毕加索素描《吉他和半身像》、毕加索瓷盘画《摸鱼的手》、毕加索瓷盘画《白鸽》、毕加索瓷盘画《苹果篮》。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