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归·还——归还艺术空间开馆展拉开帷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2-09 16:50:0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展览现场

2013年12月7日下午4点,归·还——归还艺术空间开馆展在重庆市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开幕。此次展览由崔付利担任策展人,“两江学者”张强担任学术主持,批评家何桂彦、尹丹担任特邀批评,著名批评家王小箭、陈默,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党委书记杨茂森等出席了开幕仪式。

“归”旨在回归社会现实,回归生存语境。我们无法离开身处其中的社会现实,艺术创作不是闭门造车,虽然它基于艺术家的观念预设,但观念来自于艺术家主体对现实的体验与感知,哪怕这是一个萧瑟、凌乱、病态的现实。关注当代现实的生存状态,关注当代人们的生存环境、心理变化,向当代社会发问、提出质疑,作为当代社会的个体存在,艺术家必须立足现实的生存语境。当然,作为艺术家的特殊身份和社会角色,我们的方法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回归到艺术史的脉络之中,展开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有效性挖掘,甚至回归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

策展人崔付利在开幕式上发言

“还”则是注重还原艺术家的自我意识,个人经验。消费主义、娱乐文化的盛行已使得个体“自我”意识逐渐模糊甚至沉潜,大众的生活方式、思考方法日趋同质化。作为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应该具有明确的态度和坚定的立场,还原自我的个人排他性,拒绝同化和平庸。反应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在逐渐摸索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范式、表达方法、个人风格,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确立自己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

批评家陈默在开幕式上发言

策展人崔付利认为,欣赏一件作品不应被绘画平面所承载的视觉符号所吸引,这样会忽略作品作为一种图像载体的物质性存在,这就无形中消解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独立空间,甚至可能抽离了作品中包蕴藏的时间叙事性因素。还原艺术作品的独立空间,也不仅停留在一种物理空间的层面,更要建构一种横向与纵向交织的维度,捕捉“历时性”的动态和“共时性”静态的重合,追求作品中所承载的集体经验和共同记忆,同时又发掘艺术家个人经验的主体痕迹。

出品人邹方秋靥、学术主持张强、策展人崔付利合影

此次展览邀请了郝建涛、胡柯、梁冰、舒静、王春黎、王婷婷、张婕、张宇飞、张振学九位艺术家参展,其中有绘画、雕塑还有装置作品,并且多为艺术家的最新作品。策展人崔付利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呈现出我所强调的艺术作品的多样性独立空间。但还原作品的独立空间,并不仅仅涉及作品的物理空间,其中包括媒材本身、呈现方式、观看方式,还希望归还艺术作品背后所隐藏的真实,丰富的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空间。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展览呈现出艺术家在这两种空间转译过程中不同的个人方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