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专访艺术家简策——图像与“投射”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7-17 14:56:06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高峰
2014
布面上丙烯,马克笔,彩色铅笔和油漆
200x150cm

艺术中国:《深渊》与《高峰》这两幅画都描绘了一座山?

简策:一个是最高峰珠峰,那个是最深的坑,是美国的Bingham铜矿。山是跟据珠峰的3D电脑模型画的,它同时是个登山图,有文字和路线。我把3D图加工过,让它的尺寸符合画布的大小,让它从画布底线起有个被往上撤的透视效果。整个山都走形了,就是个画面里的大三角,而深渊正好是它的相反,两个变形图轮廓完全一样。

艺术中国:你作品里面经常能看到自然型和抽象型结合的感觉。像这一批作品你绘制用了多长时间?

简策:这些作品用一到两个星期吧。这一批作品是在柏林没画完后在北京画完的。线是用尺子一条条拉的,整个山是分成好几段,都同样高。画的时候用胶带把每一段贴掉,像盖房子一样一层层搭出来。

艺术中国:你作品里面经常有绘画笔触的痕迹穿插在里面,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简策:我在构图的时候,实际上把它作为一个抽象的图来设计。基本布局是根据画布本身提供给我的比例和尺寸来定的,把画面分成一半,再分成一半,再分成三分之一,等等。用这种几何图形的方式搭出来的框架就像画的骨架一样,而肉体和脸部都是最后再添的。因为脸对画面来讲是最不重要的,但在最后的人像中是最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它自然会产生一种虚的表情。我一方面给画设定一个框架作为格子,但我也会给绘画留一些空隙,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有随意和模糊的处理,因为我并不想放弃画的材料感和丰富的笔触。可是我想根据一些自定的游戏规则来发挥它。

艺术中国:作品的结构风格语言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简策:我是从上次展览的人物画走到这一阶段的。主要是13/14年画的,我在12年的人物作品里已经在想怎么能用几何图形来作出即抽象又具象的人物。我担心纯粹的抽象画比较容易越画越飘,越装饰性,所以我需要一个具体的题材作为底来拖住它。只要一个具象的概念就行了,事实画面可以很抽象。这种出发点是我自己想要的工作方式,我觉得这样做无论多抽象的画都会更踏实。

艺术中国:你觉得哪些艺术家对你的创作有影响?

简策:对我来讲更重要的不是风格,而是一种考虑问题的方式和工作的系统性。最有意思的是那种不停会跟着问题的要求而变的艺术家,像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他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个问题,一直围着它转,就在想的时候会出好多不同材料和风格的作品。他不会把自己定义在一个标志性的风格或材料上,时间长了他这种观念系统就成为他自己的“风格”“,是一种对绘画和艺术的理解。当你看到他的作品你还是能认出他来。这种系统性的工作方式需要常年的创造,可以做一辈子而一直发展下去。还有一些不同方面的艺术家会给我一些影响,就像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 ,他那种严格的观念艺术很有意思,可是他的图案比较单调。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对我来讲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他的绘画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一直提示我们画是颜色、布面和木框做的。这种对材料的敏感很重要,尤其在数码图像的环境中:我画画要是追在电脑图后面,那我还不如直接做电脑图呢。我用投影机把图片投到布上或者打印到纸上,照片的效果会更清楚,更好,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每个材料都有自己的本质,带来不同的感受,画出来跟打印出来不可能一样。用这个材料“说话”就有它本身一种意识,也包括它的限制。我算的再准我画出来就不准了,它不是电脑技术也不是地理测量或其它科学图。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