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蒋采蘋画展于中国美术馆举办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1-14 13:13:5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向蒋采蘋颁发捐赠证书

蒋采蘋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中国画家,她擅长工笔人物,曾经在潘絜兹先生的倡导下成为复兴重彩画的主力军,是开创中国现代重彩画的学术带头人。蒋采蘋对颜料学深有研究,为现代重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新中国培养出一代重彩画家。如今,这位重彩画家已走过了60年的艺术生涯,而她的从艺60周年画展也于今天上午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了。蒋采蘋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作为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如今的她已是桃李满天下。开幕式上,不少学生赶赴现场献上了对老师的祝福。作为从艺60周年的画展,展览梳理了画家所走过的艺术历程。通过130余幅工笔画、重彩画、水墨小写意画以及部分色粉写生作品来呈现这位工笔重彩画和颜料学领域先驱的艺术成就。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

步入1号展厅,弧形的墙面上整齐排列着蒋采蘋的大尺幅工笔重彩画,其中包括《宋庆龄光辉一生》组画、《三月三之夜》组画、《20世纪四代女性》、《台湾原生驻民丰年祭》、《摘火把果的姑娘》等等人物系列作品,以及《英雄之花》、《老芭蕉》、《夜深沉》等等花卉题材作品。较小尺幅画作则在后圆厅进行展示,其中包括蒋采蘋的小幅重彩画和水墨写意画,以及人物色粉写生系列。

在本次展览中,蒋采蘋将自己创作于1991年的重要代表作《宋庆龄光辉一生》组画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由国家永久收藏。开幕式上,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向蒋采蘋颁发了捐赠证书,感谢她为国家美术事业的贡献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宋庆龄光辉一生》组画悬挂在1号展厅的中央位置。由三幅独立的画作组成系列,每一幅描绘了宋庆龄不同时期的画像,由此来诉说一段特定的历史。蒋采蘋画人物注重刻画性格。组画的第一幅描绘了青年时期的宋庆龄。在这幅画中,作者将五色旗作为人物背景来表达特定历史环境,同时将宋庆龄设定为朝气蓬勃的少女形象。画中的宋庆龄手持文稿,目光坚定,五色旗暗示了年轻的宋庆龄已决心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年轻革命者形象跃然纸上。第二幅画描绘了中年时期的宋庆龄。这时的宋庆龄已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革命家。画面中的宋庆龄庄重而坚毅,目光敏锐机智。人物在深色背景的映衬下给人以凝重的分量感。第三幅画描绘了老年时期的宋庆龄,作者在这幅画中将宋庆龄描绘成一个热爱和平的领袖。这幅画中,喜气祥和的红色背景象征着新中国的成立,也比喻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宋庆龄作为开国元勋为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此时的宋庆龄目光亲切祥和,暗示着革命事业已取得胜利,以及宋庆龄对全人类和平事业的向往。画面中的宋庆龄抱着白鸽,身边被许多白鸽围住,不仅是因为生活中的宋庆龄喜爱鸽子,更是因为鸽子象征着和平。

无论是人物题材或是花鸟题材,蒋采蘋的画面总是洋溢着一片祥和,给人以瑰丽、浑厚的感觉。蒋采蘋注重画面的精神因素,她主张有个性的作品才是最能打动别人的。虽然形式美感对于绘画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形式美感如果缺少精神因素,它的美就是肤浅的。所以蒋采蘋的作品总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也使得她的工笔重彩拥有了写意画般的灵动之美。

马书林副馆长在开幕式中提到,蒋采蘋的重彩画扎根传统,坚持探索工笔重彩绘画技法和研究绘画材料,作品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美和内涵。蒋采蘋寄予个人理想于现实生活中,她笔下的人物和花卉,都体现出优雅明亮的女性绘画特点。

蒋采蘋认为色彩对于重彩画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决定画面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蒋采蘋在研习古代重彩传统的同时,避免了文人画带来的局限性,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出创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蒋采蘋在颜料学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她在整理传统颜料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30余种重彩颜料的新品种“高温结晶颜料”。这种不含铅的颜料与中国古代的人工合成颜料“汉蓝”“汉紫”同属一个系统,对于蒋采蘋来说“没有矿石颜料就没有工笔重彩画”。

展览在1号展厅呈现给广大观众,时间将持续至11月21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