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墨言新语”当代水墨展亮相北京1+1艺术中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6-01 20:31:35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墨言新语——当代水墨展”开幕式现场

2014年6月1日下午,“墨言新语——当代水墨展”在北京1+1艺术中心开幕。学术主持夏可君,策展人李璇以及十四位艺术家来到现场参加开幕式并与观众进行交流。此次展览参展艺术家分别是,陈子、戴光郁、杜小同、何玮明、贾秋玉、李戈晔、李婷婷、吕鹏、雷子人、沈沁、田卫、王劲松、王煜、徐加存。

水墨有待于再次发生,当水墨第一次在唐代后期与宋代发生时,有着文人与佛教的生存美学背景,那么,如果水墨在现代性之中再次发生,必须借助于什么条件?在当前已经没有“文人”的教化与生存背景下,我们有着什么样的条件可以让水墨再次发生?水墨如何再次开始新的言说,心性在当代如何有着个体的心声与自由的品格?

水墨的自由来自于每个艺术家自身的创造性想象,“水墨由自”之自由,或“墨言新语”之“新墨”,包含着两个方面:一个是让水墨回到自身的品味,即让墨在墨中,水在水中,让水与墨以新的方式重新相遇,再次相破,破墨而出;一个是艺术家要回到个体的身位,回到个体的墨言与心语,以勃发的生命中让水墨重新获得自由的性格与品格。只有当艺术家对水墨品性有着当代思考,水墨才可能重新发生。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现代性处于瞬间破碎与永恒持久之间的分裂之中,现代性带给了我们丰富的视觉感知模式,当下中国混杂现代性中个体自由艰难的生长处境,以上这三个要素迫使我们转换已有的水墨语言。

我们也需要新的墨言与新语,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们在激活水墨自身的潜能时,也在自觉形成自己的个人语言:其一,他们或她们都试图把传统的“仿古传承”向着现代性“时间终结”的经验转换,试图在古意与梦想之间寻找到内在的张力;其二,让水墨的材质表现力独立出来,让水性与墨性,纸性与笔性,以及阅读方式向着视觉性的普遍性转换,转换传统的“笔墨程式”,使之向着“材质形式化”的现代视觉感变形;其三,从个体独有的生命体验出发,把从个体生命经验中生长出来的情感付诸于明确的个体符号,来确立自身在世界上存在的见证,结合传统心性的“气质变化”修养与现代性的“自由默化”,在混杂现代性的命运中让艺术成为灵魂自由表达的出口。

观众观看展览

参展作品

如果有一种新的水墨,应该能够结合这三点,其一,有传统的笔墨训练,但必须发明自己的笔墨新技术或独门绝技;其二,要有自己的形式,但必须是普遍的,不仅仅是中国符号,能够与西方的形式语言对话,而并非模仿;其三,有新的精神观念,有精神意境,但不是点子观念,而是可以生长的精神,不断把自由的空间打开。

我们看到这次展览的画家们都试图在三个方面给出自己的风格与姿态。而且让个体自由的经验得以表达,他们有着默化与墨化的持续生长性,让自由与自然内在地结合,把古意与梦想结合,其中有着水墨未来展开的方向。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

展览现场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