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贸中心站走出,隔离栏占去街道的一半,路过车辆统一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驶过这条“一车道宽”的路。比邻的工地不时传出吊车声响。一阵风吹来,这个连接新泽西和纽约的区域就会扬起尘土。在这样的状态下,9·11博物馆将于5月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9·11纪念地与博物馆整体项目全面落成。这意味着曾经被摧毁的双子塔周边16英亩土地重建计划中,已有一半顺利完工。
在恐怖袭击后的第13个年头,纪念地与博物馆终于全面开放,使得围绕在这片区域的争议与冲突暂告段落。而剩下占地8英亩的建筑高楼与商用区域,则注定要经历更长久的纷争。在数千人遇害的地点兴造商业楼宇的计划,遭遇的争议不断,使得世贸中心的重建计划迟迟不能推进,而私人地产开发商与港务局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资金迟迟未能到位,长期租户合同数量增长缓慢也是融资掣肘的重要方面。
但时至今日,希尔维斯坦地产公司 (Silverstein Properties)高管、世界贸易中心地产公司总裁詹诺·利伯(Janno Lieber)对此早已坦然接受。“我们需要为现在已经取得的(成果)拍手相庆。”他对记者表示。即便整个世贸中心工程仍然在继续,但开发商希望通过各种方法,使得前来纪念地和博物馆的人们没有身处嘈杂工地的感觉。
随着纪念地与博物馆全面完工并开放,被命名为“自由塔”(Freedom Tower)的世贸中心1号楼封顶计划在今年年内完工并向公众开放。它的对面是已经开放的4号楼和建造到一半的交通枢纽中心,原定于2017年底建成的53楼高的3号楼仅建好7层,旁边是目前只建造到地面的2号楼。世贸中心重建背负着没落许久的曼哈顿下城重新振兴的使命。当被问及工地迟迟无法完工是否会影响整个区域的城市规划,建筑批评家菲利普·诺贝尔(Philip Nobel)不以为然。“这就是纽约,一直在建造之中。”他向记者表示,“洛克菲勒中心曾经也有几十年的未完工历史。在房地产领域,纽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实验,人们总是会来为自己居住的城市添加各种艺术。”
为了忘却的纪念
即将开幕的9·11博物馆位于建成多年的南北两个大型纪念池以及绿化带的旁边,外观看起来是不规则的玻璃幕墙覆盖的建筑,从外墙透过去看,博物馆内入口处的一些大型的钢结构的“三叉戟”尤其引人注目,这些是曾经双子塔“北塔”的外观结构支撑的一部分。顺着入口下去几级台阶以下,一个58吨重、36英尺高的焊接钢板矗立,2002年5月的一场典礼上,曾经参与紧急救助的应急部门、志愿者、参与重建的工人以及遇难者家属在这根名为“最后立柱”的纪念碑上签名留念。再往前走,博物馆的主体展览内容被依次安排在了地下层面。
“博物馆和(绿化带组成的)公园是一个极好的组合。”记录世贸中心重建过程的纪录片《16英亩》(16 Acres)制片人迈克·马库奇(Mike Marcucci)告诉记者,“如果你想要参观并且对9·11事件有共鸣,你可以进来沿着这两个大的纪念池看上面的死难者名字,然后顺着走到地下去参观博物馆;或者你完全不去想到这件事情,那么也可以只是到公园里来坐一坐,享用自己的午饭。”
这一设计是死难者家属、开发商、政府还有周围居民冲突多年后的妥协结果。9·11遗址是要建成纯粹的肃穆的纪念地,还是要建成一个公共空间供人们休息活动,曾经有着巨大的争议。9·11之后不久的一次数百人参加的重建讨论会,有些居民表示希望把这里建成一个大型的公共场所,另一些希望看到曾经的世贸大厦重新崛起,并且造得比原先更高,来表达不畏恐怖主义的决心,但部分死难者家属则坚决不同意,表示无论如何不接受在掩埋几千人的遗址上兴建任何建筑。众议难平。随后,当地又开展过万人针对6个重建方案进行投票和意见表达,但最终无法得出一致意见。后来连死难者的名字该如何排序,又讨论了若干年,使得时任纽约市长的布隆伯格(Bloomberg)不得不出面来敦促加快重建速度。“最终在一个方面达成妥协:两栋双子塔的遗址所在地不做任何其他的开发,而是建成目前的南北纪念池。”《16英亩》导演理查德·汉金(Richard Hankin)告诉记者,“公众意见在重建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这些冲突伴随着美国人从9·11伤痛中复苏的过程而越来越清晰。时至今日,无论是奥巴马在几天前的博物馆落成典礼上的讲话,还是一般人谈论其世贸中心的重建,都酝酿着浓浓的爱国主义情结,但他们大多几乎不愿意谈及如何面对或反思恐怖主义,更多的人选择忘却,认为这是最好的纪念。“人们到这里来,看到这些未完工的建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忘却9·11,而博物馆本身就完成了(纪念的)使命。” 诺贝尔表示。
商业价值开发
更大的冲突针对商业而来:究竟是否要重新兴建世界贸易中心,恢复曼哈顿下城重要的区域经济功能,还是将这16英亩完全保留为纪念地?结果是妥协:8英亩的纪念场所和公共空间,另外8英亩要拿来重建世贸中心地标建筑,恢复这一地块的商业价值。社会矛盾不断转化成激烈的情绪泼向商业开发者。2004年9月“自由塔”奠基之日,世贸中心地产开发商希尔维斯坦地产公司的大老板莱瑞·希尔维斯坦(Larry Silverstein)就因为和当时的州长、市长一起参与奠基动土仪式并在公众面前曝光而被舆论诟病。
时至今日,这样的冲突仍然在继续。今年4月下旬,世贸中心区域的政府管理方——纽约与新泽西联合港务局(Port Authority)就因各方意见不一而推迟了一场投票,该投票将决定港务局是否应当为暂时停工的世贸中心3号楼提供约12亿美元的建造支持。港务局方面表示无法与希尔维斯坦公司达成足够的一致,同时据报道港务局内部对于是否要全力推动地产商的私人商业计划也有不同意见。但希尔维斯坦公司对于重新修建商业办公楼宇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十分坚持。由于擅长开发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希尔维斯坦在事件发生后损失惨重,他们认为唯一可行的恢复方案就是重新建造商业地产。
2001年夏秋之交,希尔维斯坦公司从港务局手里租下纽约曼哈顿下城“双子塔”及其附近的超大型商业公共休闲区域,租约为99年,花费超过30亿美元。6个星期之后,9·11事件爆发。袭击之后希尔维斯坦提出了大约75亿美元的保险(放心保)赔偿,是该区域原本赔偿范围的两倍。2004年公司和港务局共同获得了大约41亿美元赔偿,作为重建计划的部分融资。后来,为了防止其他诉讼影响重建,法官还判定今后可能的诉讼赔偿不得超过280万美元。
而后,希尔维斯坦开始了与超过二十个联邦、州以及市政府相关组织打交道的经历,对于重建计划,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意见和侧重点。同时,好事多磨,由于社会和融资压力使得设计方案一改再改,原先“自由塔”的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还和开发商打了场官司,最终以37万美元和解了事。而缺少好的商业租户则更是建造缓慢的关键。据悉,在目前建成的世贸中心1号楼和4号楼,还有大约25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没有租户,而还未建成的3号楼也只有签下51.5万平方英尺的群邑广告公司这一家租户,2号楼还没有租户,这也是暂时停工的原因。如今,即便按照最理想的状况,该区域整体完成并向公众开放,可能要等到2020年左右,甚至更晚。
重建新下城
但种种掣肘不会改变世贸中心区域的重建目的与使命。随着纪念地与博物馆的建成开放,这一片尘土飞扬的工地会将大部分完成的项目展现在公众面前。1号楼与4号楼的开放,加上街道对面一直在运营的7号楼,在希尔维斯坦公司和港务局的眼中,是提升土地价值、推动曼哈顿下城重现经济活力的关键。“我们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利伯不停地强调。
9·11之后,曼哈顿下城原先的“金融区”内,有一半以上的公司企业搬离至中城新的现代金融区,这片区域又因为地势低洼而在前年11月遭遇了“桑迪”飓风之后水漫金山,导致许多大楼被淹,剩下的许多机构也纷纷撤离。下城逐渐被瞻仰华尔街的游客占领,昔日的金融城黯然失色。利伯向记者透露,在9·11时世贸中心失去了大约150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而此后大约有另外100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区域变成了居民住房,因此总体上这一地区的办公区域锐减。“创造就业是这一区域显著的需求之一。”利伯说,“为了使得下城重新成为当地的经济引擎,我们需要重新建造办公楼,吸引新的商业租户——不仅仅是金融机构、大型银行,还包括广告、媒体、技术等推动纽约经济发展的产业。”
希尔维斯坦公司希望通过这些年轻人聚集的新兴产业来建造一个崭新的下城,创造更多的中产阶级就业岗位。目前,世贸中心整体出租的办公空间超过500万平方英尺,已经签订协议将要入驻的租户包括著名的康得纳斯出版公司(Condé Nast Publications),还有中国万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等一手建立起来的“中国中心”(China Center)等。同时,世贸中心的部分正式投入运营将对整个下城产生经济推动,包括周边的商业地产,此前中国商人已经在下城地区部署了不少投资,包括搜房网在华尔街购置的原美国国际集团(AIG)大楼,以及复星国际购买下的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One Chase Manhattan Pla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