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被认为是对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发展起来的视觉主义绘画的激进反叛。它旨在抛弃再现性绘画的内容与程式,充分发掘绘画媒介本身所具备的特质,与此同时,它要求画家最大限度地将这些特质个性化,以创造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
“抽象表现主义”一语,原指康定斯基和其他一些欧洲画家的作品,这些画家以抽象而富于表现性的笔触作画,康定斯基约作于1913年的《第一幅抽象水彩画》即为一例。1946年,此语被用来称谓一批二战期间在美国纽约崛起的波洛克、罗什科和马瑟韦尔等人,他们也被叫作“纽约画派”。但这批美国画家对赋予他们的集体称号并不满意,每位画家都认为自己与同伴不同,各有别人取代不了的特色。
确实,只要将他们的作品对比观赏,就不难见出他们在风格上和艺术理论上的差异,就如他们之间的相似性一样明显。罗森贝格是当时活跃的批评家,他与这群纽约画家关系密切,可说是其中的一员,他曾机智地说过,这群画家唯一能达成一致之处是:他们在任何事情上都不可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因此,我们在使用“抽象表现主义”一语时,不能忘记这一点。
然而,在我看来,有一个方面,他们的看法相同:即其作品的意义必须指向共相而非殊相,而其艺术的风格绝对必须是个人的。
马瑟韦尔所用的主要色彩是黑色与白色。这两个色彩也构成了他的著名系列作品《西班牙挽歌》的基色。他以黑与白对比象征生与死这个普遍意义。这个主题反复出现在马瑟韦尔的作品中,一经点破,就显而易见,但对于我们解释为何《西班牙挽歌》会对我们的视觉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无所助益。马瑟韦尔的意图是要我们去感悟,这种影响来自于他个人的独特心灵与手笔所创造的独特图像。
画家无法回避的一个两难之境是:艺术家如何能使自己的表现纯属个人而不受其它风格的干预?这个悖论在抽象表现主义画家身上显得尤为突出。最佳的出路也许是去审视自己的无意识心灵。不足为奇,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马瑟韦尔、波洛克、罗什科和戈特利布,尽管画风各异,无一不把欧洲超现实主义者的“自动主义”视为追求绝对的个人风格的理想手段。“自动主义”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借助这一手段,画家允许无意识心灵随机呈现自身,通过自由的联想而形成图像。这类产生于无意识的图画堪称“梦中图像”。诚如马瑟韦尔所宣称:“我从不从某个图像入手,我从一个绘画观念,一个通常源于我自己的世界的冲动入手。”
欧美研究马瑟韦尔的学者,在论述马瑟韦尔与其他抽象表现主义者的区别时,乐意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强调欧洲艺术对他的影响;二是重在解读其无意识心灵的轨迹。其实,这两个方面的汇聚点依然是“自动主义”。布雷顿在1924年的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对“自动主义”作了这样的定义:超现实主义是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藉此人们意欲以写作或其他方法表达心灵真实活动。它不受任何理性的控制,超越一切审美的、道德的先入之见,仅仅听凭于思想的自由流动。
当然,纯粹表现意识流的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样,如果我们纠缠于捉摸不定的“自动主义”,我们永难理解和说明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在策划马瑟韦尔展览的过程中,我试图从另外两个角度去说明为什么马瑟韦尔有别于其他纽约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以及什么是马瑟韦尔为20世纪艺术作出的最有意义的贡献?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因素铸成了马瑟韦尔艺术的独特品质。首先是他有意识地吸收东方的绘画观念,其次是他把版画艺术视为其全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西方艺术史上,从一开始就明确自己应画什么,如何画,终其一生而不变的画家,恐怕只有马瑟韦尔一人。这不仅与上面提到的两个因素有关系,而且还要归功于他所接受的精英教育,以及他在踏上绘画道路时世界所发生的变化。
马瑟韦尔堪称“文人画家”。他1915年1月24日生于华盛顿州,父亲是私立银行董事长,富裕的家庭为他提供了当时最好的教育条件。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他游历过欧洲。读大学时,他先在斯坦福大学学习艺术,然后转向哲学,获哲学学士学位,后即进入哈佛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在那里,他参加了美国哲学家、观念史研究开创者阿瑟·洛夫乔伊的研究班。洛夫乔伊当时正在讲解浪漫主义观念史,他便指定马瑟韦尔以德拉克洛瓦日记为材料探究这一课题。
与此同时,马瑟韦尔还跟随美国艺术史家夏皮罗研究现代艺术史。正是通过夏皮罗的介绍,马瑟韦尔结识了从欧洲移民到纽约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夏皮罗建议马瑟韦尔到库尔特· 泽利希曼工作室学画,也许就是在泽利希曼的工作室里,马瑟韦尔尝试了第一件版画作品。1938年,马瑟韦尔再次游欧,经过一年的游历,他决定放弃学术而专攻绘画。翌年,他即在巴黎的雷蒙·邓肯画廊举办了首次个展。
马瑟韦尔在1939年办首次个展,这个年头不仅对他自己,而且对整个美国艺术都具有象征意义。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巴黎一直是世界艺术之都。但就在马瑟韦尔办展览之际,英、法介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的艺术家纷纷逃离,奔赴美国纽约。马瑟韦尔同年也回到祖国,当他在格林尼茨修建了画室,定居下来时,巴黎的重要艺术家与知识精英都已云集纽约。正是他所认识的巴黎抽象艺术家威廉·巴兹约泰斯等人将马氏带回了纽约的艺术世界,将他介绍给了美国画家波洛克等人。波洛克也深受欧洲超现实主义影响,径直将绘画“行动”本身视为绘画的内容。此时,佩吉·古根海姆意欲组办一个“本世纪艺术展”,邀请波洛克和马瑟韦尔参展。马氏在波氏的画室里创作了他第一幅拼贴画,后与波洛克的作品一起入选古根海姆展览。自此以后,马瑟韦尔迅速崛起,成了“纽约画派”的中坚力量。他从未停止发明新的绘画母题与模式,其形式创造力和作品的巨大视觉冲击力,不断成为美国画坛后起之秀的灵感源泉。他的系列作品《西班牙挽歌》无疑是20世纪西方艺术的丰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