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和技术相撞:让你眼前一亮的日本新媒体艺术

时间:2014-08-14 11:12:13 | 来源:外滩画报

资讯>展评>

集合图、文、影像、声音和互动性于一体的新媒体艺术虽然是以欧洲为中心得以确立的,但从1990年代后期至今,日本许多艺术家将这种可能性极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延伸出另一种流派。这些作品往往带有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比如可爱( Kawaii )或是很宅很酷炫,科技感十足。在这些特性的基础上,它们又催生出许多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新鲜表现方式。

这些“试验作品”或有趣或令人匪夷所思,但其完成度高和精致、创新的设计,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

IDPW:网络夹缝中的新“黑客”

IDPW( ID.PASSWORD )是一个发源于东京的网络团体,正如其名,“用户名及密码”,干脆利落地象征着这个网站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他们接受任何访客任何数据,只要与网络相关的东西,他们都愿意将它分享。

不定期的线下聚会和买卖是 IDPW 的惯例,也是其存在的主要方式。而这样的惯例始于被苹果拒绝上架的一个应用程序。

在一次 App 被 iTunes 拒绝上架后,他们开始考虑在现实生活中和自己的潜在用户面对面交换、买卖好玩儿的东西,这些东西或许在多数人眼中显得无聊,但在 IDPW 圈中却很火。它们往往都享有“实用性上很差,但概念上却十分有趣”的共性。

IDPW 称自己的这些活动打造了“互联网的后街”或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在网络夹缝中生存的新“黑市”( Yami-ichi ),而它们就是一群“黑客”。

“其实,Yami-ichi 这个词本意就是黑市,其中 Yami 在日文中又有黑暗、病态和恋物的多重含,这用来形容我们再恰当不过。” IDPW 的成员笑着说。

IDPW 的线下活动一般会邀请到 50 个卖家,对于参会商品的要求只有一条:与互联网相关。“每次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看大家的作品。我印象最深的是’互联网伙计’(The Internet Dude)。你只要给他钱,然后在纸上写出你想要说出的话,他就会在人群中四处奔走,将你写出的内容以吼叫公之于众。很有趣,就像是现实世界的推特转发功能。也有些行为艺术的意思。”

被贩卖的这些应用程序、软件、甚至是互联网上的行为慢慢使IDPW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由大概 10 人经营的组织自称他们的存在为一个“神秘的小社会”,而其组织的年龄已经有 100 岁。发起人介绍道“贩卖看似无用的东西”这样的行为是为了让互联网更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以及反抗如今越来越受限制的互联网。

这些“无用品”中售罄速度最快的则是一张刻录有普通石头的 3D 打印数据的光盘。

制作者 Tomoya Watanabe 解释这样一张光盘的意义在于迎合新的 IPv6 互联网协议,“他们都说,现在不用再紧张IP地址不够用了,就算给世界上的每一个石头都建立起各自的网站也够用。于是我就想,为何不这样做呢?想想看,一个充满石头的互联网世界是多么有趣。” 而也有人解读,这系列的光盘是在回应美国艺术家 Justin Kemp 的作品“ Adding to the Internet ” ,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移植到虚拟世界中,不论是无用或有用品,整个虚拟世界可以因为这些事物更为有机。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 Whatever Button 。这个 Chrome 插件在 2012 年获得了第 17 届日本媒体艺术奖项的新面孔奖。作为一个插件,它的功能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当你进入 Facebook 页面,只要按下它,主页就会出现一个大大的“赞”的符号,等待进度条加载完毕后,你会发现,每一条状态都已经被你赞过了。“其实这样的一个插件实际利用价值并不大,但是我更希望大家能看到它,知道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被垄断的世界里'。”

类似这样带着趣味性与寓言性的东西 IDPW 还有许多,也正因为它的高产和搞怪的新媒体艺术风格,现在的 IDPW 也不仅限于在东京,今年,在柏林举办的第4届 AFTERGLOW 节也邀请了他们参加。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